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三)
面试热点:老旧小区改造的前行之路
热点背景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旧貌换新颜的“美化工程”,也是改善居住环境的民生福祉工程,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通往幸福生活的最后100米”。如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步伐依然行进在路上,这项惠民工程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改造工程,居民普遍叫好,“小区变美了,空气变好了,住得更舒心了”,“新年就图个新气象,干干净净的,高兴啊”,“老旧设施都改造了,眼前一亮,提前过春节了”。这是许多在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的居民对小区改造后的评价。不过由于多方面制约,老旧小区常常是“小修小补易,提质增效难”,不少地区面临“改了面子,改不好里子”的难题。
当前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多集中于公共区域,开展路面、外墙面等改造工程,也确实部分老旧小区由于年代久远,房屋老旧,甚至有的楼栋已出现危房,地下管网经常出现堵塞情况,有些房屋楼顶渗水,基础设施跟不上,有的还存在着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内部下水管道等只有真正出问题时才会想办法解决。对此,全国的各个小区开展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拆除违建和私设围栏,清理地桩、地锁占位现象,完成地面铺装等多处改造,对小区环境在总体上进行了改善。但地面上看得见的好改,地面下的管网、建筑立面和内部成了老大难的问题。且过不了多久,原本干净整洁的小区,就又重新回到了以往脏乱差的情形,此类现象也让很多居民和管理者惆怅苦恼。
模拟试题
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步伐在稳步推进,许多改造后的小区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给原来脏乱差的“老态龙钟”小区带来了“由表及里”的崭新面貌,但部分小区小修小补,改了面子,改不好里子的难题依然存在,甚至,持续不久,干净整洁的小区就又成为脏乱差的老样子。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概括现象,给予评价。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我们城市改造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值得称赞。但是改造之路还是有诸多瓶颈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继续突破,这样才能保证,打造出靓丽的城市名片。
2.分析现象的积极影响。
(1)改善居住环境的民生福祉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能将过往的老旧小区出行问题,私搭乱建的安全隐患问题等得到有效改善,真正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归属感。
(2)城市旧貌换新颜的美化工程。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通过楼体外部改善美化,为城市更换“新衣”,美化城市环境建设,打造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让城市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3.分析现象的消极影响。
(1)资源浪费。只做面子工程是对政府资金,社会资源的浪费,目前改造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同时受当前减税降费、加大基建投资、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影响,财政本就面临巨大压力,如果没做好,会加大政府的财政压力。
(2)安全隐患。小修小补未能全面解决问题,直接为后续的社区管理建设埋下安全隐患,让本是惠民工程的建设,变成了烂尾工程,影响民心以及其他后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推进。
4.分析影响产生的原因。
(1)政府资金缺乏。目前老旧小区改造主要是政府出资,市、区两级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担,居民等其他渠道出资占比较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仅靠政府一己之力很难负担。
(2)部门监管不足。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政府及物业的引导以及事中事后的监管举措,未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监管的力度是不足的,让一些基层的改造未能按照标准进行。
(3)居民意识缺失。老旧小区居民普遍缺乏付费购买服务的习惯,导致后续管理很难推进,很快重回改造前的混乱局面;且缺乏小区居民管理规约,乱倒垃圾、违章搭建、破坏植被等长期养成的恶习很难扭转。
5.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健全实施机制:政府要积极探索出有效的资金投入模式,建立改造资金由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的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组织保障,可因地制宜探索一条政府出资、居民自筹、社会资本三方共同参与的筹资模式,切实关注居民获得感。
(2)加强监督,总结经验教训:面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考验,需要积极总结建设管理的经验、吸收经验教训,不断细化各种政策措施,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有意识的既要改“面子”,也要下足功夫完善“里子”。
(3)长效管理,宣传提升意识: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同时加强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以社区提质带动居民意识转变,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面试热点:差评应是“善意的对话”
热点背景
近日,上海一女子称其因点外卖给了差评,遭到外卖员上门报复,还被勒索200元的“赔偿”。视频显示,外卖员不停向女子吼道:“差评给我取消掉!”女子表示,在向外卖平台投诉后,对方只是提出补偿100元优惠券。事后该女子已报警,外卖员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十日。
此后,张女士表示,因担心外卖员释放后再次报复,目前已搬家。张女士称,此事曝光后,外卖客服曾三次打来电话,称要补偿她200元现金红包,被张女士拒绝。
模拟试题
近日,上海一女子在因给了外卖员差评,遭到了外卖员上门报复,后向外卖平台投诉,平台直言是骑手个人行为,与平台无关。女子因害怕被迫搬家。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给出差评后被无数电话骚扰,收到诅咒快递,甚至是上门威胁恐吓,很多消费者都对此深有感触,差评带来的不同程度的骚扰威胁事件已不是个例,一次体验不佳的购物反馈,反而遭到恶意报复之后,让不少人发出“还敢不敢打差评”的疑问。好差评显然已沦为一种形式主义,为真正起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必须将好差评机制“重启”。
差评本身的意义在于给予了消费者给出客观公正评价的机会,对商家和服务提供者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为进一步改进指明了方向,本质上来看应该是一场“双赢”的结果。但出现三思而不敢差评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一,有些外卖、网购平台将好差评作为衡量商家和外卖员工作的唯一标准,差评极有可能导致严厉的处罚,对商家和外卖小哥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其二,平台对用户信息保护不严,让外卖员轻而易举获得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在矛盾发生后选择了自保,而将所有的矛盾转移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之间。其三,当前网络上出现了一种职业叫做职业差评师,他们通过恶意的差评去抹黑同行,甚至以此去勒索商家,打破了正常评价秩序,导致商家骑手对差评格外敏感。
为了让差评机制回归正轨,需要多方发力。平台作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协调者,也是好差评规则的制定者。在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之间出现矛盾之时,理应做好用户信息的保护和合理的评判。有效识别职业差评师的虚假差评,而对真实的差评应该高度的重视,主动承担自身责任,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确保商家和骑手一天的努力不会付诸东流。当然消费者给出自身评价之时,也要做到尊重客观实际,和商家外卖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商家和骑手也应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以此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只有让差评机制回归正轨,才能成为商家、骑手、与消费者之间的善意对话。
面试热点:让“共享购物袋”推动限塑稳步前行
热点背景
日前,浙江杭州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等九部门决定开展不可降解塑料袋专项治理行动,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鼓励循环使用“共享购物袋”。“共享购物袋”采取免租金、低押金、自助扫码取袋的方式使用,既方便又环保。
模拟试题
日前,浙江杭州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等九部门决定开展不可降解塑料袋专项治理行动,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鼓励循环使用“共享购物袋”。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意义。
(1)背景:①“限塑令”实施十多年来效果并不理想,塑料袋的使用量不减反增,甚至由于有偿使用,塑料袋的使用反而“合法化”“市场化”。②社会各界在推进限塑工作的过程中重“禁”轻“疏”。
(2)目的意义:①方便惠民,培养绿色购物习惯。“共享购物袋”采取免租金、低押金、自助扫码取袋的方式使用,既方便又环保,可以让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②疏堵结合,有效推进限塑工作。“共享购物袋”的倡导鼓励可以有效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实现“限塑”目标。③绿色环保,符合时代诉求。“共享购物袋”回应了社会的期待,符合了社会的倡导,切合了生态环保时代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塑料垃圾”给环境保护带来的治理压力
2.分析政策落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商场、超市等经营场所可能因为缺乏利益动力不愿意推行。
(2)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归还麻烦等问题不愿意使用“共享购物袋”。
3.提出对策建议。
(1)需完善制度设计。①政府可以针对商场、超市等经营场所制定奖励机制,对于积极落实的经营场所和商家通过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②政府可以给予“共享购物袋”平台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其通过发放优惠券、奖励红包等方式扩大用户群体;③“共享购物袋”平台科学设置归还点,结合居民分布情况在居民小区适当设置归还点,提升归还便捷度。
(2)需强化“源头治理”理念。相关部门应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惩罚力度,严禁各地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纵容。
(3)需纳入信用体系。可考虑把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企业、个人等相关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4)需跟进“可替代品”研发。可以通过精神表彰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快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让广大市民不因限塑工作的推进影响日常生活。
面试热点: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用好脱贫精神财富
热点背景
最近,一部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电视剧《山海情》,凭借其接地气、有筋骨、暖人心的故事以及其传递出的不畏艰苦、坚持不懈的扶贫精神赢得广泛好评。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移民在国家扶贫政策号召下,在福建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将黄沙弥漫的“干沙滩”建设成充满希望的“金沙滩”的脱贫故事。这部剧作不仅让年轻人对中国共产党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宏伟篇章有了更加深切的体认,也让脱贫攻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艺作品中得以传递。那么如何继续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用好脱贫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思!
模拟试题
近日,一部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电视剧《山海情》赢得观众广泛好评,成为202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有人说,《山海情》的好评得益于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扶贫故事。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分析回应题干观点。
《山海情》这部电视剧电将目光聚焦在一群朴素、坚韧的人身上,用生动的画面和场景以及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演绎扶贫的真人真事。获得观众好评,确实得益于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述扶贫故事。
2.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一步阐述。
(1)观点。但我认为,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在于演绎形式,更源自于它描绘出了最真实的脱贫攻坚,传递了有韧劲、敢拼搏、肯奋斗的扶贫、脱贫精神。同时,《山海情》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用好脱贫精神财富提供了发展方向。
(2)分析备受好评原因。①真实动人。该剧笔触细腻而温情,真实故事、鲜活人物、现实问题不禁让人动容。在剧中不仅能看到改天换地的豪情,更能看到创业的举步维艰;不仅能看到乡土生活的浓浓烟火,也能看到变革中的“鸡飞狗跳”;从板着脸臭骂下属的“暴脾气”女县长,到有些狡黠世故却又能顾全大局的村主任,再到“等靠要”的村民,每个角色都是那么鲜活、真实。②精神感人。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开荒拓土,从无到有建设新家园的西海固人民;整天操心着村民们的搬迁、用电、灌溉等事情的基层干部;为了让孩子们能接受更多教育,数十年坚守贫困村小的老师;为了帮村民们掌握一技之长,钻菇棚、掏腰包、挨拳头的技术专家。他们身上所传递出的坚韧、拼搏、勇敢、担当的精神,感人肺腑。
3.结合实际,谈落实。
《山海情》的成功,不仅是一部电视剧的成功,更是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成功开局。未来,我们要继续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用好脱贫精神财富,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讲好扶贫故事、脱贫故事。
①深入挖掘、系统梳理脱贫攻坚精神财富、扶贫脱贫事迹,并让扶贫故事、脱贫故事融入学校、社区、家庭的学习教育体系中;
②创作类似《山海情》这种有血肉有温度、有担当有情怀的好作品,让脱贫攻坚好故事成为诠释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教材。
(2)用好脱贫攻坚精神财富。
①将扶贫过程中扶智扶志等好机制、好做法延续下去;
②用脱贫故事、脱贫精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③利用脱贫攻坚精神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乡风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