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人民警察的接警范围、开枪射击的情形、执法常识 使用武器的要求
2021-03-23 06:31
来源:政华教育

人民警察的接警范围

人民警察的接警范围可分为:报警、求助和投诉。

(1)报警

①刑事案件;

②治安案(事)件;

③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④自然灾害、火灾、治安灾害事故、道路交通事故;

⑤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在报警类别的范围中,考生要格外注意例如聚众围堵政府办公场所、非法游行等群体性事件和火灾、地震等灾害事故和事件都属于报警的范围。

(2)求助

①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危急情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

②老人、儿童、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行为能力、辨别能力差的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查找的;

③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

④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

⑤其他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险情,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

在报警类别的范围中,考生要注意区分群众的一般性困难和求助的区别。虽然我们可以说群众有困难找警察,但是也要注意警察职权的范围,并不是事事都可以找警察寻求解决和帮助。例如下班回家不敢走夜路,就不属于警察必须出警解决的求助事件。一般必须达到“孤立无援”,群众仅靠个人私力无法解决,需要警察公力介入的境地时才可以称之为求助。

(3)投诉

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违反《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

【实战演练】

(单选)下列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受理求助的范围是:

A 甲下夜班不敢走夜路,要求民警把他送回家

B 乙打电话称其男友爬上楼顶准备自杀

C 丙打电话求助帮其大龄女儿找对象

D 丁打电话请警察帮助其搬家

【答案】B。解析:ACD选项中的所谓求助无法到达孤立无援的程度,B选项中的“自杀”行为属于典型的求助,人民警察需要受理。故本题答案为B。

 

 

开枪射击的情形

人民警察判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的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口头警告或者鸣枪警告无效的,可以开枪射击。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开枪射击:

(一)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二)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三)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四)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五)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六)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七)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八)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九)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十一)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

(十二)劫夺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

(十三)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十四)犯罪行为人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十五)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开枪射击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开枪射击时,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避免受到伤害。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或者失去继续实施暴力犯罪能力的,应当立即停止开枪射击,并确认危险消除后,及时关闭枪支保险,恢复佩带枪支状态。

 

 

 

如何写警情提示

一、警情提示的格式要求

警情提示的格式要素主要包括5个方面:

1、标题。标题在书写时有三种写法:第一种为给定标题,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可以直接将双引号或书名号中的给定内容誊抄下来即可;第二种为常规型自拟标题,考生可按照“关于+发文内容+警情提示”的格式自拟标题;第三种为直接表明文种,考生可以直接将“警情提示”作为标题。

2、发文对象。发文对象为警情提示具体针对的对象,考生在书写时应当审清题目,结合场合、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明确是向谁发出警情提示。

3、正文。正文部分为警情提示的主要内容部分,一般可按照 “发文事由——主体”的行文逻辑展开。在发文事由部分可阐述发出警情提示的原因或背景性信息;主体部分为警情提示的核心,一般情况下包括具体存在的问题和应对建议两个部分,在呈现时可以选择问题和建议一对一形式呈现,也可以先集中呈现问题,然后再集中呈现建议。

4、发文单位。发文单位为发出倡议的部门或单位的落款名称,通常有实写和虚写两种形式,如果题干中明确发文单位的名称和身份,可以直接采取实写方式,如果题干中发文单位称呼不明,则可以用XXX代替。

5、发文日期。发文日期是指部门或单位发出倡议的时间,考生可按照实写和虚写两种方式书写,如果选择实写,可以直接呈现考试当天的日子,如果是虚写,可以写成“XX年XX月XX日”的形式。

二、警情提示的作答流程

首先,仔细审题,形成思路。在任何考试中,审题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作答警情提示时,审清工作目标、组织意图、材料范围、作答要求也同样重要。例如:

假如你是某市公安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 4”所反映的网络诈骗问题,撰写一份“警情提示”,以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工作。(20 分)

要求:

(1)提炼准确,分条表述;

(2)层次分明,格式正确;

(3)不超过 500 字。

审题可知,撰写警情提示的目标在于提醒市民做好应对网络诈骗的防范工作,要点寻找范围为给定资料4,字数要求为500字,要把握好作答字数。另外在要求中提到的“提炼准确,分条表述”说明在表述过程中应抓住关键词呈现,同时要注意尽可能分条书写,保证答案要点更加突出,“层次分明,格式正确”则要求在书写答案时,尽量合理分段,体现出警情提示的层次逻辑,同时也要注意警情提示的五个格式要素均不能少。

其次,阅读材料,提取要点。贯彻执行回到材料中找点可以多角度进行提取,根据以往考试总结,要点常常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背景、现状、原因、对策。本道题目的警情提示,其主要作用在于就常发的网络诈骗问题对居民进行提醒,所以回到材料中找到网络诈骗问题更为关键。尤其要注意的是,警情提示除了将常见的网络诈骗问题找到后,还需要由问题反推到对策建议,让群众知道如何应对。

再次,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将提取的要点按照“发文事由——问题+建议——呼吁号召”的行文逻辑进行组织,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最后,规范书写,完美呈现。以下为该警情提示的完整呈现:

警情提示

广大市民朋友们:

近日出现一些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诈骗事件,为此,我市警方提醒市民注意信息安全,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一、开学季网络诈骗。手法:冒充老师向家长发诈骗短信,获取信任后提供钓鱼网站链接,下载进入实施信息盗取,骗走钱财。提醒:接收到自称孩子“老师”发来的短信并带有网页链接的,请提防为钓鱼网站,不要随意下载不明软件。二、网络购物诈骗。手法: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以网络平台系统升级为由,乔装商家建议“内部”退货,提供钓鱼网站迷惑对方,转走个人资金。提醒:接到“客服”的退款电话要及时通过官网与卖家进行沟通,且不要打开对方发来的不明链接。三、二维码扫码诈骗。手法:制作虚假二维码,安装在共享单车原二维码处,使用者扫描时即陷入预设圈套,导致资金被划走。提醒:使用前应观察二维码位置,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四、网络交友诈骗。手法:利用网络交友约见面,伙同他人利用灌酒等方式实施骗财等犯罪行为。提醒:谨慎交友,不轻易与网友单独见面,如遇不法侵害及时报警

某市公安局

XX年XX月XX日

 

 

 

执法常识 使用武器的要求

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1.公安民警应当按照下列程序使用武器:

(1)判明现场情况;

(2)表明警察身份,出枪示警;情况紧急时,可以在出枪的同时表明身份;

(3)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

(4)命令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或者鸣枪警告;

(5)犯罪行为人在公安民警口头警告或者鸣枪警告后继续实施暴力行为的,可以对其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6)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犯罪,服从公安民警命令,或者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应当立即停止射击,并持枪戒备;

(7)在未确定危险消除前,应当继续保持持枪戒备;

(8)确认危险消除后,应当关闭枪支保险,收回枪支。

2.公安民警在使用武器时,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鸣枪警告:

(1)处于繁华地段、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其他容易误伤他人的场所;

(2)明知或者应当明知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

(3)鸣枪警告后可能导致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等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民警不得使用武器:

(1)处理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事件、疏导道路交通和查处交通违法等非刑事执法活动时;

(2)正在实施盗窃、诈骗等非暴力犯罪或者实施暴力犯罪情节轻微,以及实施上述犯罪后拒捕、逃跑的;

(3)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4)犯罪行为人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可能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具有(1)(2)情形之一,违法犯罪行为人实施危及公安民警或者其他在场人员生命安全行为或者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公安民警可以使用武器。

符合使用武器条件,但是现场没有武器或者使用武器可能造成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公安民警可以使用其他必要强制手段制服犯罪行为人。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