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之巧写排比句
文章写作基础胜在措辞、句式,核心是框架、构思。因此在申论文章写作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会先从遣词造句入手,以期用华丽词藻、复杂句式来弥补自身文章构思的不足。那么,排比句便成为申论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句式。在知晓排比句的重要意义后,同学们便会热衷积累,其实积累固然重要,最关键的还在于如何使用。下面就以几个示例为各位考生总结一下排比句的书写方法。
一、填词巧写排比开头
示例一:学礼,对百姓而言是立身之本,对政府而言是执政之要,对国家而言是文化之魂。
示例二:人性化的科技,让百姓生活便利快捷,让企业发展效率提升,让政府管理井然有序,让社会发展长治久安。
示例三:善政,是一种治理手段,是一种执政方式,是一种价值坚守,是一种权益保障,是一种百姓之需。
示例一到三皆由排比开篇,选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的短语来加强开篇语势。同学们可积累其句式,进而在句式中填充字数相同的词即可构成排比开头。句式分别为其一阐述文章主题词的意义。“主题词,(对……而言)是……是……是……”或“主题词,让……让……让……”;其二对主题词下定义。“何为主题词?主题词,是一种……是一种……是一种……”。
二、填句巧写排比案例
示例四:新时代属于每一个奋斗者。无论你是田野里辛勤耕作的农民,还是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无论你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还是坚守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无论你是怀揣“小目标”的创业者,还是日夜为生活奔波的工薪族……
示例五:畅通营销渠道让消费扶贫有高度。无论是碧桂园集团依托自有品牌“碧乡”,让东乡羊销售渠道从线下转至线上;还是中信国安助推贵州扶贫”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让“黔货”走进北京百姓生活;亦或是湖南省在“网购节”活动上设立扶贫特产专区,让多家电商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示例四呈现案例时采用“无论是,还是;无论是,还是”句式。示例四也可写为基础形式,即“无论你是农民,还是工人;无论你是党员干部,还是科研人员”,但是加上前置定语修饰,不仅扣住了“新时代属于每一个奋斗者”这一论点,更侧重强调“奋斗”二字。
示例五采用句式为“无论是,还是,亦或是”的排比句式。若自身积累不足,无法排比较多案例,可采用此种句式。同时,句式中间加入的短句虽不强调字数严格相等,但是在结构上可尽量相似,如例五是以“主体+结果”呈现,也可选择“主体+做法”、“主体+目的”、“主体+目的+结果”等,可任意排列组合。
以上即为排比句式的积累及使用方法,希望同学们认真揣摩。最后希望同学们认真备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遥祝各位考生“惟有沧海行舟,方求蟾宫折桂”。
申论提出对策之对策来源
提出对策是公务员考试考察题型之一,难度较高,分值占比较重,尤其近两年,频频出现在各大考试中,对于我们广大考生来说学好提出对策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提出对策题中寻找对策的一些方法技巧。
一、直接对策
直接对策是能从材料中直接找到的对策,回到材料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1、对策词(动宾短语):制定法律,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相关制度等直;2、对策引导词,如应该、要、必须、需要、建议等;3、关注学者、领导、专家等权威人士讲话;4、政策文件内容。
例:有专家认为,其实,“短板”不仅表现在青少年体质的全面下滑,而且反映在国民体质的普遍下降。更应该看到的是,全民健身问题也成为了需要高度重视并尽快“破题”的“短板”。我们应该通过政策配套、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尽快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表示,国家教学大纲必须把体育放在与文化课同等的地位,他建议把“1 小时”作为学校体育的刚性指标,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与评优、升学和毕业衔接。
解析:此篇材料的主题是如何解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问题,节选部分通过两位专家的观点直接点出了解决思路,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呈现出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可以直接作为对策的来源。把其中表示做法的内容进行提炼即可作为参考要点,从中可以提炼出以下要点:1、通过政策配套、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尽快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2、把“1 小时”作为学校体育的刚性指标,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与评优、升学和毕业衔接。
二、问题/原因反推对策
我们可以根据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或问题产生的原因,推出相应的对策。
1、问题推导对策
例:当前,农技站人手不足,年龄偏大,且都不是专职人员,缺乏相关培训,对于新技术新理论了解甚少,非常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
解析:通过“不足”、“缺乏”、“少”等负面表述可以看出农技站存在的问题是人手不足且缺乏培训,因此可以从问题推导出解决对策: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外来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2、原因推导对策
例:全国捕杀狗的事件一再发生,根源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缺失和不完善。“很多网友称要保护‘狗权’,就是动物福利。很多人感受到立法的缺失带来的压力,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解析:从根源二字可以看出捕杀狗的原因是动物保护立法和动物福利的缺失,因此可以根据原因推导出对策:政府要完善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保证有法可依,维护动物福利。
三、经验/教训反推对策
1、经验反推对策
根据材料案例中成功的做法,提炼概括出具有普适性经验。
例:近几年来,井丘村干部积极帮助当地村民制定《村民文明公约》,引导成立由党员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组成的新风理事会,通过“农民讲坛”“村村通广播”等媒介,号召村民自觉做到不铺张浪费、不收高额礼金、不搞大型宴席,由村干部和老干部带头,提倡大事小办、小事不办,并把树新风活动和评选“文明信用农户”结合起来,营造“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
解析:此道题目是就如何促进乡风文明提出可行性建议,节选部分是井丘村在推进乡风文明过程的做法,我们则可以根据其做法,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对策,即:制定村民文明公约,组建文明理事会,同时利用多种载体加大宣传,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将树新风活动与评选文明信用农户结合,营造节约社会氛围。
2、教训反推对策
分析材料案例中失败的原因或者是做法中存在的问题,反推出相关对策。
例:为使亚马逊河免遭干涸的命运,巴西政府出台法律规定。但是,在这个面积超过整个欧洲的亚马逊地区,上述法律以及其他环境法规常常受到漠视。
解析:通过“常常受到漠视”可以看出亚马逊制定的法律政策属于失败的教训,所以通过失败的教训可以推导出对策: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时要健全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避免形同虚设。
四、常用对策
所谓常用对策,就是需要我们结合日常积累进行补充的,比如常用的思想类有宣传推广、树立典型、主题教育;制度类的有奖惩机制、联动机制、负面清单;监管类有行政监管、媒体监督、群众举报;硬件类有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标准等等。
以上便是总结的对策来源,大家在使用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要符合题干和材料要求,且对策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申论贯彻执行解题之道
在申论考试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分值占比高,字数较多的贯彻执行题目,初学者会被贯彻执行中涉及的格式这一“外在形式”吓到,觉得贯彻执行题目较难,不容易得分,其实不然,在其本质上只是深度的归纳概括,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学习贯彻执行的一些重点知识。
一、格式“知多少”
关于贯彻执行的格式问题,同学们一直比较困惑,其实概括起来大致划分为三类,一种是五要素,包括标题+发文对象+正文+落款+日期,诸如通知,通报等党政机关公文以及倡议书,信件等事务性公文需要呈现五要素。五要素看似复杂,但其实大家莫要担心,五要素在贯彻执行考察中已经弱化,更侧重对内容要点考察。一种是三要素,三要素主要针对诸如讲话稿,讲解稿,发言稿等讲话类文种,包括标题+发文对象+正文。一种是两要素,包括标题+正文,此类情况目前考官较为青睐,情况多样,一是要求中出现“不要求格式,不写格式,不拘泥于格式;二是文种之后加“要点,内容要点”时,只写两要素;三是灵活类文种,诸如工作方案,汇报材料等文种。在两要素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格式——提纲类,其本身并不是文种,决定答案的呈现形式,需要写为纲目式。比如,题干要求撰写一份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宣讲提纲,具体格式呈现为:
一、 标题:关于永根先进事迹的宣讲提纲
二、简介:
三、事迹:
四、结尾:
综上,尽管情况有很多种,但是重点掌握的为三要素以及两要素的情况,关键还是要取决于核心内容,踩点仍然是得分的关键。
二、 内容“决胜负”
格式确定后,取胜之处就在于正文内容,按照对于题目的总结,正文部分内容首先取决于题干意图,题干意图决定要点的大体方向,比如山西省考2018年乡镇题目第四题,撰写农村厕所改革的工作方案,其实已经告诉我们核心内容要书写做法,开头用背景或者问题引入即可;其次取决于材料的逻辑,材料逻辑一般呈现的结构为总分或者总分总,尊重材料逻辑即可;再次取决于题干本身逻辑,题干以及要求中明确要求文种从几方面展开,必须按照题干要求作答,无需参考其他方面;最后取决于文种本身的逻辑,比如短文等文章类文种需要按照固定的逻辑呈现:递进逻辑,需要将材料内容进行简单整合,按照逻辑呈现即可。
简言之,无论文种怎么变化,材料怎么呈现,大家把格式和逻辑整理明白,都会轻松应对贯彻题目,在弱化格式的大趋势下,突出核心内容,才是得分的王道,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消化,结合题目进行练习,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最后祝愿大家能取得好成绩。
学会这四点,轻松拿下归纳概括题
申论考试中我们最先接触的题型就是归纳概括,而且从出题频率以及重要性的角度来说都值得我们重点学习。归纳概括题考察的是我们对材料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于核心内容的提炼。这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很多考生认为申论中的归纳概括题比较简单,但也无法完全拿到理想的分值,本质是考生缺乏正确的方法。那到底归纳概括题如何备考呢?建议各位考生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审题:审清题干要求
审题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的确定找点方向,知道要找什么。明确从哪找点,明确找点的范围。审清题干很重要,一旦审错题,就意味着离公务员又远了一步。所以申清题干非常重要。
在审题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题干要求的作答对象是谁。eg:“请概括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概括大学生迷信现象的原因”、“概括材料中北京市在基层党建中采取的措施”,这些题干所要求的是概括单一的问题,我们只需在材料中找到关键词相对应的问题、原因、措施进行作答即可。第二,审清作答范围。范围主要分为2种,一种为给定材料,eg:“根据给定材料2-3”、“根据给定材料4”,当题干给我们给定材料时,只需回到对于材料寻找要点即可。另一种则是全篇材料找答案要点,通常题干会说“根据给定材料”,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哪一则时,就需要我们去全篇材料来找要点。第三,审题时一定要明确作答要求。作答要求即为评分标准,只有符合要求才有可能得到高分。在归纳概括中常见的要求一般为“全面”、“准确”、“有条理”。那如何作答上述的三点呢?
1.“全面”:是指要在题干给定的材料范围内找出与作答对象相关的所有内容。一定要秉承宁滥勿缺的原则。
2.“准确”:是指依据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写出答案要点。
3.“有条理”:是指在答案要点需分条罗列,切记分条不分段。
二、找点:到材料中掌握方法
二、找点:掌握阅读方法 审完题干之后我们就要回到给定材料中来找答案要点,关键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准确的找到要点。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寻找要点的速度和准确率。比如掌握核心关键词、核心句、核心段,这些方法就像是指示牌一样,帮助我们找到题干所需信息。
其次,在找点的过程中,需时刻谨记作答对象是什么,要找哪些点。带着这样的目的,找点肯定会事半功倍。在找点的同时运用阅读方法即“核心词、核心句、核心段、”。其中词指的是,若对象是要找对策,就需多关注材料中的对策词,以此类推,问原因多关注原因词,问影响,多关注表示影响的词;“句”指的是需多关注材料中,每段材料的首句和尾句。这些句子往往为段旨句,揭示本段的大意或总结本段。“段”指的是多关注和分析材料中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关系往往是我们答案分条分类的依据。
三、加工:内容精细,分条罗列理清逻辑
在通过阅读方法准确找到答案要点之后,能否直接把要点全部罗列在答题纸上么?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直接罗列要点,字数就无法进行准确的把握。也就是不清楚自己在有限的字数里面要呈现多少答案要点。而且,大多时候,材料的要点有些是会存在重复性的,如果出现重复的就要进行合并。因为相同的要点的采分点只有一个,多写只会浪费字数。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根据要点的数量以及含义进行删减、以及适当的合并。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个步骤:加工。加工即需要我们把找出的答案要点调整顺序逻辑以便更符合题干的要求。在内容方面:答案加工和调整的依据就是材料逻辑;在形式上分条罗列。
四、书写:清晰完整
在加工之后我们就能够得到相对准确、规范的答案要点了。胜利在望,但是,同学们要注意,在我们把要点内容按照主次顺序呈现出来,并且要清晰工整地呈现在卷面上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归纳概括题型作答方法以及技巧,总而言之,熟能生巧,大家多多练习,一定会有所收获!
把握材料内在逻辑 要点找寻又快又准
于申论考试而言,想要得到心仪分数,非作文题的作答要点一定要精准。而在实际考试中,广大考生往往在阅读材料找取要点时,深感要点找寻没有方向,难以准确提炼作答要点,导致得分不理想。究其原因,核心就在于没有把握材料内在逻辑关系。申论材料中往往都会有内在逻辑关系提示,以告知考生相应材料之间的内容联系和差别。现对申论材料常见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总结,以助广大考生备考:
一、并列逻辑关系
此种逻辑关系是申论材料中的常见逻辑,对于非作文题目中确定要点数量或分类有很大帮助。例如2017年省考申论中的一道提出对策题:
假如你是某市文明办工作人员,给定资料5-6是你搜集的资料,请根据这些资料,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向领导提出建议。
要求:内容全面,扣紧材料;观点明确,有针对性;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不超过500字。
材料内容如下:
5.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修复网络生态、建设网络伦理方面的作用,首先需要正确的文化传播。……
6.传统文化对网络伦理的滋养,还需要我们转换思维,发掘内容,创新形式,注重教化的方式与态度。……
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只引用材料的首段内容。通过分析,根据“首先”和“还”二字,可看出材料5与材料6之间为并列关系,而材料6中“转换思维,发掘内容,创新形式,注重教化的方式与态度”又是并列关系,因此此题的作答要点,可分别从正确文化传播、转换思维、发掘内容、创新形式、注重教化的方式与态度五个方面将要点进行提炼和分类。
二、因果逻辑关系
此种逻辑关系常出现在贯彻执行题目中,例如2018年上半年省考申论中的一道贯彻执行题:
假设你是前往 W 市调研人才工作的某县政府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4,撰写一篇关于 W 市近年来人才工作情况的调研提纲。
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全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字数不超过 400 字。
材料内容如下:
w市位于两座副省级城市之间……更离不开人才引进的手段、方式和理念的革故鼎新。
在w市看来,普慧支持毕业生人才和引进高端人才同等重要。……这种普惠度高的人才政策会惠及更多的人才。
引进人才不仅要根据本地情况,合理界定人才范围,还要深挖“引进”的内涵。……这是数年前w 市一位政协委员提出的大胆建议。
w 市吸收了这样的有效建议,于2016 年在“引进”的概念上进一步深化并落实:……
不仅如此,W 市还在“留”上做足了文章。……
通过分析材料,可知第一段主要是描述取得的成绩,并概括性的指明取得成绩的主要做法,即“广泛开展引才工程,并在引进的手段、方式和理念等方面革故鼎新”。而后面段落中的内容则是具体措施表述,可知关系为因果逻辑关系。并且深入分析可知,第二段内容可用第三段首句中“根据本地情况,合理界定人才范围”来总结,第三段和第四段是围绕“深挖“引进”的内涵”展开,第五段主要讲如何“在“留”上做足文章”。且材料中有“不仅...还...”、“不仅如此”这类表示并列的逻辑关系词,因此,通过分析后,可总结出该题目的作答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内容要点:
W市在人才工作方面之所以能够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一座智力型城市,主要得益于一系列引才工程和人才引进的手段、方式和理念的革故鼎新。主要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根据本地情况,合理界定人才范围。……
深挖“引进”的内涵。……
在“留”上做足文章。……
最后在此提醒各位考生,一定要强化材料内在逻辑关系梳理,以此准确找寻要点,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