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垃圾分类书写清洁城市新篇章
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和垃圾资源化的有效方法,也是城市垃圾治理的大方向。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城市垃圾也越来越多,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垃圾围城”的隐忧。不仅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麻烦,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市容市貌。因此,我们唯有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抓好垃圾分类工作,才能打造清洁城市。
推进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是先导。日本强化宣传,讲解分类知识,每一户家庭都有垃圾分类手册,让日本成为垃圾分类最成功的国家;德国垃圾分类从小培养,父母和老师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垃圾分类意识,让德国成为垃圾分类体系最成熟的国家;瑞典垃圾分类宣传深入人心,配以高科技垃圾分类设施,让瑞典成为垃圾分类最先进的国家。正是因为居民意识的提升,才能让垃圾分类的工作稳步推进,才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改善居民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垃圾分类,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只要我们人人内化于心,外见于行,凝聚合力,久久为功,就能打赢这一仗。
推进垃圾分类,社区共治是主体。社区是垃圾分类具体的推动者,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项工作的成败。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做好垃圾分类离不开社区共治。从上门宣传、定点值守到“翻袋”纠错,社区志愿者热情付出,不仅发挥了“邻里帮带”的作用,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法者鞭长莫及的困境。社区干部要尽心尽职、不断创新举措,提高工作实效,倡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行动,让垃圾分类之风吹遍社区的每个角落,共同营造温馨、优美、洁净的绿色家园。
推进垃圾分类,法治约束是手段。改变旧有生活方式不可能“一键更新”。而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有效的督促引导至关重要,法治正是其中的基础。一方面,法律法规给大家以清晰导引,该鼓励鼓励,该惩戒惩戒,条条框框明明白白。另一方面,各相关方的权责区分将更明确,大家各负其责相互衔接形成合力。北京拟推“垃圾强制分类”,这正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以强有力的“指挥棒”,激发全社会的参与热情,让“垃圾分类”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唯有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才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才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站稳脱贫“风口” 伫立经济“浪尖”
专业目录对照表 政治素养先行班
模拟题
给定材料指出,“扶贫开发不仅不是一种‘负担’,反而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风口’”。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范文
站稳脱贫“风口” 伫立经济“浪尖”
从“衣衫褴褛、交通闭塞”到“衣食无忧、四通八达”;从“只求温饱,不求更好”到“精神向好、追求享受”;从“田地荒废、草胜豆稀”再到“规模生产、欣欣向荣”,都反映出了“脱贫攻坚”已在我国农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也已经打好了基础。习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掷地有声地指明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应向着人民生活的美好不断看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凝聚新的力量。
政府调控是助力脱贫攻坚,助推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从政策的制定落实到资金的划拨使用;从人才的技术支持到设施的完备保障;再从对象的精准识别到贫困的精准脱贫,在这些扶贫攻坚工作的背后都少不了政府的影子。放眼过去的粗放扶贫方式,政府只是单一的进行资金划拨等工作,却忽略了什么样的群体是需要帮扶的,什么样的地方是需要帮扶的,也忽略了什么标准的群体才能算作脱贫,结果就是导致扶贫对象不精准,容易出现公款乱用、脱贫再返贫等现象出现,扶贫效果不佳。反观现在,政府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脱贫见成效,效果更持续的扶贫新景象,也让乡村产业得到发展,人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因此,政府需要用好调控的这只手,为啃下脱贫的硬骨头凝心聚力,助推经济发展。
市场配置是助力脱贫攻坚,助推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政府的调控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乡村脱贫的问题,但是却依然会出现政府发展一个产业,大家就去一窝蜂的种植这个产业,导致扶贫产业发展同质化,无法真正实现有效脱贫。那如何才能避免这类现象出现呢,仔细剖析其原因不难发现,根源在于贫困户缺乏长远眼光,只能盲目从众。由此,就需要拥有长远眼光,了解基层实际的企业或者能人融入脱贫攻坚,不足贫困地区发展的“软实力”。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许家印提到:目前,全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8万个左右贫困村,我们现在拥有2500多万民营企业,如果每300家民营企业中有1家帮扶1个村,就可以实现村村都有企业帮扶。对基层情况了解最深的其实更应该是一些能人、企业,他们拥有着商业的眼光,能看到乡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因此,精准脱贫需要市场“赋能”,才能真正构建起经济发展的宏图。
说到底,脱贫攻坚就是一场“责任的长征”,要想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就必须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配置相结合,通力协作,才能让中国的经济获得新的增长点,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能够更进一步。
筑梦赤子心 民生大改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社会平稳运行的根基,在今年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国家先后确定了六稳六保,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的发展方向。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着力重点领域,夯实脱贫基础,以不变的激情,梦想和创新的手段,改变了疫情的阴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实现伟大事业。
梦想是实现伟大事业的基础。少年强则中国强。百年前,梁启超先生给人以启示性的发言点名了青年与国家的关系,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少年强,更多的应该是少年具备了在风雨冲击下为祖国挣未来的梦想和信念让“强”有了基础。如今,2020年特殊的背景下,一批批80,90援鄂医护人员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对于祖国的责任,为保障国家安全作出了自身的共享。在青年,中年支援,医护人员,各界人士的接力下,创造了火神山,雷神山的神话,书写了抗疫精神的新内涵,为下半年国家稳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由此,青年人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与时代同行,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是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伟大事业的重中之重。
创新是实现伟大事业的手段。BD药业借着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高额的薪水,白手起家,与很多企业选择做仿制药不同,BD药业一开始就立志做新药,要在全球药业竞争中拥有完全知识产权。他们研制的抗癌药获得国家颁发的新药证书,成为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抗癌新药。该药还被列入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新药研发年度报告,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机构认可的中国创制新药。BD药业的成功向人们诠释了创新的重要意义。
实干是实现伟大事业的抓手。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论是小张瞄准家乡优势,以服装加工作为切入点,主动创业,以星星之火点亮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亦或是小孙,将岩山村美丽作为商机,引导村民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看似两者都是头脑活泛的领头人,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两位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带领乡村增收致富,离不开在稳扎稳打的工作作风,离不开努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辛苦付出。正是一步步的脚踏实地才成就了乡村振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件大事的成功需要很多要素的积累,离不开梦想的指引,离不开创新的思考更离不开踏实肯干的脚步,只有我们坚持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的信念为民生福祉而不断奋斗。
【点睛论点】
文章解析了2020年省考作文,从不变与变之间的关系入手。文章内容紧凑,逻辑清晰。
【文章点评】
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采取并列结构展开文章,显示出逻辑的严密和思维的缜密,语言畅达。文章开篇以社会热点入手,直击主题,阐明观点。文章主体部分按照三个方面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论述,显示出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也彰显出文章的理论和政治高度。文章结尾再次回扣主题,总结分论点,让文章更加完整。
【妙言隽语】
1.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李世民
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
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4.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5.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
创新驱动引领时代发展
过去的2020年,既面临着新冠疫情大事件下带来的危机,又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波涛,更有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挑战。新时代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式,唯有紧紧抓住“创新”的牛鼻子,才能直面危机与挑战,谋求新发展,新机遇。
“风物长宜放眼量”,创新是百年大计。从198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鲜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现如今更是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我国七大战略之一,无一不彰显了国家对创新驱动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时,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时,我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创新从来不是一个口号,中国有着创新的历史和文化基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科技领域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创新是根植于中国人民灵魂深处的种子。中国高铁作为创新的一大名片,拥有自主知识产产权,并以80%以上的核心技术标准引领国际标准,实现科技成果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彰显中国的创新能力。无独有偶,在移动支付、无人机、生物医药、分享经济等方面有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有着比国外同类产品更好的用户体验。“上至九天揽月,下至五洋捉鳖”的累累科技硕果也让中国扬眉吐气,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为此,各地纷纷出实招,谋求创新发展。浙江以“一强三高”为目标,即以创新强省为工作导向,以高新企业、高新技术、高新平台为重点,加快打造“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技创新高地,全力打造创新型省份;“十三五”期间,江苏省不断加强基础研发投入,积极突破“卡脖子”环节,到去年底,在空间科学、核心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的突破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过往皆序章,未来更可期。唯有进一步营造创新驱动的良好环境,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变革,国家制造,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早日步入世界科技强国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