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申论技巧
2022国考申论答题时间如何分配
对于申论的整体作答并不熟悉,特别是申论材料长、字数多的情况下如何分配作答时间,也有部分参加过考试的同学,在考试中也出现了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题没有做完或者重要题型质量不佳等问题,今天带大家来探讨一些如何分配好申论作答的时间。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宏观的认知,近年来申论作答时间统一为150分钟,也就是两个半小时,题目为四道,而申论的材料一般在6000-7000字,书写字数一般在 1700-2200字这个区间,而试卷建议的是40分钟的阅读时间及110分钟的作答时间,我们以此为参考,也就是说每道题阅读时间为10分钟,书写时间为27.5分钟,很明显每道题时间大概在37.5分钟,当然这只是一个机械的数字,在我们的实际作答中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考题的难度等系数合理分配。
这就涉及第二个方面——题型,申论作答中按照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大致分为,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和申发论述,按照以往考试的情况来看,如黑龙江省考中,归纳概括的常规字数在150-300字,占比较大的是150、200字,以及归纳概括题型所涉及的材料范围一般为一则,大概1000-1500字,相对来说,这个题型比较简单,阅读字数及书写字数都比较少,为此,该题型大概在25分钟内即可打完,熟练的同学可能时间控制在20等左右,提出对策近几年考察热度回升,作答字数在300-400字,考察的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的要比较全面,因此时间在30分钟,综合分析,常规要求字数在150-300和归纳概括相近,字数不多,但是其材料理解及要点整合加工方面难度要高于归纳概括,因此时间建议在30分钟,贯彻执行在近年来,考察概率高,字数在350-500字,常见要求在400、500字,字数偏多,材料一般为一则或两则,需要考虑行文的内在逻辑,因此时间可以稍多些,35分钟左右,,最后一个题型是重点,申发论述,常规再字数要求在1000字左右、1000-1200字、不少于1000字,大家回发现,无论那种要求,几乎都是以1000字为准,书写字数较多且改题型需要参考的全部资料进行谋篇布局,为此本题最少留出一个小时的作答时间。
由此可见,在2.5小时的作答时间中,我们拿到试卷第一件事可以看一下本套卷子的题型配比,留出一小时大作文时间,其他三到题在均分的30分中的基础上根据题型。作答字数、材料字数进行合理的增减,做到心中有数,答题不慌。
2022国考申论文章写作分论点例证法
在申论备考过程中,很多小伙伴来说感觉申发论述是学习的重点更是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分论点论证,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是难啃的硬骨头,接下来一起来了解如何运用例证法进行分论点的写作。
例证法写作思路:分论点+(过渡句)+案例例证+分析+总结观点
1、分论点:段首句呈现
2、过渡句:过渡句——引出例子=》可写可不写
关于主题/分论点关键词背景(社会背景、政策背景)、名言警句、古诗词、关于分论点的解释/关键词的解释、分论点的意义、成绩、问题等。
举例:A:直接过渡:……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通过创新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
B:解释论点:对分论点中的关键词进行解释、说明、阐述。
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意味着变革、意味着突破,打破陈规,不断的创造新事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案例例证: 一个案例——主体+处境+目的+做法+结果;两个案例可构成正反对比分析;多个案例可排比罗列类比分析
3.案例来源:材料内、材料外
材料内例子:改编原文(缩写、扩写、句式调换)
材料外例子:古今中外经典案例、社会热点事件、自身经历
①典故(成语故事——如:凿壁偷光、立木为信、闻鸡起舞)
②热点案例:时代楷模(杜富国、袁隆平、黄文秀、张玉滚、毛丰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孙家栋、于敏、黄旭华、张富清、袁隆平、屠呦呦、李延年)
4、分析:建立案例与分论点之间的联系
A、假设反推法:举例之后从反面假设,推出与观点相悖的结论,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
B、因果分析法:观点是例子中的原因,就推求结果,观点是例子中的结果就追溯原因,从因果上分析证明观点的正确。
C、例后解说法:列举事例后,将其中关键的,与分论点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解说,使其含义得以彰显,从而更好的论证观点。
D、正反对比法:在举出正反事例后,紧扣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5、总结观点:换一种说法,回扣分论点积即可
以上为文章写作分论点例证法作答方法的介绍,希望小伙伴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1年有新突破!
如何快速写出准确且有针对性的对策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连续2年写入了公务员考试大纲,这意味着提出对策的测查比重明显提升。该题型在复习备考中难度较大,表现为作答语言不规范、无法从材料中准确提炼有效信息等。如何实现有效突破,备考者需要做到三个“准”。
一、找准问题
所谓对策即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问题是找准对策的必要前提,否则再多的解决办法都是无稽之谈。这就需要作答前认真仔细审题,抓清楚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阅读给定资料,假如你是参加座谈会的相关政府工作人员,请提出防范电信诈骗的对策建议。
通过审题可知,题干任务是解决”电信诈骗“这一问题。
二、读准材料
申论答案源于材料。对策题不似其他题型要点直接,这是因为从对策来源看,可分为直接对策与间接对策,直接对策就是材料中直接给出了解决防范,相对明显好提炼;而间接对策则利用好材料中的问题、原因、经验和教训,需应试者具备一定的推导能力。
如“近年来,我们电信部门为阻击诈骗投入巨大,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我们只是通讯服务商,只提供信息服务,基本不涉及资金转移问题,诈骗汇款渠道主要是银行 ATM, 管住了这个渠道,犯罪分子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得逞了。所以,银行终端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诈骗原因:主要是通过银行ATM汇款渠道,进行资金转移(银行终端)
防范举措:强化银行终端管理。管住银行ATM汇款渠道,切断诈骗汇款渠道,防止犯罪分子通过银行转移资金。
三、用准词语
对策作答最后一个难点在于运用政府语言,表述规范严谨。一方面,要学会将材料中口语化的表述转换为书面语;另一方面也需储备规范的对策用语,平时养成多看诸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的习惯,纯化语言环境,积累政府用语。
学会恰当概括 更好应对2022国考申论考试
备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都了解,近几年,要想在申论拿高分,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对材料的恰当概括能力。当然,同学们都知道需要对材料进行恰当概括,可难点就在于不知道如何恰当概括材料。所以,中公教育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有关恰当概括的方式方法。
恰当概括能力运用的题型
在申论考题中,恰当概括能力基本上涵盖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和贯彻执行题中。
二、恰当概括的的方法
1、在概括做法时,概括重点在于“动宾”搭配,讲清楚做了什么事即可,如果字数不允许的情况下,时间和地点状语可不写。
如:概括材料中的做法。
材料:为了开辟“第二课堂”,阻断贫国代际传递, PA 乡全面开展了教师家访工作。老师们送”育“上门,在学生家庭密集的院坝、楼栋等地,召开“院坝家长会”“楼栋家长会”, 宣传教育政策、 倾听家长意见。58名教师利用下班、双休日等,送“爱”上门, 对学生逐一进行家访, 了解家庭情况、 沟通教育方法,把孤儿、单亲、留守等特殊情况家庭作为重点家访对象,通过举办关爱活动、微信视频联线等方式,关爱学生成长。其后,他们还开展了“家访问题分析会”,对家长意见、建议相对集中的热点问题逐条进行分析、商讨解决方案,并定期回访,营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校共育”氛围。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在哪家长会和什么时候去关爱学生成长,这些属于时间和地点状语,则可在字数少的情况下省略。做法为:开展教师家访工作。送“育”上门,召开家长会,宣传政策、倾听意见;送“爱”上门,家访了解情况,沟通方法,重点家访特殊情况家庭的儿童,通过各种方式关爱学生成长;开展问题分析会,并定期回访,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2、恰当概括时一般“……”“等”前面的内容在字数不够的情况下可省略,可重点
写“……”“等”后面具有概括性的句子和词语。
如: 概括材料中的问题
材料:而如此细致的家访工作的背景又是什么呢?“前些年,我们调研时发现,不少群众对政府有怨气,使得危房改造、厕所改造等不少利国利民的工作推进落实难。
解析:危房改造、厕所改造等都可以统称为利国利民的工作,所以字数不够的情况下可省略。问题有:群众对政府有怨气,不少利国利民工作推进落实难。
3、材料中出现的案例一般都要恰当提炼。
如:概括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D区的村民老蒋也对小菲说道,“去年我养土鸡,上面给我安排了个科技特派
员。结果每次来就是帮我喂喂鸡苗,陪着唠唠嗑。后来我怀疑有些鸡得了瘟病,找他帮忙看看,他却说没事,叫我放心。结果后来几百只鸡全得了鸡瘟,让我损失惨重。”
[解析]:特派员去帮忙村民喂鸡这件事并不是出题者表达的重点,重点在于通过这件事反映出特派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问题是科技特派员责任心不强,工作能力不足。
总之,恰当概括的能力在申论考试中无处不在,所以需要对此种能力进行重点备考,以应对考题中出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