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时政热点 让你的申论文章锦上添花
所谓时政热点,是指在当前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以及受广大群众关注的新闻和信息。由于申论的考试具有时效性,每年考试的主题均来自时政热点,所以提前学习时政热点对于考生来说意义重大。用好热点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提前熟悉材料内容,而且还可以为申论写作增色添彩,锦上添花。那么,在申论写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时政热点呢?老师给大家举例说明。
一、用其“句”,开头夺人眼球
1、概念阐释:文章的开头有“凤头”之美誉,而申论的写作也不外如是。申论写作的开
头不仅要做到简短清晰,观点明确,而且要做到个性新颖,适当的运用名言警句、美词美句,所以将时政热点中的权威讲话适当引用,可以让开头更加出彩。
2、方法示范:引用时政热点中的名言名句+联系主题分析+亮明观点
3、具体示例:以不变的信念助力乡村的巨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
得决定性胜利。(引用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新年贺词)如今,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三农”的发展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而要想让乡村变的“美起来”,就离不开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联系主题分析)只有以不变的信念,才能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变成现实。(亮明观点)
二、用其“例”,论证内容丰富
1、概念阐述:对于议论文来说,其篇幅构成的主体是论证和论据,申论作文为1000字到1200字,字数多,论证难度大。因此,考生要适当引用时政热点中的“案例”,运用社会上下广泛关注、知名度高、有时效性的“故事”,充实论证内容,从而做到论证有力,丰富多彩。
2、方法示范:分论点+解释说明+引用热点案例+回扣
3、具体示例:以不变的信念,让农民“富起来”
以不变的信念,让农民“富起来”。(分论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要坚定为民初心,带领百姓奔小康。(解释说明)“羊书记”隋耀达主动扎根基层,担任共村第一书记,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跑遍省内10多个市县考察牧草和黑山羊产业,成立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用个人工资和房产证作为抵押担保,为贫困户贷款;为了办好合作社,他直接在羊场生活,不仅让自己成为了“羊专家”,更让共村摘掉了“穷帽子”,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引用热点案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乡村振兴的最小“细胞”,基层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着自己的力量,实现乡村脱贫、百姓富裕。(回扣)
申论文章写作开头之材料转换法
在申论考试的时候,文章写作让很多小伙伴头疼不已,今天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把握给定资料书写出一个文章写作的开头部分,以2020乡镇卷为例:根据给定资料5,结合你对划线句子“乡镇干部们都认为乡镇工作是他们无悔的选择”的理解,写一篇文章。我们先来提取一下可以使用的素材。
第一步:回到材料中找和主题相关的素材
材料1:
1、“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2、“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爹娘;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材料2:
案例:杨树村曾是深度贫困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已经圆了脱贫梦。可是走进老百姓家里一看,庭院堆放杂乱、灶台藏污纳垢等现象普遍存在。关键时刻,省建筑装饰集团公司的驻村第一书记小梁发挥自身优势,为村里“精心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
材料3:
案例:作为偏远山区的一个苗族村落,十八洞村原本少人知晓。以前的十八洞村是袋子空、家里空、寨子空、精神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访贫问苦,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十八洞村由此声名远播。现在村民收入多了,年轻人多了,全村人致富奔小康的心气足足的!”“对十八洞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
材料4:
作为治理体系的“底盘”,基层治理大有可为。
材料5:
“英雄起于阡陌,壮士拔于行伍。”
第二步:展开分析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他们奋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第三步:得出结论
扎根基层是基层干部无悔的选择。
成文展示:“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驻村第一书记小梁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家居环境问题;十八洞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激发了乡村活力,让全村人致富奔小康的心气更足。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他们奋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因此,扎根基层是基层干部无悔的选择。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备考策略
申论作文就是要求考生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自身的储备,撰写一篇关于试卷主题的议论文。老师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审题然后按步骤展开写作。
一、审题注意事项
1、题干的要求:给出一句话、字数、语言、立意……
2、材料的内容:材料中的论点,句子来源于材料,材料中的论据
3、自身的储备:自身的政治素养、综合能力,体现在写作素材
4、试卷的主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
5、议论文:运用论据---展开论证---证明论点
二、写作“四步走”
第一步:明确写作主题---解决写文章跑题的问题
申论写作考情:题干中给出材料中的一句话,让考生围绕着这句话进行写作,因此,考生要准确分析题干中的句子,围绕句子的主题与核心确定写作立意,就会大大降低写作跑题的问题。
第二步:练就写作思路---解决不知道怎么写问题
多数考生在确定完写作主题后,却迟迟不能下笔,主要的是因为没有写作思路,不知道从何写起,更无法建立起整体的写作架构,此时,就需要考生练就一些写作思路,按照思路先将作文呈现出来,多加练习后才能运用自如,此处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文无定法,写作思路是可以这样写,而不是一定要这样写。
开头写作思路举例(文无定法):成绩+主题问题+产生影响+亮明论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很多未知事件带来可能。直播+电商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出现了线下商品销售受阻,线上商品销售火热的“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五花八门的带货直播也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甚至一些带货名家“现场翻车”的现象频频出现,让不少消费者对直播电商购物消费产生顾虑。因此,当前电商直播行业亟待加强规范,促使其健康发展。
第三步:储备写作素材---解决不知道写什么问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考生写作最大的障碍在于没有素材,有了写作主题,也练会了写作思路,写作素材却成了拦路之虎,因此,建议各位考生多加积累。
素材来源:
1、材料内转化:材料中的案例、道理、背景、政策等内容转化
2、材料外积累:疫情政策、时政方针、十四五规划、七大能力、五个标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
第四步:不断优化改写---解决拿不到高分的问题
1、觉得自己的用词普通---换成高级词汇
问题----尴尬
原因----其症结在于
因此----一言以蔽之
2、觉得自己的用句一般---换成优化表述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者当以爱民之心,行为民之道
3、觉得自己的论证低级---善用大政方针
法治:司法体制改革、民法典、修宪、高空抛物入刑等
申论备考作文“金”句宝典
为帮助复习备考的小伙伴更好地把握申论素材,提高申论写作的能力,老师整理了相关的名言名句助力大家考场点睛。
政治领域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不懈奋斗归于人民,不竭动能源于人民;
为民谋福初心不变,改善民生永无穷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共同书写更加壮阔的时代答卷。
经济领域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是实现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
持续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体系完备性和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文化领域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昂扬向上、多姿多彩的精神食粮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社会领域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之治”的基石。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齐抓共管破解治理难题,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千头万绪,排忧解难千方百计。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把基层社会治理变成亿万人民参与的生动实践。
把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生态领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中有兽、林中有鸟、水中有鱼;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功在千秋,美化环境造福后代。
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抓生态就是抓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