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排除解主旨
主旨观点题是言语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题型,也是我们一定要把握到位的一种题型。解决这种题的常规思路大家都清楚,无非就是分析文段内容,概括出主要意思,与选项比对,找到几个选项中最符合概括出的主要意思的选项几位正确答案。但是,在真正做题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会遇见有些文段我们似乎并不太能特别准确概括出主要意思,或者说概括出的主要意思在选项中并没有特别清晰的体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转换思路,利用排除法去解决这种题目。那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道题目带大家来感受一下。
【例题精讲】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相继爆发,使西方标榜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黯然失色,迫使国际社会反思其弊端。目前无论是欧洲推崇的高福利“莱茵模式”,还是美英推崇的完全自由“盎格鲁一撒克逊”均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困境。过度放纵的西方经济社会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引发全球范围内反思。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西方发展模式开始走下“神坛”
B.西方两种主流发展模式都已过时
C.全球应反思西方发展模式的失败
D.西方发展模式的弊端是过度放纵
【解析】答案:A。文段第一句表明:资本主义优越性黯然失色,迫使国际社会反思其弊端,第二句运用具体事例解释说明:“莱茵模式”、“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均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困境,最后一句从制度层面说明导致弊端的原因,引起反思。因而文段重点在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弊端,优越性消失。A选项从表面来看,与文段关系不大,但我们可以看到文段中出现了双引号,很明显,在这里双引号里面的词语带有特殊含义,“神坛”是高高在上的,需要供奉的,结合题干可知,这里的“神坛”指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消失,与文段语义相符合,B选项发展模式过时,文段并未提及,C选项中“失败”说明西方发展模式已经失去其作用,但并不能从文段得出失败,有弊端不代表失败,D选项点出其弊端是过度放纵,但回顾原文“过度放纵的西方经济社会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很明显是过度放纵导致弊端,而非过度放纵是弊端,与原文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通过刚才的分析,大家对这道题应该是能够理解了,它就是我们开篇说过的文段提炼主旨与选项不能直接对应的那种情况。我们会发现单纯去看B、C、D三个选项,都能发现与原文明显的不一致,表述上就是有问题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哪怕我们对于A选项不是那么的理解,但起码相较于另外三个存在明显问题的选项,此时选择A正确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
最后再次嘱咐大家,在做到上面说过的这种题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从选项分析排除是非常实用的一个解题思路,判断出来选项与题中表述冲突,即可排除该选项,从而帮助我们找出最终的正确答案。
破解词句理解,紧抓“就近原则”
词句理解题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一类小题型,虽然在行测考试中占比不大,但是大家在备考过程依然不可忽视,根据近几年的考情来看此类题目的题量有所增加。词句理解题的设问方式一般为文段中“某词或某句话”所表达的真实含义或作用是什么。它主要考查考生们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特定含义的能力。词句理解题可以细分为三类——指代类、词语理解、句子分析。今天,我们带大家着重来看一下指代词。
如果我们遇到了指代类的词语理解题目,那么我们所遵循的解题原则是“向前就近原则”,比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中的“其”所指代的对象是谁呢?简单分析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即“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必定不与我们同一条心”,所以这个“其”指的就是前半句话中的“非我族类”。
接下来,我们就练习两道题目巩固一下解题技巧吧!
【例题一】VR技术是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英文缩写。近年来,我国的VR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医疗、教育、智能制造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5G网络大大提升虚拟现实体验的仿真度、沉浸感和交互性,这将促进虚拟现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这”指的是
A.中国VR技术的不断发展
B.VR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
C.5G网络所带来的更完美感受
D.5G网络的商用范围扩大
【解析】答案:C。通过设问确定所考察指代词的位置后,根据向前就近原则,从指代词往前看,指的是前一句“5G网络大大提升虚拟现实体验的伤真度、沉浸感和交互性”,即C项中的“5G网络所带来的更完美感受”。而A项和B项都没有涉及“5G网络的积极作用”,不是“这”的指代对象,故排除A、B;D项虽有“5G网络”但“商用范围”文段当中没有提到过,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C项。
【例题二】从土地开发(农业经济时代的“活动对象”),到技术开发(工业经济形态的“活动方式”),再到素质提升(知识经济形态的“活动主体”),是随着经济形态的历时性演进,由“客体”向“主体”不断迁移的空间秩序性的发展结果。只有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的实践活动要素——实践主体(知识结构)、实践方式(专业技能)、实践对象(职业贵任)和实践目的(创折能力),才能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价值整体。这既是提升素质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也是强调创新驱动的依据所在。
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中划横线的“这”指的是:
A.从农业经济的“活动对象”到工业经济的“活动方式”,再到知识经济“活动主体”,三者构成一个价值整体
B.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的实践活动要素——实践主体、实践方式、实践对象、实践目的本身就是一个价值整体
C.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随着经济形态的历时性演进,逐渐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价值整体
D.知识经济将人的实践活动要素实践的主体、方式、对象和目的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价值整体
【解析】D。通过设问确定所考察指代词的位置后,根据向前就近原则,从指代词往前看,指的是前一句“人的实践活动要素——实践主体(知识结构)、实践方式(专业技能)、实践对象(职业贵任)和实践目的(创折能力),才能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价值整体”,与“人的实践活动要素”相关的只有B、D,A项和C项中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均出现在第一句话中,不是“这”的指代对象,排除A、C。B项中“本身就是一个价值整体”,而从原文中“只有……才能构成一个整体”可以看出他们原本不为一个整体,B表述有误,排除B。故本题答案为D。
掌握这个解题小技巧可以让大家在之后的做题过程中事半功倍,赶快去试试吧!
语句排序之抓住时间顺序
众所周知,行测言语理解中排序题一直是考生的头疼题型,耗时长、正确率低。为了做题时能达到庖丁解牛的效果,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排序题所选取的文段素材有什么样的特点,是不是命题人随便在发表的文章里摘了一段就让我们排呢?显然不是。既然如此,需要我们排序的这几个句子肯定都是有语言逻辑性的,了解这些语言逻辑性上的技巧有助于把握语句排序题的本质。我们在本篇文章中给各位考生介绍的是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顺序来说明的,严格地说来,这也是一种时间顺序。
既然如此,命题人就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告诉你1872年、2013年这样的时间,而是会进行一定的变形转化,就看你能不能在几秒钟的时间内get到命题人的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感受一道试题。
【例】①当地球撞进尘埃带时,从地球上看,是短时间内无数尘埃以极高的速度划破大气层下落
②因此,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留下的无数尘埃形成的
③进入大气层的尘埃被大气加热,发出明亮的光
④彗星释放出的尘埃,并非顷刻扩散到宇宙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留在彗星的轨道上继续公转
⑤这样看上去就有许多流星,也就是流星雨
⑥这样形成的“尘埃带”,有些和地球的公转轨道交叉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③⑤① B.①④③⑥⑤②
C.④⑥①③⑤② D.①③⑤②④⑥
【解析】C。由⑥的“这样形成的‘尘埃带”和①的“当地球撞进尘埃带时”可知,应先形成才能撞进,故⑥应在①前,排除B。②以“因此”开头,含总结义,比①、⑥更适合作为尾句,排除A、D。验证C项顺序,④⑥介绍彗星释放的尘埃形成尘埃带,①③⑤描述地球撞进尘埃带形成流星雨的过程,②总结说明流星雨的形成原理,逻辑通顺。故本题选C。
通过对带有时间顺序词的句子进行排序可以帮助考生们在做题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建议考生们做题时要善用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快速解题。
标题党要不得
各位考生们,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每年11月底进行考试,现在还有充分的时间允许我们全面复习并查漏补缺。今天跟大家分享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一种题型:标题添加题。所谓标题添加题,顾名思义就是为题干所给文段起一个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标题。在历年国考考试中,都有涉及,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此种题型。提醒考生,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选项应紧扣文段主旨内容,否则就会变为标题党。接下来通过一道题目给各位考生展示一下考试形式以及做题方法。
【例题】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软硬件”同时发力将助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注入,农业科技创新既帮助农民不断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又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李登海的紧凑型杂交玉米……一批又一批领先国际的粮食品种不断被培育出来。从地瘠“斗笠田”到丰产“吨粮田”,从“汗滴禾下土”到“无接触式春耕”,从“灾殃难测”到“高科技防灾”,现代科技为我国农耕注入了“硬核生产力”。这就意味着粮食丰收,库存充裕,藏粮于民,才会国泰民安。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B.粮食生产“稳”字当头
C.藏粮于民,才能国泰民安
D.提升科技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解析】D。根据问法: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可以判断此题是标题添加题。这种题型需要我们选出紧扣主旨内容的标题。
分析文段。文段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提出“软硬件”同时发力有助粮食安全;接着具体谈论农业科技创有其积极意义;而后详细举例论证说明农业科技创新确实取得成就并为农耕注入“硬核生产力”;最后通过前面论述说明有利于粮食丰收国泰民安。总的来看,文段始终在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对于粮食安全的积极意义。
观察选项进行选择。A项强调粮食对于民众国家的重要性,而题干讨论的是农业科技助力粮食安全,话题不一致,排除;B项说明粮食生产要“稳”,话题不一致,排除;C项强调“藏粮于民”的重要性,在题干前文有涉及,但并非题干重点,排除;D项说明科技对粮食安全重要性,是文段主旨内容的同义替换,适合做文段标题,保留。因此,选择D选项。
通过这道题目相信大家对于标题添加题的题目呈现形式以及做题方法有一定了解,这类题目需要我们对整体文段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对于偏离主旨内容或者与主旨内容无关的选项要及时排除,禁做标题党。
我们在此希望大家学习顺利,劈波斩浪,所向披靡!
浅析“对策”两三事,主旨选项助解题
主旨题一直都是各位小伙伴复习行测的重点,那么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也必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选对策?经常看到答案解析当中说文段当中提到了对策,但做题时自己却找不到。那么今天,我们就简单的说一下关于“对策”的两三事。
先来看一道题目:
【例题】爱、敬畏、献身精神、同情心、辨别善恶的能力以及将理想付诸行动的执行力,这些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过去,孩子们是从他们所处的文化中、生活的内容里接受了这些品质。现在我们却目睹了所有这些品质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崩溃。如果不想让孩子们失去培养这些人类宝贵品质的机会,就必须有意识地依靠教育来培养他们。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教育对培养品格的重要性
B.人类品质的崩溃对孩子的影响
C.孩子们是如何学会人类品质的
D.人类的诸多品质已渐渐崩溃
【解析】题目不难,正确的答案为A选项。先来分析文段,开篇文段就提出了一个观点:爱、敬畏等素质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品格。第二句阐述了这些优秀品质的来源,是从文化中、生活中接受的。接着引出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些品质在社会大部分地方崩溃了。最后通过一个假设就向我们提出最终的要求:如果想保留这样的优秀品质,就必须要通过教育延续。文段整体的形式其实就是先阐述素质的重要性,接着引出问题,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文段的主旨也应当围绕对策提出教育的重要性。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提到了“教育”,当选。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经常用作引导对策的提示词,帮助大家进行文段分析及解题。我们把它变成一个顺口的句子进行记忆:“应该必须需要要,如果那么只有才”。是不是非常的押韵好记呢?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其实前半句是非常好理解的,“应该”“必须”“需要”“要”这些词所引导的句子其实都是向人们提出相应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做法。所以,当看到文段中出现了这些词语引导的句子,我们是需要进行重点关注与分析的,这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策。
再来说后半句,举一个小例子。“如果你不好好吃饭,你的身体就会变得不好”。大家来感受一下,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无非就是我还是想让你好好吃饭的。所以“如果那么”“只有才”这两个词语虽然本质上是假设词和因果词,但实际上我们需要注意一下,他引导的其实可能就是一种变形的对策表述。
所以,在之后做题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各位小伙伴可以提升对于词语的敏感程度,更加开心地进行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