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逻辑里都有人说假话了,遇到了该咋办?
无论是在国考还是省考,朴素逻辑都是相对比较简单题型,解题思路也相对简单,题目做起来有一些脑筋急转弯的感觉,它的题目和它的名字一样朴素。深受广大考生喜爱。但是就有一类朴素逻辑的题目——真假话型。像一个善变的人给你承诺了许多,但是你却不清楚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今天,我们带着大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别真假话。
例: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根据四人所说的话来判断车的颜色与人的对应关系,根据确定性,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可从乙的话“丙的车是红色的”作为突破口。假设丙的车是红色的,则丙应该说真话,但是乙说丙开红色车,乙也说真话。与题干矛盾。推测乙不可能说实话。则可知乙说假话,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进而根据丙的话为假可知丁的车是蓝色的。又由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是实话,推出乙的车应该是银色,则丙的车是白色的。对照选项,可知 C 项符合。
真假话题型是我们朴素逻辑中也是经常遇到的题目,主要用到的是假设法,假设某个确定的信息为真,若能推理下来,那么答案就出来了,若推理不出来,则假设为错,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例。题目并不难,关键是找准方法,快速解题。
下面这道题,各位考生,来,试一试吧!
例:警方在一起案件的侦破过程中,抓获了甲乙丙三个犯罪嫌疑人。
甲说:“乙在说谎。”
乙说:“丙在说谎。”
丙说:“甲和乙都在说谎。”
由此可推知,三个人中说真话的是:
A.甲 B.乙 C.丙 D.都没有
【答案】B
【解析】:采用假设法。丙说的话中信息较多,先从丙入手。假设丙说的是真话,则甲和乙都在说谎,而甲说“乙在说谎”,说明甲说的是真话,与前面所述“甲在说谎”矛盾。因此丙说假话,即或者甲说真话,或者乙说真话。假设甲说的是真话,根据甲的话可知乙在说谎,根据乙的话可知丙说真话,即甲和乙都在说谎,与前面所述“甲说真话”矛盾。因此甲说假话,根据甲的话可知乙说真话。故本题选B。
这样的真真假假的问题,利用假设二字即可轻松解决,你学会了吗?
削弱加强之分辨“无关选项”
在行测判断推理部分的题目中,削弱加强型题目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其中很多同学往往被很多无关选项所迷惑,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探究如何分辨无关选项,提升做题准确率。
一、题型概述
削弱型题目是指题干给出一个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问法中要求对上述论证或观点进行削弱、质疑、反驳。削弱就是提供使论证或结论成立的可能性降低的依据。加强型题目是指题干给出一个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问法中要求对上述论证或观点进行加强或支持。加强就是提供使论证或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增大的依据。
二、解题原则
对于削弱加强型题目最为重要的一步是:梳理题干,找清楚题干的论据和结论,相关的选项应紧紧围绕论证过程进行削弱加强。相关性大的选项一方面要话题一致,另一方面也要关系一致。
1.话题一致
选项中与结论中出现的概念、判断一致的选项是相关的选项。
【例题】以往的研究认为火山爆发会释放大量热量,引发全球变暖,但近日的研究发现,火山喷发不仅不会引发全球温度上升,还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研究表明,火山爆发时地下岩浆喷出地面,与空气接触产生氧化反应,引起局部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后会带来大规模的酸雨,酸雨能够在短期内降低火山区气温,但同时也引发了农作物的虫害
C.研究发现火山喷发物质——二氧化硫可与大气物质形成“水粒”并将阳光反射,减少对地面的热辐射,延缓全球变暖
【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是火山喷发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A项引起局部温度升高,反而说明有可能加强全球变暖,因此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 B 项仅是短期内降低火山区气温,并未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不能加强题干; C项二氧化硫与大气物质形成的“水粒” 产生的对阳光热辐射的反射,有效地延缓了全球变暖,加强了题干结论。故答案选 C。
2.关系一致
与结论一部分有关,无法与另一部分建立起联系的选项不是相关的选项。
【例题】进入工业社会,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家庭的基本经济功能,知识取代体力成为主要人力资本,人口质量取代数量决定家庭的经济效益,社会化与社会保障将赡养外移至社会机构,生育的价值降低,不再是家庭的“必需品”和“生命的必要构成”,不育成为自由权利。所以,近年来选择做丁克的家庭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为此,有专家预言丁克现象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
若以下选项均为真,最能对专家的预言进行削弱的是:
A.丁克家族的增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
B.丁克在中国仍然是小众,是部分中国人的生育态度,是可以接受的自然选择,不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任何冲击和影响
【答案】B
【解析】专家的预言:丁克现象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A 项,指出丁克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未说明其是否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不能削弱专家的预言。B 项,指出丁克在中国仍是小众,不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任何冲击和影响,直接削弱了专家的预言。故本题选 B。
我们建议同学们以后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快判断出选项在说什么话题之间的关系,和题干是否一致,是否为无关选项,快速进项判断排除。
如何运用反向验证法速解“前提型”题目
在行测考试中,“前提型”题目需要有灵活的解法。如果题干中有明显的跳跃概念,我们便可用搭桥法来快速解题,但是如果遇到题干中没有明显的跳跃概念,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地详细为大家介绍“前提型”题目的快捷解法——“反向验证法”。
用“反向验证法”解题时题干需要满足以下特征:题干中无明显的跳跃概念,或不好搭桥或需对比两个选项的必要性。“反向验证法”对应的方法为:否定选项,代入题干,若使题干成立,则选项不是题干所必须的前提;若使题干不成立,则选项是题干所必须的前提。下面我们结合一道具体的题目来理解。
例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可以通过对木料的检测来确定树木被砍伐的年份。因此,通过古建筑中幸存的木料,就可以确定古建筑的建造年份。上述论述基于的假设是( )
A.古建筑中的木料在使用前没有闲置很长时间
B.古建筑大量使用木料作为建筑材料
C.一栋古建筑的建造通常只使用一种木料
D.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是使用最耐久的木料建造的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论据是利用木料可以确定树木被砍伐的年份,结论是利用木料可以确定古建筑的建造年份。否定A项,古建筑中的木料在使用前闲置了很长时间,那么便无法通过树木的砍伐年份来确定树木的建造年份。例如在公元前1000年砍伐了树木,闲置很长时间后即公元前100年用来建造古屋。那么这个时候通过砍伐年份即公元前1000年所推断出的古建筑建造年份应为公元前1000年,但实际上其建造年份为公元前100年,所以否定A选项之后无法得出结论,即题干不成立了,则A选项是题干所必须的前提。否定B项,古建筑没有大量使用木料作为建筑材料,依然可以通过所使用木料的砍伐年份确定古建筑的建造年份,不影响题干成立,则不是题干所必须的前提,排除B选项。否定C项,一栋古建筑的建造通常不是只使用一种木料,则可检测多种木料的砍伐年份来确定古建筑的建造年份,不影响题干成立,不是题干必须的前提,排除C选项。否定D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不是使用最耐久的木料建造的,木料耐不耐久与可不可以检测无关,依然可以使题干成立,则不是题干所必须的前提,排除D选项。A选项正确。
可能性推理是判断推理必考题型,是备考判断推理的重中之重。前提型作为其中的一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考生在做前提型题目时得分却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当出现一些没有明显的跳跃概念的题目时,考生无法准确利用“反向验证法”解题,希望通过这一次的讲解,大家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反向验证法”,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反套路真假话问题如何速解
真假话问题是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考的一类题型,主要测查的是各类命题的矛盾命题及推理规则,也时常涉及考察命题间的反对关系。接下来简要概括下直言命题中的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1.矛盾关系(永远一真一假)
“所有是”与“有些非”;“有些是”与“所有非”;“某个是”与“某个非”
2.推出关系(以真推真)
“所有是/所有非”推出“有些是/有些非”;“所有是/所有非”推出“某个是/某个非”;“某个是/某个非”推出“有些是/有些非”
3.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
“所有是”与“所有非”;“所有是”与“某个非”;“某个是”与“所有非”
4.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
“有些是”与“有些非”
(二)常见解题思路
1.找矛盾;
2.绕开矛盾,确定其他话真假;
3.回到矛盾,确定矛盾命题中谁真谁假。
例题1:在一次机关作风检查中,当场发现有四人在上班期间打牌。单独进行身份询问时,戴眼镜的说:“我们都不是该单位的。”年轻的说:“至少有一人是该单位的。”黑脸的说:“我什么都不知道。”穿皮夹克的说:“至少有一人不是该单位的。”经核实,四人中只有一人讲了真话。
由此可见( )
A.戴眼镜和穿皮克的不是该单位的
B.黑脸的是该单位的,但年轻的不是该单位的
C.年轻的不是该单位的,但戴眼镜的是该单位的
D.年轻的和穿皮夹克的都是该单位的
【答案】D
【解析】:戴眼镜的和年轻的所说的话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黑脸的和穿皮夹克的说的都是假话。得知“所有人都是该单位的”为真,故正确答案为D。
(三)特殊解题思路
例题2: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
(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
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
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
【答案】
【解析】:“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与“所有人都不是英国国籍”中必有一假,“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与“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有必有一假,综合分析,“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这句话是三句话中唯一的假话,所以“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一定是真的,故正确答案选D。
例题3:有的县市适合发展生态经济,有的县市不适合发展生态经济,G县不适合发展生态经济。
如果上面只有一句为真,那么下列那句话为假()
A.所有县市都不适合发展生态经济
B.所有县市都适合发展生态经济
C.并非有县市不适合发展生态经济
D.县适合发展生态经济
【答案】A
【解析】:“有的县市适合发展生态经济”形式是“有些是”,“有的县市不适合发展生态经济”形式是“有些非”,“G县不适合发展生态经济”形式是“某个非”;三句话中“有些非”与“某个非”均为否定判断,形式类似,因此,唯一的真话是“有的县市适合发展生态经济”,而“所有县市都不是适合发展生态经济”必定为假,正确答案选A。
通过这三道题的分析,我们会发现,真假话问题的思路找→绕→回,可以帮住我们快速解决很多必然性推理题目,希望同学们可以加以利用快速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