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2021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
2021-05-13 06:43
来源:政华教育

2021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

提升师德师风需多方合力

  模拟试题

  近日,一位老师训话学生的录音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在录音中老师对比家长的收入,并将收入与素质划等号,认为收入高的家长素质就高,收入低的家长素质自然就差。对于此种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概括提炼话题,表明态度。

  看完老师训话学生的录音原文,让我非常的吃惊,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竟然价值观如此扭曲,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也玷污了老师脚下的三尺讲台,对于此类老师,我们应该严肃处理,踢出教师队伍。


  2.结合实际,分析消极影响。

  (1)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此举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甚至影响学生今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塑造;

  (2)对于老师而言,此举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会损害其自身的形象,甚至抹黑整个教师队伍,加剧家长们对学校老师的不信任感;

  (3)对于学校而言,老师此举也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不利于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1)分析原因:

  ①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教师的招聘基本就是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两个环节很难全方位地看出教师的素质,所以很多素质差的老师由于笔试或面试成绩不错也自然而然进入了教师队伍;

  ②教育部门及学校监管不到位。对于老师的监管更多的是事后的监管,缺乏事前的监管,导致部分老师肆意妄为;

  ③部分家长和学生缺少维权意识。面对一些素质低下的老师,很多学生就是默默忍受,很少回家告诉父母;也有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疏于和孩子的沟通,对于孩子的反馈置之不理,进一步的纵容了部分老师的行为。


  (2)提出对策。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要想抓好师德师风仍需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树立支月英、张桂梅等优秀老师的典范以及偏远山区支教、内部的学习培训让老师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身上的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②完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制定更加科学具体、可量化的教师评价指标,剔除一些难以量化的标准,比如关心学生、爱岗敬业、讲究师德等,甚至不符合实际的论文指标;

  ③做好教师队伍的监管工作。完善教室的基础设施,加装监控等设备,将上课的影像资料作为月度或年度的考核指标依据;建立匿名评价机制,通过收集家长和学生的评价以及师资互评来全方位的监督考核老师,进而倒逼老师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打造“无烟办公”环境

  【模拟试题】

  单位计划打造“无烟办公”环境,领导安排你组织此项活动,请问你会怎么开展?


  【参考答案】

  打造“无烟办公”环境,可以倡导大家养成文明行为,形成健康习惯,也可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争创文明单位。因此如果由我组织此项活动,我会这样开展:

  首先,我会营造宣传“无烟办公”的氛围。通过下发会议通知的形式告诉单位员工,我们单位打造“无烟办公”环境,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并通过微信、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告诉大家一些戒烟的方法或技巧,使“无烟办公”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大家自觉戒烟。

  其次,我会针对我单位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打造“无烟办公”环境的细则。比如,在单位走廊的醒目位置张贴禁止吸烟的标志,在各个科室办公室内张贴“无烟办公,从我做起”等标语;为了让大家对此活动不那么抵触,还可以适当设置室外吸烟区,以逐步推进无烟办公活动;此外,还可以定期对大家开展控烟教育宣传,尤其是烟瘾较大的职工,倡导大家不仅不再单位内吸烟,在其他场所也要尽量不吸烟。

  最后,我会加强对单位“无烟办公”进度的监督,对大家是否践行无烟办公进行检查,并将打造无烟办公与单位考核挂钩,对违反无烟办公约定的人进行相应的处罚,督促大家自觉禁烟,打造良好办公环境。



“办不成事”窗口如何让群众办成事

  【热点背景】

  近来有过办事经历的市民会发现,在多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陆续出现了一些标识牌,上面赫然写着“办不成事”等一些字样。所谓“办不成事”,指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问题等有关情况。它们是办事机构针对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所开辟的专门渠道。有了它们,大伙儿办事遇到的难点堵点,就都有了“出口”。


  【模拟试题】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近日北京出现“办不成事”窗口,在多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陆续出现了一些标识牌,上面赫然写着“办不成事”等一些字样。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分析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

  (1)拓宽反馈渠道,让群众办事顺当。可以有效解决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未能实现成功受理等问题,避免让群众白跑多趟,这既是为群众增添了解决疑难问题的渠道,又是让群众可以高效将自己对于政府的评价进行反馈,提升了社情民意反馈效率,对于问题实现“未诉先办”,拉近干群关系,提升政府形象。

  (2)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办事满意。该政策本质是政府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一种表现,将群众目前无法办成的事提到桌面上,让工作人员调动资源解决群众遇到的疑难杂症,而且政府服务中心设置瞩目提示,提升群众整体知晓率,让群众可以及时进行反馈,倒逼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能力不断提升,提升总体服务水平。

  (3)完善接诉即办,让群众办事高效。“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与12345“接诉即办”制度一脉相承,群众问题得以解决,其背后是有一支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办不成事”问题处理小组和完备的工作机制,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会及时进行梳理,并进行解决建议的提出,从而可以快速对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加速解决。


  2.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

  (1)群众产生误解,以为什么事都能在这办。打乱正常的办事流程和秩序,造成工作混乱。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卡住”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办不成事”渠道来解决,因为有些事本身属于“不能办的事”。

  (2)时效性是关键。接待了群众的急难杂事,如不能快速办结,反而容易引发群众更大的抵触情绪,但是往往“办不成事”也并非是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愿意办理,是因为确有难处,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困难,导致时效性变差。

  (3)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道路上,让能顺利办成、一次办成的事越来越多,办不成的事越来越少才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开办类似的服务窗口,以及开通投诉电话等形式显示了政府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但对于群众来说,我们应该去思考怎么将“办不成的事”一次办成。


  3.提出落实政策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1)优化服务,享受便利。持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手段,创新服务举措,落实好“一次性告知”、“一窗口受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等具体做法,让群众享受到真正的便利。

  (2)加强信息对接,明确职责。打通“信息壁垒”,不在形成“信息孤岛”,能从本质上减少群众的负担;践行好“首问责任制”等政府工作要求,遇到难题,主动担责,积极探索,善于思考,问题再难不能让群众作难。

  (3)完善细则,提升能力。完善办事流程和细则规定,让一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既要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也要有服务群众的能力。



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对手机说不

  【热点背景】

  中小学生“手机困局”,一直都是老师和家长关心的话题。当前,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对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管理方法参差不齐,或明文严令禁止、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或实行统一管理、学生可在特定时间和区域使用手机。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带手机入校,这无疑是个好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和娱乐、分散课堂注意力耽误学习,以及追求高档产生攀比心态等问题。


  【模拟试题】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带手机入校,帮助解决中小学学生出现的“手机困局”,对于中小学学生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表明态度。

  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或者其他形式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者课堂,芬兰禁止向初三以下的学生销售手机。管控中小学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是国际共识了,所以咱们国家教育部的明确要求,中小学学生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是值得点赞的,同样我们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也应该和手机说不。


  2.分析影响。

  (1)中小学学生的学业得到保障。电子游戏自从诞生,就是中小学生学业的“杀手”,那么在手机中玩电子游戏,既方便又保密,再加上学生自制力较差,极容易沉迷其中,现在直接不让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那么就从根子上断了学生玩游戏的可能性,在学校学生就容易回到课堂,高质量的完成自身的学业。

  (2)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我们都知道长期沉迷手机,对于眼睛、颈椎伤害很大,尤其是中小学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就可以有效减轻手机给学生的带来的伤害,让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得到保障。

  (3)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保障。中小学学生上课玩手机,课间玩手机的现象,在很多学校已经习以为常,再加上去年的疫情,线上教学活动,都给学生充分用手机的机会,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必然会受到影响,现在禁止中小学学生进入校园,学校老师授课的秩序就会得到保障,老师们也不用想尽一切办法和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斗智斗勇了,可以全身心进行教学。


  3.分析存在的不足。

  (1)家长的配合很难到位。学校的可以禁止,但是学生不可能只在学校待,回到家中家长没有配合管理或者配合管理不到位,那么学生防沉迷手机依然无法彻底根治,再加上现在很多家长自身就沉迷手机,更难去管理学生不去使用手机。

  (2)紧急情况无法处理。如果中小学学生在学校发生各种意外,那就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会造成对于学生更大的危害。


  4.提出建议。

  (1)加大管理。家长、学生和教师三方一起制定大家认可的手机管理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放下手机,去做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事情。

  (2)学校做好配套准备。学校制定配套的落实措施,如:建立公共的电话亭,让学生有对外联系的渠道;特殊人群可以申请带手机进入学校,需要学校、家长等各方面同意;针对学生加大宣传,让学生认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性。

  (3)家长起到示范作用。家长在家也需要减少手机的使用,自己言传身教,让学生能够信服,同时家长也可以多带学生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如:篮球、足球、游乐场、旅游、野炊等,让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上移开,真正做到校内、校外都不沉迷于手机。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