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素材积累
2021-06-21 01:07
来源:政华教育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奋斗史要点汇总

一百年前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风雨飘摇的南湖小船上宣告成立;一百年后的2021年,中国共产党正在带领14亿中国人民走进民族复兴的时代。这一百年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这一百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这一百年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根源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塑造百年辉煌是因为始终永葆初心的旺盛生命力,肩负不负使命的强大感召力,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蓬勃创造力。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四个历史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11月至今。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奋斗史中彰显的中国精神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征程的成功经验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3、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

4、坚持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

新阶段再创辉煌伟业。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精神更要激扬,越要有使命担当。只有继续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推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金句案例推荐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为我们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作为新时代成长的青年人,品读此书能够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口述史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

1、艰苦奋斗,磨砺七载

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案例】:习近平,作为同批次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七年来经历的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生活劳动、严酷的政治考验、巨大的心理压力,磨炼了其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格风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先贤的这句话在习总书记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2、实事求是,干在实处

名言: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撸起袖子加油干。

【案例】:在梁家河知青的岁月里,习近平带着百姓办沼气、办铁业社、办代销店,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习近平在艰苦时期的苦干实干,为百姓做实事,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解决了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

3、坚定理想,绽放青春

名言: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钙;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案例】:习近平,从15岁刚到黄土高原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来,习近平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在这七年时间里,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在实干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4、情系人民,磨砺初心

名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案例】:五十年前,习近平在梁家河做知青时就进行过厕所整改,此后,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都一直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三年两次重要指示“厕所革命”,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百姓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习总书记“民生之事无小事,民生之事一抓到底”的执政为民情怀。

5、矢志奋斗,砥砺前行

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
  【案例】:七年的知青岁月将青年习近平于黄土高原和基层百姓深深融合到了一起,其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促使他在大学毕业后果断走向穷困人民、走进基层百姓,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习近平从破旧的农村通过苦干实干走进繁华的大都市,大学毕业后又从繁华的大都市主动回到农村,其青春再次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楷模和榜样。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有大责任感和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习大大用典)        

习近平用语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必备素材,对于申论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在他的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既具有启迪的意义,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今天为大家带来习大大的学习用典--“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

5月28日,一场科技盛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这句古语,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释义】

张居正,明代著名改革家和政治家。其在任首辅期间,对明朝的弊政进行改革,使明朝中后期呈现出万历新政的新气象。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时年25岁的翰林院庶吉士张居正向嘉靖皇帝上《论时政疏》,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论时政疏》列举了当时政治危机中最迫切的宗室、人才、官吏、外患、财政五大问题。其中关于人才问题,张居正指出,“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意思是人才就像木材一样,培养时贵在保持其本性,使用时贵在发挥其特长。

然而,张居正的政见并没有引起嘉靖皇帝和时任首辅严嵩的重视。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张居正告病还乡,他读书游历,对民生有了更深入的体察。几年后,张居正重新步入政治中枢。隆庆二年(1568年)他再次上呈《陈六事疏》,阐述自己的改革观点和政治主张。《陈六事疏》是在《论时政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是张居正改革的基本纲领。万历元年(1573年),时为首辅的张居正开始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

【解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赢得青年才能赢得科学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青年时期是科技工作者最具创新力的黄金时段。青年科研人员求知欲饱满,探索兴趣旺盛,接受新知识快,面对科技发展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更容易走在科学前沿。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许多推动科技进步的颠覆性、革命性重大理论突破与技术发明多源自青年人。据统计,科技工作者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事获奖研究时的平均年龄为38.7岁。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就要不拘一格发现并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植人才成长沃土,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我国科研队伍长江后浪推前浪,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挑起科研大梁。“嫦娥”奔月、“蛟龙”探海、“北斗”组网、“天问”探火……每一个重大创新成果,每一次重要科研突破,向世界前沿尖端科技迈进的每一步,无不活跃着生龙活虎的青春身影。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呼唤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才勇于担当、奋发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