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奔赴基层 基层焕发生机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要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就需要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的优秀人才奔赴基层。然而,当前基层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滞后,导致工作连续性深受影响,成为制约基层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当前人才工作中的难点。要扭转这一困境,就必须引导人才到基层,用“心”留住人才,留住人才的“心”才是重中之重。
引导人才到基层,能够促进人才大有可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基层舞台大、天地宽、机会多,是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悄然逃离北上广,逃离钢筋水泥的丛林,逃离种种“大城市病”。据调查数据显示,高达70%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基层工作生活的积极状态,或希望能够下基层有一番作为。可见,基层是人才干事创业的肥沃土壤,是人才如鱼得水、一展才华的大舞台,投身基层建设,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更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在基层中摸爬滚打从而磨练作风、提高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引导人才到基层,能够开辟就业创业蓝海。许多人才也带着乡愁回归基层,在基层这块“白色画板”上,挥洒属于他们的色彩。从三十而立的专科毕业生退出繁华之都,返乡就业,为家乡人民带回了畜牧养殖的古老手艺;到80后创业者离开北京,返乡贡献才智,用自己的创业实干,带动了基层创业,提供就业岗位,为家乡创收致富……基层正孕育着无尽的机会和财富,国家出台向基层倾斜的利好政策,为基层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基层的回归者和坚守着随处可见,共同为家乡的画卷添笔加墨,绘出就业创业蓝海。
引导人才到基层,能够尝试探路现代治理。“治大国若烹小鲜”,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这句话,赋予了传统文化中治国智慧以新的时代内涵。由于当前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如基层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治理观念转变滞后,治理能力建设落后不足等。尤其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脱贫攻坚任务迫在眉睫,扶贫先扶志,不断深化“造血式扶贫”观念,为乡村带去新治理、新技术。因此,亟需改变这一困境,引导基层人才是关键之要。发挥新乡贤和干部力量,制定法村规民约,改善农村环境,创建与时俱进的现代治理方式,创建和谐、进步、科学的乡村新景象。
引导人才到基层,让人才大有可为,让农村开辟就业创业蓝海,让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基层人才是基层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排头兵,只有人才在基层挑大梁、唱主角、扛重担,基层也要“补元气”、“降虚火”、“治顽疾”,不断创新改革政策,优化成长成才环境,真正开创人才强基层、基层与人才新格局。
用太行精神凝聚民族奋进的磅礴力量
太行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写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重要时刻,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刻,大力弘扬太行精神,树立理想信念,践行初始使命,凝聚情感能量,应对新时代大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一、以太行精神为指引,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进之路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是我们下定决心完成既定使命的百年,是我们奠基立业的百年,是我们创造辉煌、开拓未来的百年。在一百年的非凡斗争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坚持不懈,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建设和壮大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太行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一个鲜明而具体的“坐标”,是伟大政党百年苦难光辉历程的深刻诠释,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二、以太行精神为指导实践党的最初使命
总书记在“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最初意图和使命是党的性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我们党永远坚持下去。我们党决心前进。”“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这一初心和使命,我们的党才能在极端困难中成长和发展,在绝境中脱颖而出,在逆境中坚决崛起。”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就是“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的生动书写,八路军与当地民众鱼水情深的故事感人至深。太行精神启示我们: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胜利之本;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三、以太行精神为引领凝聚应对大战大考的强大意志品质
巍巍太行,意志如磐。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地烙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斗争越是艰险,就越需要情感能量,其所彰显的精神也就越伟大。每一次大战大考,人民的家国情怀、坚强的意志品质、勇于斗争的制胜意识就愈发浓烈。因此,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厚植家国情怀,选树时代标杆,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以文化之力 铸强国之路
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再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愤,我国有悠久灿烂的丰富文化可供汲取,反观当下,快餐文化等冲击之下导致日益丧失文化自信及文化创造力。故此亟需加强保护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做到文化古为今用、融合发展、与时俱进,实现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历久弥新。
文化复兴需要“坚韧不拔,水滴石穿”的勤勉保护。对于乡村振兴来说,保留传统民俗风情和民居遗迹,能够丰富村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实现崇德向善的乡风文明塑造,望得见山,看得到水,留得住乡村,正如安徽黟县政府身体力行,复活古民居升级为客栈、民宿,兼顾文化与经济效益,谱出一曲古韵悠长的致富新章。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汲取传统文化当中的美与智慧,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灵感,打造自身特色,塑造企业文化,实现转型升级。对于人民生活需求来说,不同民族、地域的风土人情,带来丰富感受形式、满足不同情感需求、甚至创造新型消费,而当下,当前传统工艺因缺乏政府重视,空喊口号,面临传承无人、日薄西山的窘境;部分乡村因人口向城市流动,流失淳朴乡风,导致不良风气盛行,国人“乡愁”无处安置。亟需社会各界提高重视,以勤为径,认真耕耘,避免文化将断流改道。
文化复兴需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新精神。“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云南白药推出高端牙膏,延伸产业链,挖掘品牌内涵,实现创收盈利;安徽黟县在保护中创新利用,进行土地产权流转改革,打通社会资本参与通道,实现旅游转型升级;《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综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借用现代化科技、利用说唱、rap等形式“复活”文物,掀起“文物热”……无论是老字号复兴、亦或是古民居焕新,还是综艺的原创用心,都体现着对于中华瑰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未来,除了国家不断完善行业文化试新、创新制度,传统文化还需结合互联网+新业态,以及VR、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融合革新,助力文化在社会思潮激烈冲击的新时代静水深流,直抵远方。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从毛泽东提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到邓小平提出“一把手抓物质,一把手抓精神”,再到十八大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根本。文化作为民族复兴的根本和灵魂所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立足时代需求,与时俱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
通向农业现代化的金钥匙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高度重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收,破解农业发展困境。然而,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问题十分突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已迫在眉睫。因此,推行“互联网+农业”模式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尤为重要。
推行“互联网+农业”为农业提质增收保驾护航。中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绕不过的关口。因此,像“高州荔枝”等典型代表村庄,通过建立农村电商,农业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既提高农业生产又提升经营速率,既让农民腰包富起来又让农民笑容多起来,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贯彻落实“互联网+农业”模式是增加人居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保障。
推行“互联网+农业”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目前我国农产品存在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偏高、效率较低、产品的新鲜度不够等问题。而如何解决它们便成了新时代构建农业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课题。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以“互联网+”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正是对这一课题交出的满意答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推动现代化中国的前进。
推行“互联网+农业”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凝心聚力。中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如何提升国家竞争力就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重要环节。当下,我国农业仍存在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等问题。而“互联网+”将全面改造传统农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经营模式,组织形态与产业生态,是自绿色革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实现赶超发展的重大机遇,是提升农业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保障。
农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对于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发展存在一定差距,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而“互联网+农业”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的对接,更是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未来技术和美好生活正在逐步实现。而科学技术的井喷式发展又让更多的新技术概念和产品业态落地生根,快速迭代。其中最耀眼的技术明星,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三年前人工智能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新纪元。如今,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和应用已经紧密同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极大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但随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如何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处理好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一项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首先需要为人类社会服务,创造价值,否则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工智能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技术积累已经日趋完善和成熟,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的大数据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更加精准的消息推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智能语言识别技术,大大减少了文字处理的工作量,基于人工智能打造的人脸识别技术,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安全。人工智能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深深绑在了一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更加美好。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在改善我们生活品质的同时 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问题。2020年,“Deepface”技术风靡一时,通过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随意改变照片、视频乃至电视直播中人物的面部特征甚至直播“换脸” ,再辅之以智能语音技术,你可以替换每个人物的形象与声音。且技术门槛几乎为零,即便一个毫无技术背景的人也可在极短时间内掌握。“Deepface”技术对视频真实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不法分子甚至已经通过该技术制作假视频骗取钱财。人工智能技术被用来危害社会的例子值得我们警醒,也提醒着我们要看到技术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处理好技术与人类的关系。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我们既无需过度吹捧其优越性,也不用过度担忧其负面的影响。“扬长避短”,用理性的思维去面对即可,对人类社会有利的,我们应当积极开发,而有潜在风险的,我们应当加强监管,规避其中的不利因素,努力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任何一项技术的运用,都掌握在人类手中,只有我们正确处理好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坚持技术应服务人类的原则,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积极消极影响,那么技术才不会“奴役”人类,才能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