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中体味快乐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为自身梦想、为社会发展、为国家繁荣不断忙碌着,同时也在忙碌中收获成就的喜悦【好现象的描述】。反观当下,忙然又茫然却是部分青年人的常态。这种忙碌之下反映出的是其缺少目标,缺乏动力【转折式】。所以,忙碌的同时,要有思考,要创新务实,要怀揣梦想【表明观点】,这样的忙碌才能让我们体味快乐。
用心思考地劳碌能快乐。思考力是万力之源,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孔子的“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阐述了思考的重要性。一个人能否创造社会价值,取决于忙碌的状态下是否有思考与反思。当下,部分上班族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工作、下班吃饭聚会,每个人似乎都为了生活而忙碌着,但却碌碌无为。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屠呦呦发明青蒿素……【举例子】功成者皆以思考为浆,用思考带动行动,用行动浇灌。可见,只有加强思考的工作、学习、生活,才能明确目标,找清方向。【总结分析案例】所以,将深入思考作为习惯融入进劳碌中,才能让我们的劳碌变得硕果累累。【总结观点】
创新实干地劳碌才快乐。创新是求新求变,是与时俱进。我们忙碌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可以让我们思维开阔,更让我们思维敏捷,从而收获忙碌中的快乐。诺基亚公司,固步自封,缺少创新,在忙忙碌碌的公司发展中忽视创新的这一核心要义,最终收获的是悲哀。而华为公司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抓住机遇,求新求变,使得公司发展稳步前行,收获忙碌之后丰硕的成果。【举例子】这告诉我们,在劳碌中加强创新,才能收获快乐。于我们自身而言,工作中在繁忙之时也要创新工作方式,脚踏实地,才能让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以迅猛。【总结分析例子】在劳碌的生活中需要秉持一种创新实干的动力,方能让劳碌变得快乐。【总结观点】
肩负梦想地劳碌更快乐。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总书记强调:我们之所以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就是因为心怀梦想、奋力追梦,让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稳健前行。【引言】可以说,怀揣梦想的劳碌才能坚定目标,才能让忙碌中收获快乐。然而在现今中国,青年人在丧文化中逃避自我,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凡此种种严重侵蚀青年人的心灵、国家的稳定以及民族的永续。【问题分析】只有让守望梦想的劳碌变为一种习惯,让梦想交织劳碌中加进激情,才能用梦想指引工作生活成就快乐。【总结观点】
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引言式的结尾】。这也就要求我们忙碌起来。前进的道路不可能全是坦途,唯有在劳碌中用心思考,才能提升本事;在劳碌中创新实干,才能成就佳绩;在劳碌中肩负梦想,才能坚定信念【排比】。才能让中国发展的壮阔画卷再开新局,走好新时代的新征程。【升华主题】
《让市场为科技落地提供土壤》
在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减少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由此“光伏+”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不论是光伏,还是其他行业,如果科技成果不能落地转化,只是实验室中的华丽数据。“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技创新成果只有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要,解决市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科技的无穷之力。
面向市场,科技迸发便民效益。总书记曾经提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来源于人的需求,而一项科技成果的最终归宿是解决人的需求,因此只有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落地转化才能真实实现其使用价值。荷兰修建的太阳能公路,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以供路灯路标使用;其北部的布拉班特省则利用太阳能供电的LED聚光漆车道让夜间骑行变得安全;英国的太阳能充电站现身服务区,让长途旅行不再是梦,咫尺天涯就在脚下。当科技服务与民生,应用于市场,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时,它的魅力才逐渐展现于人们眼前;也只有推动科技于提升民生福祉,才能发挥科技之力。
面向市场,科技促进绿色发展。基于“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大领域齐头并进的重要一环,被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促进绿色发展是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议题。然而,不论是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是绿色经济的发展,仅靠有限的人力难以促成,还需借助科技的力量。我国的采煤区借助水面光伏电站这种新型利用方式,将光伏水电站与采煤区水面的综合治理相结合,探索出光林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了当地的生态治理。当科技面向市场,进入到生态环境改善领域,必将对我国的绿色发展带来全新的绿色气息。
面向市场,科技推动农业转型。作为中国发展之基的农业,近千年来,不仅依靠这片黄土地养活了14亿人口,让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还将粮食进行出口,养活了世界各国的人民,这样高产成就的取得,除了中国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奋斗研发,也离不开科技成果转化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现如今,现代农业、高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新型农业模式逐渐出现,为农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创造了巨大的农业科技市场。从育种,到种植,到防病虫害,到产收,再到销售,科技的赋能让农业发展更为智慧、快捷和高效,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
如今,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迈进新征程,科技对于社会发展的加持如影随形,不可忽视,已经成为经济之基,民生之福。科技不能被禁锢在实验室,而应该面向市场,只有真正造福于民,方能真正发挥科技之用。
《互联互通,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连接欧亚大陆的古代丝绸之路,到打通中欧非交流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再到连接南北东西全方位的中国大运河,互联互通增进了各国各民族经济、文化、情感上的交流,将人类的命运交融在一起,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而以“互通有无、合作共享”的商路精神,更是将小小的地球村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互通互联,共享经济繁荣。中国大运河与各大水系交互,串联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更是将两条丝绸之路连接在一起的黄金水道,它实现了广大土地范围内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带动了沿岸产业的发展,为贫瘠的土地带来富饶,为城市的崛起提供条件。无论是唐代繁荣的都城长安,还是全国南北物资交流济宁,亦或是全国最富庶的杭州,均因互联互通而生,因互联互通而兴。放眼世界,互通互联促进了贸易的往来,加速了商品、服务的流通交换。各国人民各取所需,区域协作共享,国际合作深入推进,为经济发展添赋新机遇。
互通互联,增进文化交流。互联互通为区域带来兴盛与繁荣的同时,更促进了东西文化、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使各地各区域的文化相互碰撞,产生多样性的火花。杭州诗人小舒发起首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将各国各地区200多位不同诗人的文化汇成一条千姿百态且包容开放的文化之河;古村落保存着独有的城乡历史文化聚落,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它在保证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同时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大运河的互通互联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文化之美。互联互通削弱了地域地区间的不平衡,弱化了文化冲突,让文化与文化相互影响、兼容并蓄。
互通互联,拉近人心距离。在南北交融、东西交汇的过程中,互通互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拉近了人与人的情感距离。以“互联有无、合作共享”为内核的商路精神,向世界传达了交好合作的意愿,满足了人们共享资源的美好期待,拆除了地域间的藩篱,其包容情怀更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最早向世界分享抗疫的成果与资源,将中国的爱心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资源的运输、人员的调配、信息的传递无一不依赖于互联互通,互联互通让人们紧紧相拥在一起,共渡难关。
互联互通点燃了经济的繁荣,疏通了文化交流的隔阂与障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互联互通提供了深厚的经济、人文、情感基础,为最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从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到孔子学院走出国门,遍布世界;从西方人畏惧神秘的东方力量到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展现中国形象。中国为世界文化的交流贡献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世界文明发展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然而,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还没有完全被世人所认识,所接受。可见,推动文化交流,实现文明互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更多尝试。
建设职业化队伍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有力抓手。纵观歌德学院的光辉历程,不难发现,歌德学院享誉全球,得益于它一直致力于培养专业的德语教师和德国文化传播者,并孜孜不倦向外输出语言和文化。文化使者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是两国文化互通往来的媒介,是实现文化交流互鉴的有效途径。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乏优秀的文化使者,玄奘西行,带来了天竺的佛教文化,鉴真东渡传播了唐朝文化。而今天,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缺少职业化的队伍,只能选派志愿者到国外教学,非专职人员,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并不利于文化传播的长远发展。可见,完善文化传播使者的培养与选派机制,有利于长远规划文化交流的进程。
重视本国文化建设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此前,一些地方一度忽视传统文化教育,以至于出现“文化荒漠”,年轻人热衷过洋节,却不知端午节、端午节的涵义;青少年喜欢“欧巴”、“忙内”等泊来用语,缺不知道如何用汉字表情达意。当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时,又谈何与世界交流文化呢?当我们都不具备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缺失了文化精神,我们又怎么能够在与世界各国文化对话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的风采呢?应对这些问题,政府与社会各界要合力发展,不仅要加大本国文化教育的投入,也要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熏陶,更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本国文化建设环境。只要文化的“里子”扎实了,文化的“面子”才会容光焕发。
注重文化价值观输出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文化仅仅是走出去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走进世界各国民众的的日常生活。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但是《功夫熊猫》缺让好莱坞商人赚得盆满钵满,更是在华人市场出尽风头。究其原因是美国影视剧很擅长注入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对观众进行潜移默化,利用文化手段展示本国的文化、宣传本国文化,展示带有本国文化色彩的精神,从而提高和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可见,要置身于国际文化交流中,要主动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消除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壁垒,让世界零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亲切、友善,才能让中国文化真正扎根世界土壤。
“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切;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文化交流是心灵的交流,是情感的碰撞。推动文化交流,既要重视本国文化的建设,培养更多专业的文化传播使者,也要主动将文化与价值观融入交流中,这样才能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行稳致远。
《打造城乡文明协奏曲》
事物的发展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划分,不是囫囵吞枣的不求甚解,更不是简单潦草的一刀切……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城市的发展为乡村提供物质安全保障,乡村的文明则进一步滋养城市的文化内涵。而今,城市在扩张的同时带来的是乡土资源的丧失、文化遗存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在发展城市文明的同时使我们的乡村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事实上,坚持城乡文明“两条腿”并行,互补发展,协同共进,才是打造城乡文明协奏曲的应有之义。
以城市文明的发展为乡村文明提供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人口的集聚,城市文明的发展。城市有高精尖的科技人才,有高效的社会生产,有明确的社会分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资源……城市发展的每一天既是城市文明高歌猛进的每一天,也是城市帮助乡村成长、开拓、发展的每一天。城市文明的发展为乡村带来先进的电商物流平台建设,带来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优质的知识教育体系,以及自由平等的政治参与意识。使得乡村生活更加富裕、产业多元兴旺、生态环境优化、治理规范高效、乡风淳朴和谐。我们可以看到,城乡文明协奏曲正在演绎中。
以乡村文明的塑造为城市文明提供灵魂归依。乡村有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有宝贵的乡土旅游资源,有淳朴的乡土文化气息。乡村以其特有的美,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对他的吟咏,无论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无论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无论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不透露着人们对乡村的喜爱。身处钢筋混泥土之间的我们需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熏陶;需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欣赏乡村的美;也需要在城市的喧嚣与嘈杂过后收获心灵的平静与宁静。而乡村文明恰以其温馨和柔情,向我们传达出欢迎和包容。选择投奔乡村,让我们无处安放的心有了灵魂的归依,让我们不再浸染于城市的物欲与灯红酒绿之间,我们需要去保护乡村,塑造乡村文明,让城乡文明协调互补。
坚持城市文明的发展与乡村文明的塑造的协调。理想生活是城乡之间自由游走。今天在城市文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避免将城乡一体化等同于城乡“一样化”的思维误区,严防乡村产业的凋敝,人才流失以及生态恶化。更不能将城市文明凌驾于乡村文明之上。我们要坚持宜城则城,宜乡则乡的理念。统筹城乡的发展,体现地方特色,做好产业支撑,保证公共服务,守住心底深处最美的家园,让乡村文化去弥补我们在城市生活中过分重视物质资源而失去的精神资源。让农村和城市一样美丽,奏响城乡文明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