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
“假设”有妙招,答案“跑不掉”
行测朴素逻辑当中有这么一类问题,有几个人说了几句话,告诉你有几句是真话,明明给出了条件,但是却好像又没办法直接得到什么信息。面对这种同样作为真假话问题,各句话中却并不包含明显矛盾关系的题目,我们该怎么办呢?可能很多同学会想到,没有什么确定性信息的时候需要用到假设法。但是到底从哪里入手进行假设,才能让假设更省事?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假设法”从哪里入手会更快解决问题。
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在真假话题目里有一类这样的题目,题干会出现一个特殊的身份,已知有这个身份的人讲的是实话,需要推断对应信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样的题目应该如何解决。
例: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 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 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 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解析】本题没有直接给出对应关系,需要用到假设法,但是从哪里入手,就要考虑到突破口的选择,这时候我们要清楚,确定性的信息是可以作为突破口的。在题干给出的所有条件当中,“丁说的是实话”这个条件是非常确定的,可以直接使用。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看看丁说到的这个“开红色车”的特殊身份怎么帮助我们完成解题。既然丁提到的说实话的人开红色车,那我们就可以先去找一找有没有提到与红车有关的信息,由此我们可以定位到乙,他说“丙的车是红色的”,这时从乙开始假设就会比较简单。
假设乙说的是实话,则乙本人应该开红车,他又说丙开红车,根据丁的说法,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说明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乙说的是假话。我们就能够得到:乙不开红车,丙也不开红车,甲乙丙三个人中又有一个人开红车,那这个人就只能是甲了。再次结合丁的话,可以知道甲在说真话,乙和丙在说假话,结合他们各自的判断,我们又可以推知,乙的车不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进一步推理,乙的车不是红色的,不是白色的,也不是蓝色的,那只能是银色的,最后丙的车只能是白色的。
综上所述,四个人车的颜色分别是:甲车红色,乙车银色,丙车白色,丁车是蓝色,对照选项,正确答案为C选项。
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也推荐大家在选择方法的同时不忘找突破口,不忘确定性信息的重要性,找到与特殊身份有关的话,揭开它的真面目。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脑筋急转弯”
在行测题目中,有一种招人烦但又必须掌握的题型,大家在认知题目后觉得像是在玩“脑筋急转弯”。其实,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很简单。通过一道例题来一起应用一下吧。
【例】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
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
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
【解析】答案:C。由题干中“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可以知道如果有一个名次只被提到一次,那么该名次必然被猜对。由题干中五人的话可以看出第二名只被提到一次,因此小华第二。
故正确答案为C。
通过上述题目的应用,需要各位备考的同学注意,在这类题目中对题干信息的分析掌握是至关重要。在明确题干限定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限定要求寻找与之相关的信息,那么题目解答起来就会相对简单很多。
行测判断推理评价型题目中的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评价型题目是我们在做可能性推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小题型,对于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就是要从选项中找一个跟题干的论证结构,逻辑错误等最像的就可以了。但是同学们会发现,有时候在做评价型题目的时候会发现,如果题干是三段论,很多情况下有两个选项的推理结构和题干一模一样,这时候应该怎么排除呢?或者说我可能感觉题干有点问题,但是我说不清楚问题究竟出自哪里。其实这样的疑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没有分清楚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去识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例: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小明是人类,所以小明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对于这道题目我们能够很快写出推理结构:A是B,C是A,所以C是B。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推理结构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呢?对于题干中的第一个人类,其实指的是人类这个种群,因而是一个集合概念,而第二个人类,在这里特指的是小明这个人,是个非集合概念。所以这两个概念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如果做题的时候没有分清楚,就容易出错。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呢?
集合概念是指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但是组成它的个体不一定具有这种属性,比如说我们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对于其中的某个个体来说,只能来自其中一个地方,就不能说每个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而非集合概念是指集合体具有的属性,组成它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这个属性,比如说我们都是好孩子,意思是每个人都是好孩子。
了解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我们来看一道题目练习一下。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以下哪项的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的错误最为相似?
A.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
B.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不是人
C.干部应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应起带头作用
D.干部应为人民服务,我是干部,所以,我应为人民服务
解析:对于这道题,首先我们可以很快排除与题干不相符的B、C两个选项,然后发现A、D两个选项的推理形式是一样的,而题目说得很清楚,题干存在逻辑错误。观察题干,“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里面的人指的是人类这个整体,属于集合概念,并不代表每个人都有这个属性,而第二句话中的“人”在这里特指的是张某,是个非集合概念。再看选项,A中人是宇宙中最宝贵的指的是人这个整体,是集合概念,而后面我是人的这个人是非集合概念,与题干错误类型一致,本题选A。而D中的‘干部应该起带头作用’是指所有的干部都有这个属性,是非集合概念,后面的“我是干部”也是一个非集合概念,二者概念是一致的,所以这个推理是没有问题的。
谁真谁假,“矛盾”告诉你
在行测逻辑判断中有一种特别有趣的题型,就是真假话问题,题干描述一般都是给出几句话,告诉你这些话中有真有假,并且真假话的数量也是已知的,让我们通过题干已知条件去判断真假性,比如:
例:在决定孩子上什么课外班的问题上,四位老人发生争执。姥姥说:“学习钢琴比较好。”姥爷说:“如果学习视唱练耳,那么也应该学习钢琴。”奶奶说:“不应该学习钢琴,应该学习视唱练耳。”爷爷说:“不应该学习视唱练耳。”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是对的,那么可以推出:
A.不学钢琴,学习视唱练耳
B.既不学钢琴,也不学视唱练耳
C.学习钢琴,不学视唱练耳
D.既学钢琴,又学视唱练耳
在这个问题中就是给了四句话,其中一个真话,三个假话,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虽然知道这个真假的数量,并没有其他更多的信息告诉我们谁真谁假。此时很多考生就会想到通过假设其中某句话是真,从而再去判断其他条件。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但是在行测考试中时间有限,一个一个去假设时间肯定是不允许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快速解决这类问题呢?
核心方法
1.找矛盾,在逻辑关系中如果两个命题互为矛盾关系,那么必然一真一假。在这些话中只要存在矛盾关系,自然真话就只能存在于矛盾中。
2.绕开矛盾,但是我们知道真话只能出现在矛盾关系中,却不能立马确定矛盾关系中谁真谁假,因此我们需要绕开矛盾,去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性。
3.回到矛盾,根据已经确定真假性的命题所传递出的已知信息,回到矛盾关系中去判断矛盾中的真假性。
对于例题中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进一步解题。
【解析】题干中四句话分别为:姥姥:学钢琴;姥爷:学视唱练耳⟹学习钢琴;奶奶:不学习钢琴且学习视唱练耳;爷爷:不学习视唱练耳。根据方法:1找矛盾,姥爷和奶奶所说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2绕开矛盾,姥姥和爷爷一定说的是假话,那么姥姥的矛盾:不学钢琴;爷爷的矛盾:学视唱练耳一定为真话。从而得到确定的信息:不学钢琴且学视唱练耳。3回到矛盾:根据已经得出信息可以回到矛盾中判断出来奶奶说的是真话,则姥爷说的是假话,并且判断出选项为A。
小试牛刀
例: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是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乙说:我们四个都没有偷吃糖果;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丁说:我没有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解析】题干信息为:甲:有些是;乙:所有非;丙:非乙或非丁;丁:非丁。1,找矛盾:有些是和所有非互为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那么丙和丁也是必然一真一假。2,绕开矛盾,丙丁中必然一真一假,若丁为真,那么丙也一定为真,所以丁为假,丙为真,那么丁的矛盾一定为真,即是丁。3,回到矛盾:由是丁可以得出有人偷吃了糖果,所以甲为真,那么乙为假,即最后说真话的是甲和丙,选择A。
通过这两个例题大家会发现其实解决真假话问题,只要找到矛盾就能够很快解决,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进一步提升真假话问题的正确率与解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