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技巧:论证手段多样化 让文章更出彩
2021-07-26 06:24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技巧:论证手段多样化 让文章更出彩

常言道一篇好文章要按照“凤头、猪肚、豹尾”的方式呈现,这不仅告诉我们申论文章写作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大部分,更是告诉了我们,每个部分出彩的方法。开头要有亮点能吸引人,结尾要短而有力,而主体部分猪肚就是要内容丰富。不仅是素材的丰富也是论证手段的多样化,今天和大家来一起探讨学习多种论证手段。

例题“只要每一个人都像个人的样子,国家必然会像个国家的样子”,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我们先搭建文章的框架,也就是文章的总分论点,通过调动个人储备,可以写作的总分论点为:

总论点:只有个人经风雨、见世面、强筋骨,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共同追求的“厉害了我的国”

分论点:心怀爱国之情,以深切的爱回报祖国

立下为国之志,以崇高的理想守护祖国

践行报国之举,以踏实的行动建设祖国

开头部分我们引出话题,简单分析,呈现总论点即可,可以参考以下写法: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著名学耄、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将这句话发到微博上,之后便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人们讨论个体要从真实的自我出发,去关照世界,而每一个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自己”,将对世界的一个小小角落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当下只有个人经风雨、见世面、强筋骨,才能共同建设最好的中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呈现多种论证手法,我们就其中一个分论点“心怀爱国之情,以深切的爱回报祖国”来展开多种方式的论证。

道理论证:国家是人民生存栖息、种族繁衍之所,是人民生存发展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为我们提供遮风避雨、阻挡欺凌的庇佑。“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举例论证:放眼世界,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叙利亚,从巡航导弹炸成的废墟到推来推去无处安身的难民……桩桩件件事实证明着《吕氏春秋》的一句至理名言:“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正如网友们常说的:我们不是处在和平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国度。

排比道理论证:我们有跨越寒温带至热带、从太平洋沿岸至欧亚大陆中心的广袤国土,我们有具有主权和管辖权的辽阔海域,我们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由56个民族组成的勤劳勇敢智慧坚韧的人民,我们有无比丰富的沃土良田、草原大漠、江河湖泽、崇山峻岭、矿产资源,我们有世界文明中唯一的数千年连绵不断的文化传承和灿若群星的俊才人杰……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令我们无比骄傲、爱都爱不过来、不爱毫无道理的祖国。

除了以上列举的的论证方法,大家还可使用正反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各种方法,通过丰富论证手段,让我们的文章更加出彩。

最后,结尾部分进行总结升华即可,可以参考以下写法:

祖国许我以信心,我许祖国以未来。我们指望中国的,也正是指望我们自身的;我们希望中国如何,也在于我们拥有怎样的自我期许。只要每个人都像个人的样子,国家必然会像个国家的样子,每个人都应该怀揣希望,努力奋斗,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才能真正塑造国家最好之状貌!

 

习近平名言佳句积累之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对于城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1、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2、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3、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4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5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6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

 

2021省考申论写作名言积累之人才篇

【名言积累】

1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2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

3只有这亲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歌德

4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王安石

5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则进行创造。——舒曼

6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袁枚

7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梁佩兰

8人才难得又难知,就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周扬

9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刘向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杜甫

10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清)魏源

巧妙总结 让申论文章写作深入人心

如何积累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国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什么样的疾风骤雨没有遇到过,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没有经历过,狂风巨浪不能掀翻大海,风浪过后大海依旧在那儿,保持自己本来的节奏。在风雨中磨砺、在逆境中蓄势的中国经济,必定能积聚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奔向更加辽阔宽广的新天地。

【解析】这一段开头一句引用了苏轼的《定风波》。这句话意思是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行走。”后面开始将中国经济比作汪洋大海。大海中有什么?有惊涛骇浪、有狂风巨浪,文章作者就是把这些类比我们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这一段话可以被我们吸收借鉴用在谈“中国经济发展”类的文章中。同时,将中国经济的主题词去掉,在风雨中磨砺、在逆境中蓄势的......(中国力量、传统文化),必定能积聚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奔向更加辽阔宽广的新天地。---与此即可用于多个话题的结尾表达中。

2“一枝一叶总关情”,锲而不舍破解突出难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等民生“痛点”得到明显缓解,但与老百姓更高质量生活需求还有一定距离。这些难题的解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民生,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承诺了的就一定要兑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解析】这一段开头一句引用了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这句话意思是指“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州县官吏的感情。”这句话同学们可以积累一下,以后在写“民生”类话题时可加以引用。后面列举了社会民生领域的一些热点,例如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学习这些金词金句时记住我们是学习优美文章的行文结构和思路,切忌照搬照抄,例如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这些难题的解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在借鉴时完全可以写成“这些社会民生难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文章后面还提到“钉钉子精神”“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这个词是指我们干事创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民生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所以“钉钉子精神”这个金词可以积累一下。与此相类似的有: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可以用来举例论证。

分论点语句准确表达、精美简练

考生在书写中心句时可以尽量减少口语啰嗦的表达,选取简洁规范的表述,在句式上可以形成整体意识,让多个分论点的中心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1.从国情看,今天的中国由大向强,要求建强军队提供和平安定环境。

2.从世情看,今天的世界急剧变化,要求建强军队应对外部安全威胁。

3.从军情看,今天的军队变革转型,要求建强军队实现现代化目标。

整体来看,这组分论点的中心句,紧紧围绕总论点“强国必须强军”展开,在表述中用词用语规范简洁,无论是“由大向强、急剧变化、变革转型”等四字词语的使用,亦或是以“和平安定环境、外部安全威胁、现代化目标”等规范词的使用,都是可借鉴学习之处。更精彩之处在于,三个分论点的中心句句式结构、长度字数相似度极高,整体呈现在答题纸上便又多了几分视觉的美感。

【总结】

1引入主题

常用背景(根据主题确定):

(1)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我们面临稳定和谐的政治格局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们是阅卷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经济:如今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面临......压力。

成为第二大经济实体、当之无愧的头号经济强国。........

正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之下……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如火如荼……

(3)文化:坚定四个自信(文化、道路、理论、制度)

自觉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人心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中国显著政治优势、文化优势之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

(4)社会:我国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基层矛盾日益加剧........

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当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5)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对于考生而言,分论点的论证不能仅仅停留于“凑够字数”,而是要通过优化中心句体现个人亮点,吸人阅卷人的眼球,同时要通过优化中心句体现个人亮点,吸人阅卷人的眼球,同时要强化论证表达,让分论点论证更规范、更畅达、更精美,这就需要考生在实际应用时,掌握论证的技巧写法,并在此基础上多积累、多练习。

 

 

申论写作技巧:破解分论点论证不充分问题

作文写作始终是各位考生的难点之所在。许多考生经常询问,如何寻找论点,如何找不偏,字数那么多,如何凑够呢?.....诸如此类问题,不绝于耳。其中,频率最高的便是“论证过程中,能说些点儿,但说不多”,今天,就该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们以分论点论证方法中的原因分析法为例。首先,明确思维框架。概括现状+分析(原因)+总结/对策。其次,明确现状描述的取向,是趋向问题、还是成就,此问题、成就代指为论点。再者,明确结构重点在现状与分析部分的描述,现状来源即可选择材料内(概括、转述),也可以来自于材料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材料内的内容,建议将其进行适当的概括和整合以及同义转述。然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分析环节,解决如何分析内容过少的问题。面对现状的分析,要迅速的明确其利益相关方以及常见的层面链接。例如:常见的主体:个人、企业、职能部门、群众等;诸多的社会问题或者社会成就均与不同的层面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包括思想意识、监管、技术、政策、制度、监督、资金、人才等方面。比如,现状为大学生就业难(找不着、找不好)问题。剖析原因就可以从涉及主体,也就是利益相关方进行思考。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能力定位,不健康择业观,专业素质低,缺乏明确职业规划,心理素质差;学校违背教学规律,盲目扩招,随意设置专业,缺乏科学人才培养计划导致生源质量差;就业指导形同虚设,形式主义盛行;社会资源匮乏;缺乏就业资源嫁接平台。企业过高的招聘门槛(学历),性别歧视,群体歧视,地域歧视;供需矛盾突出。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不完善,补贴力度不足,优惠政策落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滞后,未营造良序的就业市场等

接下来就一个分论点进行验证。加强食品安全 重在监管力度。其中食品安全为文章主题,监管为角度。首先确定论证公式。借用引言式。公式为:引言+概括问题+分析原因/影响+总论点。如下:

“变则通,通则久”,构建食品安全的市场环境中,存在众多问题,体现诸多领域。从健康层面来看,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群众的需求更具张力,群众的消费理念从“吃得饱”到如今的“吃的好、好的绿色/健康”,但当下,食品市场供给无法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于食品供给而言,食品工业添加剂已经成为行业未公开的秘密;食品生产环节、流程管控不到位,环境恶劣;食物品质无法得到保障;食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层出不穷。之所以问题叠出,在于部分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利欲熏心,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违背了诚信经营理念,丧失社会责任感,缺失了企业良知。群众缺乏维权意识,缺乏维权途径、能力;维权成本过高。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未经检测失真报道,引导消费的趋势、潮流,未发挥正向引导的作用;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不健全,治标不治本;监管重点不突出,重视事后监管,忽视事前监管;市场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方式略显单一,违规违法的惩处力度低,违法成本低;监督通道不畅;监管技术应用缺失。于消费者而言,侵犯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危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引发了恶劣社会反响,诱发极端的群体事件;于企业而言,破坏了企业形象,降低市场竞争力,阻碍行业的良好发展,引发了消费恐慌导致企业产品过剩滞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于职能部门而言,降低政府公信力,阻碍了建设服务型政府步伐,破坏政府形象,不利于良好群众关系的建立,增加了制度、政策落实的阻力。所以,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的体系,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共举,群众积极参与、企业诚信经营、政府加强监管,方可契合社会发展潮流趋势,亦可引导健康的消费市场的健康。

通过不同利益主体的思考,明确分析方向,结合实际应用,才能更好的呈现饱满的文章。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