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技巧:用好例证法
一、例证法的定义
简单来说,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观点的方法。就是当你阐述一个自己的观点,就需要我们举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比如:观点是乐于助人,可举例子:近代雷锋,现代感动中国人物徐虎;观点是廉洁自律方能为好官,可举例子古有包拯,今有任长霞、廖俊波。例子在文章写作中能体现论证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让文章丰富生动,彰显文学底蕴。
二、例证法的方法
(一)列举例子
1. 单一例子论证:举一个例子进行论证,例子阐释可以根据(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五要素进行展现。例子: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徐虎秉承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理念,十几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居民排忧解难,被称为“新时代的活雷锋”,他以平凡的工作折射出耀眼的时代光芒,他以一颗金子般的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和社会的认可。
2.多个例子论证:举一个例子进行论证。例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乃快乐之本。当今社会,我们不仅看到了刘女士,我们还看到将助人为乐的种子洒向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新时代雷锋传人郭明义;为救坠楼儿童挺身而出而负重伤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节衣缩食,数十年如一日资助众多儿童上学的高龄五保户刘盛兰…
(二)分析例子
1.因果分析法句式:......之所以......是因为......例如:列举事例:目前我国的公益事业面临捐助者的心理难以得到很好满足的尴尬,小韩和小张为此设立路人甲公司,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使捐赠人、商业机构和受助者形成良好的公益价值闭环,互惠共赢。分析事例:小韩和小张之所以能在创业中创造出巨大的社会公益价值,是因为他们的创业源于解决社会问题的梦想。
2.假设反推法句式:......倘若/如果/假设......就不会/有何至于......例如:列举事例:在S市大火中,由于城市规划不科学,楼间距过窄,楼层过高,致使火灾发生后,救援工作难以开展,加大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令人扼腕!简要分析:倘若规划部门在建设之前规划之初能够具有忧患意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意识到规划布局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申论文章不会写怎么办?如何写出精彩文章
好的立意,是成功的一半
一篇议论文,关键就在于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古人说得“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好的文章是想出来的,动笔之前梳理清楚题干和材料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总论点,那怎么梳理和提炼自己的观点呢?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题干点睛法
简单来说,这一方法就是通过题干去确定文章的立意——也即确定文章的总分论点。此方法适用于较长的题干,对短题干一般不适用。如2018年国考副省作文的题干是“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科学、艺术、古文化三者对想象力来说,是其源泉”,题干缩句即可构成总论点,围绕“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分别展开即可形成三个分论点。
2. 材料致胜法
材料致胜,就是通过读材料来确定立意。但材料一般篇幅较长,因此阅读需要讲求一定方法:要先仔细阅读题干出处段所在材料,其次阅读未使用过的材料,最后略读阅读前面小题的已用过的材料,从中找出跟主题相关涵义、对策和意义,可以作为文章的论点。
勤能补拙——成功的另一半
文无定法。在立意确定后,具体写作部分可以较为灵活,在能论证清楚的前提下,写作时的结构和语言可以适当灵活。在此简单介绍各部分的写作出彩技巧,如在写标题时想写得出彩些,可以用上比喻,对仗等修辞方式去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考场上时间有限,不能因为要优化而花费大量时间,否则便可能得不偿失。而对于开头来说,关键便是提出自己的总论点,可以按照“问题或成绩+分析+总论点”的方法进行书写,如想出彩可以加入名言或引用排比句式;论证部分建议最好能例证和理证相结合,可以以“分论点+例子+分析+回扣”的方式进行,但注意重在说理充分,无需过多描述案例。而结尾则要简单些,按总结分论点+升华的方式操作即可,出彩点则在于能够切题的升华到国家大政方针。
以上只是申论文章出彩的一些简单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解决不会写、不出彩的问题。但需要特别提醒一句,要想写出一篇出彩的文章仅有技巧是不够的,大家一定对写作技巧多加运用,同时做好日常积累,以勤能补拙的心态,勤于练习、勤于修改,才能逐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2021省考申论提升成绩的四个技巧
一、审题清晰法:结合题目看材料
题目是做题的指引,只有清晰的读懂题干要求,这样才能真正按照出题人的意图进行作答,而且这样做一来可以有效节约阅读时间,还能更准确地找到要点。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读完一则材料,大脑不会空留一片苍白,能够清晰界定每则材料都是用来干什么的。二来,申论中有些材料是为考生设置的陷阱,如果不先读题目,很容易被材料误导。
二、材料深读法:掌控采分要点
我们常说申论的分值是采点给分,一般而言,10分的题目采分点在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采分点在5~10个左右,但也不排除10个以上的可能,大多数考生分数不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前面几道题目回答不够全面,因此,提高踩点意识,合理预算采分点,就不怕得不到高分了。
三、要点呈现法:抓住答案结构
由于申论的命题和阅卷特点,考生在回答申论的各种题型时,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充分重视答题结构。
结构,即采分点之间的组合和排列方式,申论的答案要点之间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一般而言,申论作答包括三种常用结构:并列结构、总分(总分总)结构和顺序结构。
如果提炼出的要点之间是平行的,用并列结构即可,表述方式为一是……二是……;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等。
而总分(总分总)结构,主要适用于要点之间分属于不同层次。表述形式一般为一句话总括,表明作答的整体方向,然后分各个部分分别具体阐述。如以下答案结构:“从整合的目的看……;从整合的政策看……;从整合的效果看……。因此说,……”。
顺序结构包括: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原因-经过-结果”;按照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等。
四、立意深远法:寻找文章高度
王国维先生曾说:“千古文章意最高”,而这个意即文章的立意。“寻找文章高度”就意味着立意要高远,凡事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必须进入到问题的深层。什么事情都要想一下是否可以上升到一定的政策理念的高度。以农民工现象为例,我们应当透过农民工现象看到什么?比如透过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社会保障力度不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等具体现象,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城乡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再比如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问题,应该看到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政绩观问题和发展观的问题,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量,应该是追求质和全面的发展。
当然,这只是申论做题的技巧的书面呈现,而想要得高分,不仅仅是技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技巧的熟练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申论备考:作文分论点如何优化能吸引阅卷老师眼球
一、分论点优化事关作文立意的准确性
要想写好一篇作文,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不能跑题。如果作文“南辕北辙”了,即使语言再优美、结构再匀称、论证方法再丰富,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作文的立意是作文的核心与灵魂,而分论点的优化往往能够深刻的反映作文立意的准确性与深刻性。
二、分论点的优化事关论证的“第一印象”
分论点往往处于作文主体部分段落,分为若干,可以围绕总论点从若干不同角度展开。在写作过程中,往往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来进行论证,如“互联网+传统银行,为方便居民生活添砖加瓦。互联网+传统银行的探索与实践,是金融改革‘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掌上银行‘一键缴费’,让居民足不出户实现快捷支付;手机银行‘无感停车’,为居民自主停车提供便捷渠道;微信公众号自助查询,让居民随时随地了解金融咨询……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传统银行只有借助互联网发展东风,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为民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在这里,“互联网+传统银行,为方便居民生活添砖加瓦。”即为分论点的优化,而后边的诸多内容都是围绕分论点展开的,用论据论证分论点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分论点的优化事关接下来论证的走向,是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
三、分论点如何进行优化
既然分论点优化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优化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在这里,给各位考生提供两条思路。第一,词语的优化。即通过一些高档词的使用,让分论点语言更有高度。在日常的文章写作中,常见的词语有很多,如“关键点、出发点、落脚点、切入点、着力点、风向标、方向盘、压舱石、定盘星……”第二,句式的优化。除了词语的优化,句式的优化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常见的句式往往写成“……有利于……”或“……要……”等,变化句式会让语言显得更为灵活生动,如可以写成“……因……而……”或“……让……多一些……,少一些……”等。例如,分论点常规表述是“传统银行与互联网融合要防范金融风险、要改变思维方式、要建设智慧银行”,优化后可以写成“改变思维方式,推动互联网+传统银行,让居民生活更加智能;建设智慧银行,推动互联网+传统银行,让实体经济更有前景;防范金融风险,推动互联网+传统银行,让银行业务更多创新。”
最后,想跟各位考生分享的是: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不是考查大家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作家、一位文学家,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话题的写作,传递给阅卷老师一定的思想,体现考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也即大纲中所说的“能够熟练运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好分论点的优化能够让作文更出彩,是大有可为的。
2021省考申论作文立意方法之题干点睛法
目前,很多参加公职考试的考生缺乏对申论的正确认识,觉得申论很难。尤其是申论作文,更是很多考生头疼的地方,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许多考生走上考场之前不知道怎样的文章才算是一篇好的能够得高分的申论作文,只能在考试时随心所欲地乱写一通,或者只是凭着自己的高考经验和感觉去写,这样都是有问题的。要想写好一篇申论作文,确定文章立意是首要任务,而且是重中之重。这直接关系着考生的分数在哪个档次上。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如何来确定文章的立意。
在近几年的国考和省考的申论考试当中,作文题目的常见考察形式是话题作文或结合一句话来写作文,其中结合一句话的考察方式更是出现频率更高。比如:
【例1】“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例2】“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
针对这种考情建议考生们运用题干点睛法。所谓题干点睛是指根据题干给出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总分论点,其中分析要着重分析内容关键词和逻辑关键词两类词语。比如【例2】这道题,我们很容易找出内容关键词为“好政策”“满足意愿”“滋养”“理性”“德性”。由此可以得到这篇文章要写好政策的意义,而好政策的意义由三个,既满足意愿、滋养理性、滋养德性。而接下来的逻辑关键词是“不仅仅”、“更是”、“乃至”。这是一组明显的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这就说明,这三个意义之间是递进的逻辑关系,更强调后者,所以我们这篇文章应该主要围绕好政策的三重价值去写,既满足意愿、滋养理性、滋养德性。而由逻辑关键词可以得出要侧重后两者。既好政策可以矫正公民过失,滋养理性;好政策更可以明了公民美德,涵养德性。
综上所述,申论作文在考试当中属于重要部分,分数比重很高,而文章立意更是重中之重。希望大家活用题干点睛法,找准正确的立意,写出一篇合格甚至优秀的申论文章!
申论文章写作这几点技巧须掌握
古语有云:“欲图其效,必尽其方。”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要想取得一个好成绩,就需要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只有“技巧到位”,才能够“事半功倍”。文章写作是申论考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在公务员考试备考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申论大作文,一定要掌握文章写作的各种技巧,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申论大作文的写作技巧:
一、立意要“准确”
1.技巧点拨:立意是确定文章总分论点的过程。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观点,也是构成议论文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中,论点可分为总分论点,总论点是文章的总观点,分论点则是对总论点的支撑。立意最基本的要求为“准确”,也就是文章观点要符合命题者的意图,要“不跑题”、“不偏题”。主要方法是题干点睛法,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充分分析题干,从题干中提炼出观点。具体为提炼关键词、判断逻辑关系、提炼总论点、提炼分论点。
2.方法展示:以试题为例,题干为“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其中,关键词为“静心”、“学水”、“智慧”、“情操”和“提高”;逻辑关系为“因果”,则总论点为“要静心学水,益智怡情”,分论点为“静心学水,能够提高智慧”和“静心学水,能够提高情操”。
二、论证要“有力”
1.技巧点拨:论证是指证明文章分论点的方法,也是议论文的核心要素之一。论证的基本要求为充实有效,要做到论证有力,有理有据。其中,“有理”也就是理证法,即讲道理;“有据”就是例证法,即摆事实。因此,对于论证来说,要在论证的过程中有效结合两种方法。简单的技巧是:分论点+案例描述+道理分析+回扣分论点。
2.方法展示:以试题为例。化人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分论点)起源于元代的南平巷,房屋排列错落有致。闲静的氛围, 清幽的古巷,熟悉的邻里,淳朴的古巷充斥着这片传统民居,而今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这份传承了千年的宁静就此被打破。灯红酒绿的商铺,陌生疏远的行人,穿梭不停的车辆让原本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变得手足无措。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面对不再熟悉的古巷,传统的文化气息已经被商业模式同质化,人们不得不选择离开…(案例描述)当前,城市盲目改造景色,却不想早已物非人非,忽视了人这一城市发展的根本,忘却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后变的空人空城。(道理分析)城市中的人们从有到无,是应引起反思,城市建设应注重人性理念,转变从有到无的局面。(回扣分论点)
三、语言要“优美”
1.技巧点拨:一篇文章要想出彩,就要做到语言优美。要彰显文化底蕴,适当引用名言警句、美词美句等,同时要有个性特色,要对语言进行加工,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其中,开头是一篇文章的开端,更要做到精心设计,先声夺人。具体的技巧为:引用名言+分析+点明观点。
2.方法展示:以试题为例。开头为:著名艺术家阎肃说:“时代需要人做什么事,努力把它做好,对自己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引言)听从时代的召唤,不仅能够让自己得到满足,更能让其他人能够受益,无形中就使他人分享了你的成功。(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听时代的招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对得起这个时代,进而寻求一种无我境界的自我完成,是应有的人生取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