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如何掌握答题技巧
面试社会现象题作答指导:黄金“30秒”快速破冰
各位考生,说起结构化面试当中的综合分析已屡见不鲜,尤其是社会现象类。不管是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还是遴选等考试中,社会现象类题目往往是独占鳌头。它的提问方式一般为:“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在这类型的题目中既然问的是我们的看法,想要紧紧抓住考官的眼球,破题表态处显得尤为重要。而考生们往往表态时往往会简单表达“好现象、值得肯定、辩证地看待……”等表态方式,这样的表态未免过于生硬和浅显,难以抓住考官的兴趣所在。下面,就从几个维度给大家进行讲解,告诉大家如何更好地抓住黄金“30”秒!
一、以情动人,润物细无声。
各位考生,面试答题中不仅仅需要内容的充实,也需要以情动人。往往考生们在有些题目在破题时会给题目很高的出发点,但是因为立意太大,收不回来。这就需要考生们结合自身感受,从身边出发以小见大,从而答出真情实感。
例如:“谈谈代经济的看法?”,谈及代经济我个人感受颇深,之前也有找人代取快递、代驾、代遛狗的经历,因为很多时候确实难以挤出时间去解决这些事情,而现在借助“代”服务我们不再事必躬亲,只需动动手指便可从繁琐的小事中解脱出来,减少了生活中的烦恼。
二、以点概面,抓实际明观点。
这个就是表态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主观判断,它表达了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态度和立场,考生们在这一块的表达往往会用好或者不好去表态,但大多数事件都没有这么单纯,只能简单地以好或者不好去评判,所以我们对于不同的事件要同不同的态度和立长。
例如:刚刚“代经济”这道题,代经济作为经济的新业态,给市场提供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人享受到了个性化的贴心服务,是我国经济实力整体增强的表现。面对新事物我们应该来持包容审慎的态度,给其创造宽松的成长空间,同时也不回避瑕疵,助其发展。
三、以理服人,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社会现象类题型中考官考察我们的目的是测查是否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看到现象背后反映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去揭露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例如:90后“闪辞”暴露出来的就是不成熟的就业观;代经济反映的是我们国家经济新业态的发展趋势;“陀螺”干部其背后体现的是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缺失等等。
面试指导:如何让情境模拟题回答得更精彩
在公职类面试中,情境模拟类题目是考官比较热衷考察的。这类题目通过设置与拟任岗位有很强匹配性的情境,让考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处理各种事务以及问题和矛盾的试题。这类题目通过逼真的工作生活情境,考察考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情绪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感知把握沟通对象的情绪能力(同理心)等。接下来结合具体的题目,为大家总结应对这类题目个性化的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助力大家在面试中回答这类题目时答出彩,赢得考官青睐。
下面结合具体题目“你们县组织优秀教师培训,原计划带领老师们去发达地区培训,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就集中组织老师们在学校封闭培训,有老师提议要去发达地区实地考察,看一看发到地区发展成果和变化,你作为带队老师,你怎么去沟通,请现场模拟。”
一、审问题,把握角色。
通过题目问法--现场模拟,考生一定要有意识的快速进行角色转换,明确自己在题目中作为带队老师,自己思考问题方式、称谓措辞、沟通的口吻,以及与考官对话的语调语气等方面与情景设置的带队老师身份相匹配。
二、把握自身角色,明确沟通目标。
此题题目面临的问题是受疫情影响,老师们在校封闭培训,但老师提议想去发到地区实地考察学习发展成果和变化。而作为带队老师,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在疫情期间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化的保证培训效果。所以,你的要在充分理解老师们需求的基础上,向老师们解释清楚不能出校去外地实地考察学习的具体原因、分析问题所在,如何寻找替代措施满足老师们需要,保证培训质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真正的理解并适当肯定沟通对象。
作为优秀教师,能力强资历深,对教学有更高的追求,对学习方式有思考这值得肯定。且去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成果和变化,确实可以让老师们感悟更好,领悟更透,从而能更好的教学,带好学生,这点可以理解。
四、分析问题,说服沟通对象。
作为带队老师的我同样很清楚去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学习的切实效果。但是特殊时期特殊方法也是必须的,这点需要让老师们明白。因此,我们可以从结合讲解疫情现状、严重程度让大家明白不能出去。如,虽处于后疫情时代,但局部疫情仍有发生,若是冒然外出进行实地考察体验,会增多人群交叉接触的机会,隐患较大。我们应积极的配合疫情防控措施,减少外出。同时,我们必须要向老师说明培训安排,让大家放心即使不出去,我们依旧可以保证培训效果。如,增加案例研讨和学习,优秀教师试讲等培训形式提升老师们,通过与发达地区教育部门沟通,争取发达地区优秀师资在线同步课堂直播、优秀课堂教学视频回放、在线培训等方式学,从而让老师们体验教学过程和技巧,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最后,提醒考生,对于这种情景感很强的题目,思考完以上几点后,要用符合题目给与的身份带队老师的口吻,入情入境的表达,眼神和考官充分交流,情感真挚流露,获取考官的青睐。
如何突破面试流畅答题的“堵点”问题
相信参加过结构化面试的考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面试作答不畅的问题。只是每个考生严重程度不一,因为每个考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方法不一。而流畅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考生的整体表现与得分,是考生在考官面试最直接最直观表现,其实考查的是一名考生的表达能力、知识素养、心理素质等。考生要解决流畅性问题,一定要根据自身原因针对性地解决。在此分享以下经验帮助各位考生突破“堵点”问题。
第一、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良好的表达习惯是思维与表达同步进行的,即边思考边答,而不是一些考生所认为的“思考好再答或想一点答一点”。这要求考生答题时的语速与思维反应的速度步调协同,思维不能过快,否则容易答题出现跳跃问题导致逻辑不清,表达不能过快,否则容易出现断片、卡顿问题。建议考生在平时多练习,可以通过如“演讲”、“讲故事”、“做报告”等之类解决自己思维与表达不同步问题。
第二、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要想流畅答好一道面试题,一定相关的知识积淀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中公教育在课程设置里积极为考生增加“高频考点”内容,帮助考生提升知识素养。有了相当量的知识积累,一方面可以提升考生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牵引或引用知识。因此,考生在每个面试备考前,积极将本单位本岗位常考查的重点知识记牢记全,以便在考考场应对自如。
第三、掌握表达技巧与方法
方法与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快更高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与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或现场思维反应不及的时候,更好体现答题的流畅性。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与经验,一般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如:举例子、同义转换、正反分析、对应面分析、程度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作答不畅的尴尬,甚至为自己的答题加分,表现更加自然与灵活。
当然,这里面最重要就是考生一定要审题,明确本题的考查目的与重点。任何试题的作答都不能背离题意。在明确作答的方向与重点外,接下来就可以自圆其说。
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如何打开自身的思维局限
近年来的公考面试,各位考生都要真诚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在考场上要能够体现出自己对题目的思考。但是,在各位同学的学习当中又往往会过分重视技巧的学习,让自己的思维被束缚、被限制,这就导致答题没有亮点缺乏个人特色。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就打开自身的思维,增强答题的灵活性,凸现个人的特色。
第一,明确面试本质,不走误区。
面试的本质是面对面交流,目标是要实现人岗匹配,在这个过程中是以人为本的。面试题目的作答肯定是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对于题目都有自己的理解,大家在面试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要迷信答案,面试作答在能够把握题目重点、作答大方向的基础之上,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因此,在面试备考之初就要能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技巧,而是为了思维的锻炼。
第二,增强知识积累,奠定基础。
要想打开思维,前提必然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不知道,肯定想不到。比如就“青年要将小我融入大我,要有远大的目标”谈谈你的理解。如果没有知识储备,对于“青年的地位、特点”以及“小我融入大我”这些关键信息,自己是什么都联想不到的。反之,如果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你可能会联想到“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小我融入大我就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国情怀”等等。由此可见,面试的备考当中一定要多关注一些官媒、多关注一些时政话题、多积累一些常考话题、多总结一些高频考点,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扎实,为打开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加强思维训练,突破桎梏。
面试当中需要的思维有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对比思维等。而这些思维的训练,功在平时,要通过多加训练,养成习惯,才能突破桎梏,熟练应用。比如辩证思维的训练,我们可以找一个话题“这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还是看才华的时代”,和小伙伴做一个小辩论,把这样的训练常态化,这样的话就能够在思维的碰撞当中让自己的辩证思维得到训练。再比如发散思维的训练,生活当中自己可以从简单的生活化的词语着手,“水”可以联想到什么?“环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等等。通过这样不间断的思考来让自己的思维被充分打开。到了后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在发散的同时结合相关知识,让自己思维更加有深度。
第四,结合题干信息,把握重点。
面试考场当中肯定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通过思维的训练会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的活跃,但是在考场当中一定要充分结合题干关键信息增强答题针对性。可以通过审题明确题干的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在答题的时候要合理布局,对于题干重点联想到的内容可以多一些阐述,其他的非重点只做辅助即可。
以上就是为各位备考的小伙伴分享的如何打开思维的方法,希望能够助力大家让思维更加活跃,从而在面试的考场当中让答题更加精彩。
面试备考:解决问题类题目如何高质量作答
各位小伙伴,在省考的面试环节,解决问题类的题目也是常考的题型之一。面对这类题,小伙伴们往往会出现能答出来但是答的不好,没有亮点的通病。为了帮助大家打造这类题目的答题亮点,今天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这类题目的作答技巧,相信一定会帮助到各位。
我们以2020河南省考的面试题目为例,题目内容为:某地必须进行异地搬迁,搬迁过后也实现了全面脱贫,政府需要对原有的住址进行拆除,进行退耕还林。但是现在有部分村民依旧回到老房子里进行生产生活,领导让你去解决,你作为工作人员,应该怎么去推进工作?
作答技巧点拨
首先,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原则。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破题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刻性,也可以充分展现考生的能力。就本题而,我们就可以这样明确处理的目标及原则为:异地搬迁之后,村民故土难舍想回来继续生产生活,可能会导致村民再次返贫,也不利于后续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作为工作人员,会立刻采取措施进行介入、通过有效沟通说服有关村民转变想法。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这是答题的关键,必须保证措施针对、可行、具体不空泛。就本题而言。我们先要调查核实,确定原因。这样处理问题才会有针对性。但是核实确定原因也要具体展开,比如可以表述为: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村民为何依旧想回到老房子里进行生产生活,是对于搬迁之后的生产生活不满意、不适应,还是只是单纯的故土难舍。其实也就是把调查的方式、对象、内容详细展开即可。之后再积极沟通,针对性解决。这里我们就可以结合不同情况展开。若是由于村民对搬迁之后的生产生活不适应不满意,则会进一步了解不适应不满意之处表现在哪里,同时承诺会在合规范围内进行调整和改善,帮助村民更好的适应搬迁后的生产生活;若是单纯由于故土难舍的原因,则会向村民们分析其中的利弊:劝说若仍留在原居住地则会受到当地资源和环境等条件限制,很难确保脱贫效果,甚至导致再次返贫;解读政府异地搬迁的整体举措,后续会对住址进行拆除,继续留在居住将成问题;解说退耕还林的意义,退耕还林可以更好的保护当地生态,造福子孙后代。这里我们就是通过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利弊,讲述政策等解决实际问题。沟通之后,为了巩固效果,我们还要做好政策解读,推进工作。具体可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重点村民上门走访等方式强化异地搬迁和退耕还林等政策的解读、包括整体规划、各阶段时间节点,赔偿问题等,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提升村民对异地搬迁和退耕还林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度,顺利推进后续工作。这里我们是对于可能通过一次劝说无法解决问题的村民进行重点沟通,其实就是体现了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也兼顾到了个别群众的诉求。
再次,我们还需要做好后续跟进,以确保效果。比如我们可以持续性的跟进和关注异地搬迁村民的后续生产生活状态,若有必要,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性活动来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如村民运动会、知识讲座、就业培训等。这里就是体现了考生对于问题的有长远的考虑,而不是仅限于解决当前问题。同时也体现了考生真正向群众之所想的宗旨意识,考虑到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最后,我们划出重点,想要高质量作答,大家首先要先明确目标及原则,作为简单的开篇破题。之后再根据具体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切记有效的解决措施比如有条理层层深入的展开,可以先调查分析原因,再根据原因针对性的给出措施,具体的措施要详细展开,且行之有效。答题的结尾可以做个针对性的总结预防,针对这道题的问题可以有大局意识,思考如何预防此类问题及如何帮助群众进一步提升幸福感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