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判断的例题分析,你值得拥有!
行测逻辑判断:方案到落实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削弱加强类题目当中有一类题型具备比较明显的特征,实践论证。题干一般会论述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某项措施,之后会要求我们对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选项能够说明措施不可行、不能达到目的就是在进行削弱,相反,能够说明措施可行、可以达到目的就是在进行加强。在此进行讲解。
比如下面这道题目:
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货车司机经常连续驾驶超过8个小时,因此交警在一些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置检查站点,检查货车司机的疲劳状态,以减少货车司机疲劳驾驶的情况。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够对交警的这一做法提出质疑的是:( )
A.人体的疲劳状态很难有一个确切的评价和对比指标
B.货车司机身体的疲劳状态不一定是他连续驾驶时间的反映
C.很多货车司机在被检查之前,并不知道会有这一检查的存在
D.一些货车司机会通过提前在服务站休息后再驾驶来应对交警的检查
【答案】A。【解析】我们可以从题干当中提取措施本身的目的以及具体手段,目的是减少货车司机疲劳驾驶的情况,措施是在一些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置检查站点,检查货车司机的疲劳状态。那么选项中谁能够对交警的做法提出质疑呢?
A项说明人体的疲劳状态很难有一个确切的评价和对比指标,如果没有办法进行评价,那就很难得出关于疲劳状态的精确结果,措施也就难以实行,不能达到目的。
B项说明货车司机的疲劳状态不一定是因为他连续驾驶,但题干讨论的是能否检查出货车司机的疲劳状态,并不讨论司机疲劳状态产生的原因,所以B项为无关项,排除。
C项货车司机在被检查之前,并不知道会有检查,但题干讨论的是通过检查能否检查出司机的疲劳状态,从而减少疲劳驾驶的情况,司机不知道会有检查与检查的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并不确定,所以C项是无关项,排除。
D项说明一些司机会通过先休息的方式来应付交警的检查,这说明交警的这一检查措施会有效避免司机疲劳驾驶的情况,这是一个加强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根据以上题目,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实践论证的削弱与加强选项有什么特点。既然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才采取一些措施,所以选项能够说明措施不能达到目的,措施不可实行,就能起到削弱的作用。而如果说措施可以达到目的,就能起到加强的作用。希望大家可以注意这一点,遇到类似题目可以保证自身的正确率。
行测技巧:怎么才能做对加强削弱?
可能性推理可以说是行测考试的必考题型,所以既是重点,同样也是难点。经过分析发现:很多同学在做加强削弱的时候,对于哪个选项力度强,哪个选项力度弱总是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就带领各位同学来看看我们有什么好办法。
在削弱型题型中,常常有很多题型都会出现多个选项都能够加强削弱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个选项,就涉及到加强削弱的力度比较的问题了。在进行力度比较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方式就是“直接>间接”。
所谓直接,其实就是对于选项的分析不用加入任何脑补,就可以直接作用于题干;所谓间接,其实就是对于选项的分析需要加入一些脑补,才可以作用于题干,那直接>间接指的就是不用加入任何脑补,就可以直接作用于题干的选项,力度是要强于需要加入一些脑补,才可以作用于题干的选项。
我们来一起做道题感受一下
【例1】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
A.这些蛇纹石化石的年代和特征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而后者曾是一片海底大陆。
B.蛇纹石是两个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C.蛇纹石中碳的形状呈现出生物组织特有的管状和洋葱型结构,类似于早期的海洋微生物。
D.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在板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答案】B。【解析】题干的逻辑主线是由有大量远古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被称为蛇纹石得出结论说格陵兰岛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A项通过说明特征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而后者曾是一片海底大陆,类比出格陵兰岛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间接加强题干。B项直接在蛇纹石与海底大陆之间建立了联系,直接加强了结论,补充了题干的前提,力度强于A,当选。而C项只是说蛇纹石中碳的形状结构与早期海洋微生物相类似,并不能说明两者是一回事,不能推出题干结论,故排除。D项讨论的是板块运动和地球以前是汪洋,为无关项,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上题为明显的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力度比较后选择的是更加直接说明题干是否成立的选项,在考试中同学们只要这种技巧,相信一定能够在削弱加强题目中有所收获。
行测备考:因果倒置——彻底颠覆
在行测考试的过程中,削弱加强的题目相对出现频次较高。这一类题目看似没有确切的解题规则,主观性较强。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小技巧和方法的。接下来,就针对一些比较有特点的题目给各位考生做一个讲解。这类题目就涉及到了“因果倒置”,带大家一起看看如何分析。
【例1】某社区近期举行了一项关于家庭饲养宠物与家庭生活幸福感关系的调查。此次调查走访了100户家庭,调查的内容包括宠物的种类、饲养宠物的时间、家庭成员的学历和职业等诸多方面。调查结果表明,饲养宠物的家庭,其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普遍高于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这说明,家庭饲养宠物有助于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A.该调查所采集的样本数量不足
B.该社区饲养宠物的通常是那些居住条件较好的居民
C.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其家庭成员通常是工作较为繁忙的在岗职工
D.家庭饲养宠物通常是因为其成员有充裕的时间并具有较高的家庭生活幸福感
【答案】D。【解析】题干是说社区做了一项调查,想调查饲养宠物与家庭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相较于那些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饲养了宠物的家庭,他们的生活幸福感更高。研究人员就认为,饲养宠物与家庭生活幸福感之间是有关系的。据此,得出结论,饲养宠物有助于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
A只走访了100户家庭,这个数量太少了,调查不科学。有一定削弱的作用。保留。
B饲养宠物的居民居住条件如何。题干说的是家庭饲养宠物是否有助于提升家庭生活的幸福感,饲养宠物与家庭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而B是说饲养宠物与居民居住条件的话题,没有说明与家庭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不能削弱。
C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平时工作忙。题干探讨的是他们因为饲养宠物而提升了家庭生活的幸福感。那C提到的这些人工作忙是否就是生活不幸福?不清楚,因此不能削弱。
D家庭饲养宠物是有较高生活幸福感的结果。题干说的是家庭饲养宠物是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的原因。选项说的它是结果,题干说的它是原因。那D就颠倒了题干的因果关系,可以削弱。
最后,比对AD。
A样本数量不足。但是题干的调查内容很丰富,涉及多方面,可以说比较有代表性。不能因为调查100户数量少就直接否定。同时,A并没有说清楚在这100户家庭中,他们幸福感的提高是否是由于饲养宠物。故正确答案为D。
【例2】大脑受到有毒化学物质伤害会产生功能受损,进而导致帕金森症。研究显示,体内细胞色素 P450 水平低的人患帕金森症的可能性是体内 P450 水平正常的人的三倍。因而可以认为,P450 可以保护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的损伤,进而预防帕金森症。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
A.有毒化学物质损伤大脑功能的同时也抑制人体产生 P450
B.帕金森症患者除 P450 外的其他细胞色素水平也显著低于常人
C.人工合成 P450 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症患者
D.某些非细胞色素物质可有效对抗有害化学物质来预防帕金森症
【答案】A。【解析】题干通过一项研究发现体内细胞色素 P450 水平低的人患帕金森症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得出结论,P450 可以保护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的损伤,进而预防帕金森症。
A. P450水平低是有毒化学物质入侵大脑的结果,但题干是P450水平低是有毒化学物质入侵大脑的原因,这样就颠倒了题干的因果关系,可以质疑,保留。
B.帕金森症患者除 P450外,还有其他特点,就是其他细胞色素水平也较低。但题干讨论P450是否可以预防帕金森症。其他细胞色素水平较低与预防帕金森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不能质疑,排除。
C.P450 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症患者。但题干在说能否预防,话题不一致,排除。
D.其他物质能预防帕金森,但题干在说P450能否预防,由其他物质得不到P450的情况,不能质疑,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各位考生可以关注到“因果倒置”这一类的选项,对其有一定的敏感性。倒置之后,就颠倒了题干的因果关系,降低了题干成立的可能性,可以起到削弱作用。
行测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之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在过去几年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可能性推理题目从未缺席。很多同学在解决此类题目的时候,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可能性推理与必然性推理不同,没有固定的公式或者推理规则,更多地考查同学们对题干论证过程的理解。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文字较多,需要我们在阅读之后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但大多数同学往往是加入了过多的非题干信息,导致选项定性错误。
要想解决这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抓住题干结论讨论的话题,然后提炼选项讨论的话题,分析选项与题干的话题之间是否有联系,然后才能给选项做准确的定性。我们看一道题目:
【例1】在针对某病症的一项医药疗效的双盲实验中,某课题组将实验对象分成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重症率都在20%左右,和同期患该病症的整体重症率相当。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18例中死亡7人,病死率为39%;使用该药的实验组34例中死亡3人、病死率仅为8.8%。课题组由此认为、该药物对此病症具有明显的疗效。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课题组的结论的是:( )
A.该药物组成成分并没有全部公开
B.同期患该病症的整体死亡率为4.7%
C.在普通人群中、患该病症的人数不到1%
D.在古代医药典籍中,就已经记载有该药物的配方
【答案】B。【解析】题干告诉我们,研究人员做了项医药疗效的双盲实验,相较于对照组,服用药物的实验组的病死率更低,研究人员进而得出结论:该药物对此疾病具有明显疗效。提问让我们选择选项中最能削弱课题组结论的选项。我们来看一下选项。A项,该药物组成成分并没有全部公开。A项讨论的是该药物组成成分是否公开的问题,而题干结论讨论的是该药物是否有效的问题,药物成分是否公开与其是否具有疗效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A项不能削弱,排除。B项,同期患该病症的整体死亡率为4.7%。B项告诉我们,同期该病的整体死亡率是要低于实验组的,也就是说,服药后,死亡率反而上升了,说明该药物无效,可以削弱,保留。C项,在普通人群中、患该病症的人数不到1%。C项讨论的是该病的患病率是多少,而题干讨论的是该药物是否有效的问题,C项讨论话题与题干不一致,无关选项,排除。D项,在古代医药典籍中,就已经记载有该药物的配方。D项讨论的是该药物配方在古代医药典籍中是否有记载的问题,而题干结论讨论的是该药物是否有效的问题,是否在古代医药典籍中有记载与其是否有效没有必然联系,不能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通过这道例题,相信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如何分析选项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之间是否有联系。抓住题干的“症”,才能选出选项中最有效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