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几招写好申论作文
申论文章写作如何确立总分论点?
一、申论作文题型梳理
(1)话题作文(自拟题目):①结合一句话写文章 ②以......为主题==》学习重点
(2)命题作文(给定标题):以......为题目/为题==》不可以改动标题
(3)半命题作文(标题有空缺):给出一部分标题,另一部分自己补充,补充的内容来自料
二、申论作文立意
立意就是命题人想要表达的观点,就是文章的总分论点,什么是总分论点?
总论点:主题+论证角度
分论点:不同方面来支撑总论点的分支
三、总分论点的关系
1.总论点是要统辖与包含所有的分论点
总分论点之间是包含关系,不能出现交叉、重合
2.分论点要能支撑总论点
分论点之间是并列或者递进的关系
总分论点的确立
(一)题干点睛法
(二)材料分析法
抓住题干关键词
(1)出现一个关键词:围绕其重点分析,确定总论点
(2)出现不止一个关键词:分析各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最核心的词汇
例如: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关键词:黄河精神
总论点:弘扬黄河精神
题干点睛法:①可以确定总论点
②可以确定总分论点
③总分论点都不能确定
【材料分析】
通过梳理材料确定文章总分论点和寻找论据
为什么找?
①题干有总论点==》找分论点+论据
②题干有总分论点==》找论据
③题干没有总分论点==》找总分论点+论据
去哪找?
①话题出自的材料(细读)
②小题没用过材料(细读)
③浏览全篇材料(概括地看)
找什么? 总论点:主题+论证角度
a、围绕总论点,回归材料找对策
与总论点有关的对策、问题、原因、经验、教训==》对策
总论点关键词+需要+对策
b、围绕总论点,回归材料找影响
与总论点有关的意义、危害、重要性==》影响
总论点关键词+有利于+意义
c、围绕总论点,回归材料找内涵 【不常见】
总论点(抽象)有关的含义表述==》内涵
总论点关键词+是+内涵
【作答分析】
(一) 重点词汇
①高频词:材料中关于主题的观点表述
②高档词:材料中专家学者、国家领导人、古代先贤所描述的关于主题的观点表述
③关联词:并列,递进,因果,转折
④标志词:问题,原因,影响(意义、危害),对策
(二)重点语句
①划线句子的上下文和前后句
②段首句、段尾句、中心句
③关于主题的总结性与观点性语句
(三)重点段落、材料
①句子原文出处段
②观点型、理论型段落
③非作文题目没有用到的资料
④全文的首尾段
(四)篇章整合
①归纳、总结每段材料的段落大意
②共性的表述——总论点(主题)
③个性的表达——分论点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如何准确引用到申论文章里?
在申论的文章写作中,很多的考生都会有一种意识——要在文章里用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来对文章立意进行点明与升华,但很多时候,部分考生却又不知如何入手,如何进行使用,导致话语套用生硬,适得其反。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究竟如何巧用?值得我们思考。
一、明确来源
常见的习近平总书记话语主要包含两类:
一类为习总书记在一些重大会议,地方考察,新年贺词中的原创讲话,形式往往为现代汉语,语言较长;
另一类为总书记引用的古人言论,部分言论各位考生会很熟悉,古诗词的对仗性,简洁性,也让这类话语较为容易进行记忆;
二、知晓误区
1.为了用而用:部分考生在备考时,会记住一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不管面临什么主题的文章,全都进行盲目套用,导致话语使用缺乏针对性,套用痕迹过于明显,招致阅卷老师反感;
2.缺少分析:在使用话语时,只是将话语写上去,后面缺少对于话语内涵的分析,更没有与文章的主题词构建起关系的连接,导致话语使用突兀,生硬;
3.未能理解意思使用:在进行句子引用前,对句子的含义不理解甚至存在误解,导致句子引用错误;
三、窥探诀窍
技巧1:原创句子引用,在使用完句子之后,需要加上与主题词之间的联系分析嫁接,例如:
【原文】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使用】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关注、关心、关切之情,殷殷之心,拳拳可见。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话语虽短,却简明意赅的展现了总书记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
技巧2:古文引用,可了解古文来源,进行主题引出,例如:
【原文】
习近平在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大会时,引用中国古老典籍《周易》中的话语:“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使用】
习近平曾引用《周易》话语:“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向我们强调创新发展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价值,也寄托着总书记对于时代创新的期待。
习近平曾引用《周易》话语:“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论益之道,就是能变通趋时,把握时机,与时俱进才得人生之益,创新发展,正当其时。
文章写作开头的方法
万事开头难,文章写作亦是如此。申论文章的写作是很多考生的弱点,如何能吸引阅卷人的眼球呢,好的开头至关重要,好的开头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首印。很多同学对于开头的层次、字数控制以及方法一直都是朦朦胧胧,好像这样写也行、那样写也行,但其实,开头就像远航途中的指南针,开头写的好,才能引领整篇文章方向大好,所以,开头,需要经过思考以及设计,为文章增添光彩。今天将从以下方面展开:开头的方法。
思路:结合材料(概括运用材料)+过渡分析+亮明观点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近年来,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得到大力加强,从“智慧养老”到“智慧健康长廊”,从“掌上医院”到“社区垃圾分类”,各地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新方法,并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加强和完善基层社区治理,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思路:个性表述+过渡分析+亮明观点
1.排比+分析+观点
【示例】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会管理的基础,也是党的执政基础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阵地。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期,由利益诉求引发的诸多风险隐患及挑战更加严峻。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支点,实现有效治理有利于更真切地倾听居民群众的呼声,更精准地把握居民需求的脉搏,更直接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要不断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2.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材料中的名言警句)+分析+观点
【示例】
“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社区建设和治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心,而社区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实现社区的有效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3.类比+分析+观点
【示例】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正是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作为治理体系的“底盘”,基层社区治理大有可为。只要找准“方向”,蓄足“能量”,激活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让更多的“掌上”“智能”出现在治理举措中,就能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宜居的有机融合。
4.设问+分析+观点
【示例】
何为“社区”?人们往往把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的力量在于它是社区居民公共服务的保障者、生活服务的提供者、隐私安全的保护者、精神交流的沟通者。它要为居住者的休憩、生活和学习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与空间。对于居民来讲,在社区生活中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是最基本的需求,倘若社区生活中再多一些如“智慧”,多一些便捷方便,幸福感便能大幅提高。因此,加强基层社区治理需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管理型社区向社区治理转型。
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好词好句积累
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申论的作文是很难的,总是觉得作文中的一些语句不好表述,觉得自己的积累太少了,也不知道该记一些什么,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好的语句让平时大家作为积累用。
一、用在文章的开篇
1.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发展在高基数上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3.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筚路蓝缕、千辛万苦干出来的。
4.当今世界面临百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二、用在文章论证部分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忧患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 “未雨绸缪”。
2.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无限的创新创造潜能,只要充分释放出来,中国的发展就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空间。
3.规则越简约透明,监管越有力有效。规则就像写文章一样,“删繁就简三秋树”,越复杂就越难理解,也就越难发挥效力。有力度才叫监管,不痛不痒叫“流于形式”。
4.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
5.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6.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做好养老工作、照护好婴幼儿,才能守得住现在,看得到未来。
三、用在文章结尾部分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2.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3.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干了坏事就逮住,严厉惩处,别去打扰遵纪守法、善言善行的人,让他们好好干、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