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范文合集
2021-08-28 08:49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范文合集

农村基层队伍建设

“太行山愚公”李保国到人民的樵夫廖俊波同志从舍小家为大家的沈浩同志到草帽书记杨善洲,从健康的守门人的武美萍到真情为民的胡明……他们都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基层,扎根基层,在基层的平凡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扎根基层,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持久的发展,是不断获得新生的生命的成长,是事业成功的秘笈所在。因此,青年人应扎根基层,激扬青春。

扎根基层离不开无私奉献“情怀”。奉献是一种为别人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的精神。店子坪村愚公支书”王光国,用他24年的青春,扎根基层,用8年的坚持带着老乡肩挑背扛,终于在绝壁上凿出公路,换来了村民的富裕、信任、笑容,带领村民走上小康路。店子坪村富起来了,这个富裕的背后是王光国用自己的24年的坚守,扎根基层换来的,更是他为店子坪村的百姓24年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他无私的奉献换来的。因此,青年人应该响应号召积极扎根基层,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祖国最基层的地区,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基层的百姓,造福百姓。

扎根基层离不开苦干实干“决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曾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退休以后,他没有向其他退休干部一样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而是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用自己的汗水,一步一步在大亮山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在面对自己的收获时,他没有私自留下而是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同时,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试想,如果没有杨善洲凭借自己的苦干和实干,扎根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植树造林,今天的大亮山还能是一片片绿海吗答案是否定的。故此,在基层想有所作为,需要苦干和实干,踏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基层人生,造福基层百姓。

扎根基层离不开迎难而上的“倔强”。基层的工作困难重重,每向前走一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在新时代的今天,基层的工作任务更是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基层工作者有新担当,新作为。济南市泺源街道党工委书记胡明同志,在新时代,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深知一名基层干部的使命,面对拆违拆临的“硬骨头”没有退缩,迎难而上。用自己的真情服务换来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顺利拿下“硬骨头”,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拆违拆临工作的成功正是因为胡明在基层工作做,遇到了难事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啃骨头的精神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在基层,需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才能披荆斩棘突破重围。

基层是梦想成长的润土,基层是青年挥洒汗水的舞台。青年人扎根基层,为基层注入新鲜的血液,需要坚持奋斗、需要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扎根基层,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华,方能绽放人生最美丽的姿态,谱写出青春的华美篇章!

 

用温度照亮人生

温度是一种心态,积极昂扬,乐观向上,让人们更充实温度是一种责任,一心为民,勇于担当,让人们更温暖温度是一种情怀,无私奉献,守望相助,让社会更和谐。然而在现今社会,老人跌倒无人扶、老赖欠钱不还、一群群“佛系”青年对待工作缺乏干劲,部分党员干部的不作为……这些种种都让冷漠成为社会的新标签。因此,唯有将温度注入工作和生活,方能打造美好人生。

用积极昂扬的温度,实现人生的价值。现今社会有这样一批青年,他们对工作丧失热情,不悲不喜、不怒不嗔,被称之为“佛系青年”。如果中国的当代青年群体全部加入“佛系”大队,那么如何实现中国的腾飞当代青年应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慷慨激昂学习“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意气奋发学习“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富则国富”的壮志担当。唯有广大青年群体,将积极昂扬的温度注入生活和工作,对其保有激情,那么才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让人生充实,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实现更远大的抱负。

用一心为民的温度,打造服务型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这句话与“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一样,都是要求党员干部时刻将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尖,时时刻刻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己任。近年来,政府在民生工程建设上一路引吭高歌,无论是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推行的医疗改革还是为了解决以往“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窘境而实施的简政放权……这一项项改革,都表明了党和政府以百姓之心为己心,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未来的工作中,党员干部唯有多关心老百姓的“小事”,并为其解忧去患,才能真正打造人民满意的好政府。

用守望相助的温度,构建和谐社会。儿时的我们,虽然住的是低矮的平房,但是邻里间守望相助,和小伙伴们嬉戏打闹,一家子围坐在院落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熟人社会”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一堵高墙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来往。而公交车上的一次主动让座,遇到行人过马路时的一次主动礼让,亦或是别人问路时的一次耐心指向,这些有温度的行为都是在积极践行“以他人之心为己心”。只有深刻为他人着想,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

爱人者人恒爱之。温度让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温度让政府关心民生,勇于担当,从而更好的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温度让社会扫除冷漠、不和谐的阴霾,从而共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只有让温度照亮中华民族的每个角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指日可待。

 

颜值和气质齐抓 美丽共内涵一色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是亚里士多德,在几千年前留下的至理名言,也是现代都市人关于城市寄予的期待与憧憬。事实上,当前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颜值”和“气质”,开始出现博弈、较量。有些城市,一味注重颜值,花重金打造地标性建筑,劳民伤财却费力不讨好有些城市,一味注重气质,走内秀路线但孤芳自赏、无人问津。实际上,真正的魅力之城、宜居之城,应当是颜值与气质并重,形象与内涵共存的美好家园。

打造宜居城市,需要形塑颜值,这一外在金名片。一座好的城市,应当能递交上一份较高颜值的答卷。当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污水沟重现清澈、一片片绿化景观迎面而来,居住在其间的人们赏心悦目、怡然自得。事实上,一座城市的颜值,带给人们的还远不仅仅止步于此:江南水乡的乌镇,连续两次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杭州,被敲定为G20峰会的举办地……这些城市的颜值,无疑为这样一个个机会的搏得,立下汗马功劳。以颜值为起点,撬动城市的不仅仅是一次会议,更是全世界的目光,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契机。

打造宜居城市,需要注重气质,这一内生活力源。一座城市的美丽固然重要,而城市的气质也会让城市更添韵味、更有内涵。当一个个实体书店,在商业化浪潮之中,无人问津濒临倒闭当一座座历史古建,在城镇化机器的轰鸣声中,应声倒下、支离破碎当一处处文化遗产被扎堆山寨、刻意模仿,人们对于遗产背后的文化典故知之甚少当一些传统文化的礼俗,只存在于年逾古稀长者的念叨里、记忆里,在年轻人无人继承甚至嗤之以鼻的状态中……历史脉络、文化精髓,是城市与生俱来的独特烙印,是与众不同的时代印记,更是未来发展的不绝动力。

颜值和气质并重,形象与内涵并存,共建宜居城市,共筑幸福之家是全体民众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协调好城市的颜值和气质思想层面,应当树立起二者并重的理念,尤其要杜绝为了颜值牺牲气质的道路。行动层面,要科学论证、多方考量,对城市建设的颜值和气质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方能颜值气质协同并重。

一座城市,如若没有颜值,如同一个人的穿着打扮破烂不堪,也就自然不会有人倾心,一座城市也就自然没有发展机会的垂青一座城市,如若没有气质,如同一个人没有内在的素养,言谈举止之间尽显粗鲁,一座城市也就自然没有长久的吸引力。颜值和气质,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唯有二者双管齐下,做好颜值工程注意外在形象,夯实气质工程做好内在保障,才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新时代伟大愿景。

 

科技创新助力民族复兴

2020年我国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并提供了全球服务,这是中国科技创新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绩。北斗系统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北斗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此外,我国卫星导航专利年度申请量持续增长,保持全球第一。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科技创新结出的硕果,从它的研发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不凡之路,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向着星辰大海进发的不屈志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史,科技创新可以让一个企业发展壮大,更可以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迈向繁荣昌盛。在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领先于世界,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却被贴上了“世界工厂”的标签,缺乏核心技术,成为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桎梏。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好科技创新之路,才能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逐步转变,最终飞跃成为“中国创造”。

科技创新在于育人。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教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想要清除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在于教育。 习 近 平 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勇挑重担,敢于挑战,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潜力,紧跟社会发展形势,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攻关。

科技创新在于匠心。何谓匠心用心,细心,追求极致。科学研究,本身是一个大胆设问,小心探索的过程,对于科研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细致谨慎,全面考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科研工作可以通过机器、计算机完成,但仍然需要有人用他们的“匠心”去守卫科技创新的阵地。现在的科技圈,有一种不好的风气,人人都在争夺创新的标签,却忽视了那些做重复性技术工作的“匠人”。科技圈的“匠人”之所以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是因为人们对工匠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工作是重复性的,没有创造性可言。我很认同另一种说法,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当“工匠出身”的人把技艺做到“至极至美”,亦是一种创新,也会对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科技创新直接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更关乎人民的生活幸福。坚持教育优先育德育才,坚守匠心情怀精益求精。科技创新的引擎必将动力更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角必将吹响。

 

加强自主创新让“中国创造”闪亮世界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进程,独特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占领了全球市场,也把“世界工厂”的“桂冠”戴在了中国头上。中国制造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促成了我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但长期以来也给世界造成了“低价格、低品位”的印象,“中国制造”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国消费者心目中“低级产品”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忽略,导致中国产业徘徊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并相伴而生了污染、能耗加剧和贸易壁垒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国产业升级和国经济总体落后局面的改变。

从全球范围来看,走工业生产的道路扩张经济总量,是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的经济发展必经阶段。但这些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一个国家只有成功完成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造型国家,才能最终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保证本国的经济安全和持久竞争力。当前,正是中国产业品牌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必须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全球性品牌,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实现产业和经济的成功升级转型,才能实现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

韩国当年的情形与我国现状相似,然而韩国凭借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了全民族合力打造世界品牌的共识,政府带动民间普遍使用国产产品,使得遍布国家的“现代”汽车、“三星”电器由站稳国内市场而占领国际市场、由民族品牌而成为世界品牌。给我国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一定要依靠民族精神,为民族品牌的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强产业升级规划,引导企业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方面,大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创立属于本民族的世界品牌,抢占世界产业链的高端。为此,首先,应加强自主创新的科研基础,加大科技投入,在实现占GDP1.5%目标的基础上,保证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增强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能力,构建经济成长的持久动力。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开发、市场营销工作,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生产出更先进、更优质、更能满足各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把我国的低成本优势同创新的技术和设计结合起来,培育民族品牌,扩大中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舆论引导,给予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政府应带头采购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国产产品,带动全体国民支持民族品牌,举全民族之力打造世界品牌,让更多的“海尔”、“海立”、“联想”等民族品牌闪亮于世界舞台。

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就是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摆脱模仿照搬的老路,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走出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创造的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