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素材,公考必刷
【申论素材】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考点汇总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5年7月31日,托马斯·巴赫宣布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亚洲运动会三项国际赛事的城市。
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2月20日(星期日)闭幕。
一、项目设置
北京冬季奥运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将主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将主办雪上项目,延庆协办张家口举办雪上项目。
冰上项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
雪上项目: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无舵雪橇、有舵雪橇、钢架雪车(俯式冰橇)、单板滑雪、高山滑雪。
二、会徽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名为“冬梦”,冬残奥会会徽名为“飞跃”。
三、吉祥物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名为“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大红灯笼。
四、火炬
飞扬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于2021年2月4日正式问世 。
冬奥会火炬外观由银色和红色两种配色构成,冬残奥会火炬则由银色与金色构成。
五、习近平考察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情况
1.首都体育馆是国内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
2.习近平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
3.高山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要强化各方面安全保障,抓好管理团队、救护力量和设施维护队伍建设。
4.京张高铁太子城站位于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内,是世界上首个直通奥运赛场的高铁站。
5.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以跳台滑雪为主要用途的体育场馆,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
6.办奥理念: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
7.习近平指出,要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面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精心做好赛事组织、赛会服务、科技应用、文化活动等各项筹办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
【申论素材】跟《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学申论表达,都是金句
在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撰写了理论读物《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为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积累作文表述。
政治方面
金句范例:中国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还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无论是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大国特色、大国风格、大国气度,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赏析:这一段围绕着中国的外交话题进行论述。在举例时使用的结构为“无论是……还是……;无论是……还是……”,其中用例子进行穿插。最后一句总结收束上升到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大国风范的角度。这一段话无论是词语表达还是句式结构都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可以被我们吸收借鉴用在谈“中国外交”类的文章中。
经济方面
金句范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国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什么样的疾风骤雨没有遇到过,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没有经历过,狂风巨浪不能掀翻大海,风浪过后大海依旧在那儿,保持自己本来的节奏。在风雨中磨砺、在逆境中蓄势的中国经济,必定能积聚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奔向更加辽阔宽广的新天地。
赏析:这一段开头一句引用了苏轼的《定风波》。这句话意思是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行走。”后面开始将中国经济比作汪洋大海。大海中有什么?有惊涛骇浪、有狂风巨浪,文章作者就是把这些类比我们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结合第一句中《定风波》那句诗,可以看出文章作者的行文态度是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希望,不惧怕任何困难,积极昂扬。所以这一段话可以被我们吸收借鉴用在谈“中国经济发展”类的文章中。
文化方面
金句范例:《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介绍稀世珍宝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妙绝伦;《上新了·故宫》采用“专家与明星联袂”的方式,把故宫文化元素转化为创新产品的过程完整呈现给观众;“紫禁城里过大年”还原昔日清代皇宫的节日景象,让沉淀于历史的传统节庆文化“活”起来;彩妆、服饰、文具等故宫文创产品火爆热卖,使传统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近年来,这一系列频频走红的“故宫现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的一个鲜明标识。
赏析:这一段运用例子进行排比,最后一句话点明文章主题“文化自信”。我们要向文章作者学习举例时的高度概括。每个电视节目都是一句话进行介绍,简单凝练,并且例子都比较贴合实际,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围绕“中国文化自信”角度进行论证。这一段同学们可以积累下来作为写“文化”类文章的论据素材。
最后提醒一下,申论写作不能一味追求辞藻华丽,作文首先要保证立意准确,然后再追求作文的可读性,进行润色和优化。通过上面这些优美范例的展示,我们可以写作文过程中运用在标题、开头结尾、分论点等关键部分,打造专属于你的作文“亮点”!
【申论素材】国家倡导的六种精神,申论必备知识点
一、廉洁精神
朱元璋曾告诫预任官员“牢牢地守住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像守着井底之泉,井虽不满,却能每天汲水,长久不断”。守住自己的井底之泉便是知足的表现。面对井底之泉以外的不良诱惑,只要学会知足常乐,就能做的“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富贵”。面对名利诱惑要学会知足,明代的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他位高权重,很多人来求他办事。为杜绝纷至沓来的亲朋好友求他,范景文特地在府门上写下6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故被百姓美称为“二不尚书”。
二、逐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为我们青年人指明了人生方向,点亮了人生前进的灯塔。作为一名青年,我们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追梦者,需要我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作为全军挂像英模,被誉为“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的林俊德,52年坚守在罗布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在此埋名50余年,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任务。他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他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这种纯粹的精神,这种坚定为国奉献的信念值得我们学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论是追梦,还是圆梦,我们都要有理想,能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奋斗精神要求我们践于行,学会用奋斗施彩。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用来回忆的。
作为青年,我们要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基层,八百里太行山就是他的天下,始终坚持为人民做学术,培育新品种,带领太行山人民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同提升的脱贫新思路。虽然奋斗是艰辛的,但是我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被誉为“时代楷模”的黄大发,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三十六年,他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青春是不畏困难的冲劲,是不惧挑战的勇敢,是敢于肩挑责任的担当,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奋斗付诸于实践中,并不是轰轰烈烈的才叫奋斗,就像全国各地无数的大学生村官同仁、返乡新村干等这些在基层磨练的年轻人,脚踏实地、勤恳扎实,于无声处增长了才干,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这也是一种奋斗。当然,奋斗并不是青春的专利,就像我们老同志,在工作岗位中几十年如一日,以一种敢于坚守的心态,认真负责的做好工作这也是一种奋斗。奋斗无关年龄,重要的是要有不断奋斗的状态,要敢于奋斗、勇于奋斗、不惧奋斗。
四、工匠精神
匠心告诉我们要不惧挑战、敢于克难。大国工匠们几十年如一日攻克同一个难题不放弃,而我们也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等重点难点,我们绕不开,也躲不过,而是要以一份匠心,积极主动去做。匠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始终,比如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在重复中不断提高简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这都是匠心的体现。匠心不因困难而退去,哪怕明知前方坎坷,依然能一往无前。
五、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能让一个人保持生机与活力。“墨子号”、C919大客机、Fast天眼、港珠澳大桥等等都是国家的创新,作为我们个人,在工作中也要善于创新。遇到难题时不要总是回头看,一味的用老思想,找老办法,而是要善于总结过往,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不断更新思想、提高技能。当然我们创新也要注意度,不能闯红灯、涉雷区,打擦边球。
六、担当精神
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钱学森教授抱着报效祖国,捍卫民族尊严的理想,赴美留学,在美国科学界赢得了崇高地位,有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富裕的生活。但是他一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毅然放弃自己正处于高峰的科学事业和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钱学森不负重托,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拼搏奋斗,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开创了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使得中华民族的脊梁挺得更直、更硬,使得中国的声音更响、更亮。
“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这番话便是钱老高尚心灵的真实写照,更是以为科学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钱学森以他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在这深情之中,闪耀着他把有限生命融入祖国和人民伟大建设事业的光辉一身。这就是贯穿钱学森整个生命的主题旋律,是钱学森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我们学习钱学森高贵品质的最本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