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汇总
面试热点: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肩负历史重任
热点背景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那火热的建设年代,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模拟试题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请你谈谈对于“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解释“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指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彰显的是老一辈科学家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完成事业的决心。
2、分析“两弹一星”精神的背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3、分析“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性。
科研工作者与国家命运与共的体现。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科技工作者,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从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以超常的毅力和投入向世界宣告:“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对于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怀的理解。
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精神的体现。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当时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同、集中攻关……“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新中国接续奋斗的精神源泉的体现。几十年来,“两弹一星”精神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激发亿万中华儿女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特别是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不仅创造了一个个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这一座座精神丰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砥砺前行,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从奋斗者号载人深潜万米,到量子计算机九章问世;从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返回着陆,到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个个辉煌成就见证“两弹一星”精神的接力传承,增强着中国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
4、弘扬和践行“两弹一星”精神。
(1)广泛弘扬。政府主导,媒体担起责任,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活动节目等形式将“两弹一星”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和精神向社会大众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精神,形成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社会氛围。
(2)亲身践行。作为一名人民的勤务兵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热爱祖国的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融合,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接续奋斗,不负精神,不负时代的使命。
面试热点:教育“双减” 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热点背景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政策涵盖:1.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2.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3.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4.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5.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6.扎实做好试点探索,确保治理工作稳妥推进;7.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等方面的内容。
模拟试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总体表态
教育是百年大计,对民族发展和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双减”政策的提出针对当前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给与了有力指导,为当前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方向。
二、分析政策背景、目的意义
1.背景。我国现在的教育依然处于“应试教育”,中考和高考的考试的成绩决定了学生的学业前途。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倡导学生全面发展,但素质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往往被忽视。不少家长热衷于“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孩子们学习压力极大,各种学科类补习机构在市场上层出不穷,形成产业链,既挤占了孩子们的休息时间,又额外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导致教育生态被破坏。
2.目的意义。
(1)意见提出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经营资质、营业时间、资本化运作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以彻底斩断资本干扰、垄断教育行业之手,解决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太重、教育功利化的问题,规范了教培行业的健康发展,极大缓解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2)意见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是在革除课后补习弊端之外,为孩子们提供了健康的课外学习方式,依托于公益性质的学校托管服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拓展学习方式和内容,而学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此次教育政策决策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心,体现了教育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有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谈落实
(1)政府部门推进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确保政策切实落地;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严格地、不折不扣地落实执行,对可能出现的打擦边球、搞变通的行为进行监督,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2)家长合理应对。厘清被营销“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攀比心理,降低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和依赖,让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和自主学习的热情,降低“提分”等短期功利性愿望,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家庭的长远幸福。
(3)教培类企业寻找“新蓝海”。校外培训机构可以转型投身素养培训、成人培训和技能培训等,积极拓展书法、美术教育领域,推出美育、益智、棋道等线下学习新产品,在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下积极作为,配合营造更加天朗气清的教育生态。
面试热点: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着力推进全民健身
热点背景
2021年8月8日晚,东京奥运会正式落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共荣获38金38银18铜,总计88枚奖牌,在此次比赛中我们不光在参赛成绩上交出了高分答卷,更是通过参赛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而同一天,国内也迎来了第十三个“全民健身日”,正当举国都为中国选手在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健儿的表现欢呼雀跃之际,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也明确,就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意义深远。
模拟试题
2021年8月8日迎来了第十三个“全民健身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对于“全民健身”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明观点。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体育,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推出正是对体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读。
2.现状分析。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的代表,方兴未艾、大有可为。而且随着我国全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实施全民健身”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3.意义分析。
(1)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不同于经济体育,全面健身计划的着眼点在于唤起广大群众的健身热情,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强健身体、振奋精神,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全民健身掀起热潮,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我们的精神面貌。
(2)推进体育事业,带来经济效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开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能够指导体育理论建设。而与此同时,也能够拉动内需带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不足分析。
虽然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虽有37.2%的人口经常性地参与体育运动,但仍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参与频率不高,而且场馆、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也在困扰着健身爱好者们。
5.践行落实。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欣欣向荣的全民健身活动成为一张“国家名片”。只有在推动场地设施、活动推广、组织指导等方面多方发力,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切中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更大人群共享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