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技巧让你脱颖而出
结构化面试六要素之综合分析能力
结构化面试是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最为常见的面试形式。通过结构化面试,考官可以多方位考查考生的举止仪表、理论素养及政府思维等。而要想有的放矢的准备考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考生提前了解清楚结构化面试的特点,也就是测评要素。下面中公教育就为大家梳理一下结构化面试测评六要素之一综合分析能力,希望能帮助大家针对性备考。
一、为啥考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测评要素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也是结构化面试中出题较多的一类。形式多样、难度大,是令很多考生头疼的一类题型。之所以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是由于公职人员要站在政府角度对社会事件、政府决策等进行多角度客观分析,从大局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践行政策,提升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综合分析能力考什么
综合分析能力题型多样,一般分为时政类和哲理类。时政类主要考查题型有社会现象、政策理解、时政类观点题;哲理类主要考查题型有名言警句、哲理故事及哲理类观点题。
(一)时政类题型
社会现象类题型主要考查内容为时政热点、社会新闻让考生就某一现象谈看法;政策理解类题型主要考查内容为政府出台政策或社会组织、公司等主体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制定的规定制度等,让考生就政策制度谈看法;时政类观点题则在热点事件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同的观点看法,让考生谈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二)哲理类题型
名言警句类题型主要考查内容为领导人讲话或名人说过的话。领导人讲话中还包含引用古语经典。这一类题型往往蕴含一定道理需要考生谈这段话的理解;而哲理故事类题型主要考查内容为寓言故事、原理效应等,需要考生谈通过哲理故事得出的启示;哲理类观点题则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观点,让考生表达自身观点。
三、综合分析能力怎么学
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日常积累。一是平时要多浏览人民网、新华网及政府官方网站了解时事热点新闻,对于一些评论观点角度要做好整理积累,提升语言丰富度;二是掌握这类题型的思考角度、表达逻辑和方法,并通过练习将思考内容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三是要多进行模拟练习,模拟考场状态计时答题,不断练习提升表达流畅性。
面试技巧:应变能力要灵活运用隐含条件
应变能力是结构化面试考察的6大重点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因其题干所呈现的情境较为紧迫,需要考生快速反应,体现出有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全面思考、妥善处理各项问题的能力,其难度也可想而知。想让应变类题目作答呈现情境感、全面性,需要体现协调性,而其情境中往往隐含一些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具体如下所示:
1、协调隐含人力条件
如:“某高速公路上,一辆大型货车发生侧翻,货物散落一地。周边居民哄抢散落货物,聚集过多造成交通堵塞。你是一名交警,指挥中心要求你前往处理,你会怎么办?”
在此题中,需要处理的事务有3项,按照紧迫程度排序,有:第一,侧翻是否存在司机生命安全问题;第二,疏散聚集人员,处理交通事故,疏导交通;第三,追回哄抢货物,减少司机损失。只有交警一人分身乏术。
而《行政处罚法》第37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所以,公安干警在调查、检查时,一般是有2人,故题干中除了交警之外,还隐含有1名同事可以协助进行交通梳理、秩序维护。除此之外,居民中也会有觉悟较高、有义务来协助处理的人员;或者有威信、有能力来处理此事的人,如党员干部、村里的老人等,可以共同来劝导群众归还财务。
2、协调隐含物理条件
“你是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有一个群众手机丢了,他情绪很不好,质疑大厅的安保措施不够好,引起了群众的围观和附和,引发大厅混乱,对此你怎么办?”
此题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按照紧迫程度排序,有:第一,群众围观附和,引发混乱;第二,群众情绪激动,质疑安保措施;第三,群众的收集丢失,需要尽快找回。那办事大厅有哪些隐含资源可以利用呢?第一,秩序问题,在混乱状态下只依靠人力难以维持,故,可以利用大厅有的设备资源,如广播、喇叭等。第二,失主情绪问题,直接在大厅内处理会持续引发围观,故可以利用大厅内设置的接待室或接待办公区进行进一步了解和处理。第三,财物丢失找回,可以利用大厅内有的全方位监控设施进行找回;也可以利用大厅内设置的失物招领平台进行找寻。
综上所述,应变类题目常常会设置各种情境,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充分进行学习和思考,梳理积累常见资源,并通过多番实战作答,将所学知识和隐含条件融会贯通,在变化多样的应变类面试题目作答中做到游刃有余!
面试技巧:人际题中的工作价值观
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在公考面试中属于高频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需要考生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难题,包括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新岗位的挑战、面对同事的议论、面对领导严格要求、面对自己工作失误等问题。所以,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看似在考查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实在考查的是工作中的价值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来解决人际问题?
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是指个体能自觉、自主、出色地完成工作的特性。作为单位的工作人员,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承担责任、沟通交流、化解矛盾,不做消极等待的被动者。例如,近期单位业务繁忙,很多同事被分配较多的任务,但是你却没有被分配任务,此时,你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情形,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工作人员,决不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袖手旁观,而是应该主动帮助同事分担工作,为单位分忧。
有效沟通性原则
有效沟通指的是与沟通对象沟通时应采用适合的方法、注意沟通态度、沟通内容目标明确。故要求我们要善于沟通、勤于沟通。例如:你和两位同事小陈、小许一起开展工作,小陈业务能力比较强,小许文字功底比较好,但他们之前有矛盾,导致无法很好地开展合作,工作进程被耽误,请问,你会怎么办?工作中同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这时候,就要发挥我们桥梁的作用,积极与两位同事沟通,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并运用合适的方法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互相学习。
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是指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周围的人际、工作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在积极适应单位工作环境的同时,依然要坚持原则。例如,单位领导干工作雷厉风行,而你干工作喜欢事无巨细,按部就班。因此,领导认为你做事没有魄力。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作为下属我们不能因为领导的风格而产生抱怨情绪,而是应该主动适应不同的领导风格,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执行力。
服从性原则
这一点就明确指出作为工作人员必须服从领导依法作出的决定,要有权属意识,并且尊重领导。例如,题目中说“有一天你的同事兼好友与领导在办公区发生了争吵,你恰好路过,朋友拉住你说他可以为我作证,请问你怎么办?”首先,即便我们与领导之间存在误会,也要尊重领导,不能公然与领导起冲突;其次,我们作为中间人,也应该充当好协调者的角色,让同事主动与领导道歉。
原则性与灵活性原则
原则性指遵守工作中的规范和原则,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规矩、规定;灵活性指处理问题的方法灵活变通,做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作为工作人员既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又要注意具体方法的灵活变通,体现刚性原则背后的柔性温暖。
面试技巧:在情景模拟如何体现“高情商”
近年来,情景模拟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考察频率增加、问法越发灵活,成为考生在面试环节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而且通过对该题型的学习,能够侧面提升考生的面试交流感,让考生敢说话、说好话,体现“高情商”,今天中公教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享,学习在情景模拟如何体现“高情商”:
知彼知己
1、了解内涵
情景模拟是指一般以情景类题目为背景,给考生设置人际或者是应变类情境,让考生在这个情境下说一段话,题目的后面一般都有明确提示“请现场模拟”。
2、掌握类型
(1)常规情景模拟。即问法中会出现“现场模拟”的字样,并无特殊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会有“人际、应变”+情景模拟的情况。
(2)微材料情景模拟。这类情景模拟一般会有100-200字左右的微材料,通过材料信息要求考生“现场模拟”。
(3)演讲类情景模拟。就是让我们在特定环境下,结合给定身份,面向特定的对象,针对某一主题发表一段讲话的情况。
(4)特殊情景模拟。即在题目中不会出现要求“现场模拟”的字样,但会出现“你怎么沟通”、“你会怎样劝说”等字样,也可以用情景模拟的思路进行答题。
全面应对
1、克服不良心态
在情景模拟中,考生往往会出现极度紧张、尴尬、害羞的情绪,在考官面前展现出不自然的状态,导致面试考不好,其实考生应该在面对这类考题时更应该转换心态,将它作为展现自我的机会,做到沉稳有度、落落大方,真正彰显自己的面试能力。
2、关注题干是前提
答好情景模拟的前提是对题干有准确的理解,考生要对题干中的“问法”、“场景”、“身份”、“矛盾”等仔细分析,避免在“称呼”、“建议”等方面出现偏差。
3、入情入境是关键
情景模拟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情境感”,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角色”方面,考生需要把考官作为模拟对象,但是这个模拟对象可能是“领导”、“同事”、“群众”等,建议考生秉着“尊重”、“热情”、“谦虚”等态度理性应对。
(2)“场景”方面,在情景模拟中会存在“开场白”、“发言稿”等不同的场景设置,需要考生依据相应的场景做出不同的情感呈现。
4、内容全面是基础
(1)以情感之。简而言之就是换位思考,站在沟通对象心理角度进行情感共鸣。
(2)以理晓之。即根据沟通对象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总之,对于情景模拟,主要把握好两方面,即入情入境和问题针对性解决,从而答好这类题目。
面试技巧:计划组织题目如何作答有方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题目在多个类型的面试考试中,都是重点测评要素,也是备考的难点,常常会碰到几个误区。一是模板化答题,忽略活动特点,所有题目都根据活动开展的前中后进行作答;二是仅有流程没有内容,关于活动的开展只有基本的环节,缺少充实的内容。
计划组织题目究竟该如何作答才能取得高分呢?接下来中公教育就从计划组织题目的问法着手教给大家一些小技巧。
重点问法
重点问法在考试中常见的呈现方式有:你认为其中的工作重点有哪些,重点要做好哪几个环节的工作等。面对这样的问法我们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在众多活动环节中主要突出此项活动的重点部分。例题:你单位打算组织人员去旅游业发展质量高的地方考察调研,学习它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助推本地旅游业发展。如果让你负责本次活动,你认为工作重点是什么?这道题目的核心任务是组织一次调研活动,考察调研其他发展好的旅游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必须明确本次调研的工作重点,是围绕旅游业发展要素进行细化,不能按照以往的流程法泛泛而谈。可以主要展开说明考察对象、调研方式、调研内容这三部分。
特殊问法
常见特殊问法1:活动主要形式和内容是什么?如何保证活动效果?采用这种问法的题目,开展的活动一般是比较常规的活动,如社区、单位内部活动,题目较为简单,但是想要获得高分,采用的形式和内容一方面要切合实际,能保证活动效果,另一方面活动方式和内容要足够新颖,能够体现出工作的创新思维,展现出考生的工作实务能力。在答题逻辑上注意问什么答什么,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尽量采用要素法答题,条理和逻辑更清晰。
常见特殊问法2:之前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你来开展,你会如何开展?这类题目作答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将解决问题能力融入计划组织题目中,不仅考查考生解决问题能力,还考查考生的计划组织能力。建议可以在答题时先概括题干中出现的问题,简要梳理如何在新的活动中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然后再谈活动具体如何开展,在开展过程中呼应具体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