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处警知识学习
2021-10-26 09:01
来源:政华教育

处警知识学习

聚众斗殴行为该如何处置?

【操作规程】

1.根据报警情况,安排足够警力,携带武器、警械出警。

2.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明参与斗殴的人数、所持器械,发现警力不足或情况危急的,立即请求支援。

3.表明民警身份,警告斗殴双方立即停止斗殴行为。

4.拒绝停止斗殴的,采用必要手段制止斗殴行为,隔离斗殴双方,控制现场局面。

5.收缴斗殴器械,抓捕斗殴人员。

6.救助伤员。

7.进行现场调查,收集、保全证据。

8.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注意事项】

1.民警在制止斗殴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2.有条件的,可以现场录音、录像。

3.通过控制各医疗机构,查明受伤人员身份。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一:

对接报的符合本规则第十四条规定范围中的重大案(事)件,应当根据警情的性质、事态规模、紧急程度,及时报告分管负责人,并按照工作预案和分管负责人的指示,迅速派警处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16条)

依据二:

公安派出所民警在处理案(事)件时,应当做到:

(一)接到出警指令后,在城市5分钟内到达现场,在农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二)保持联络,及时报告案(事)件处理情况;

(三)依法、稳妥、果断处置;

(四)服从命令,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第55条)

 

邻里纠纷该如何处置?

【操作规程】

1.采取措施制止过激言行,稳定双方情绪。

2.及时展开调查,了解纠纷原因。

3.积极进行劝解,化解矛盾、促成和解。

4.对属于治安调解范围的,经双方同意后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治安调解协议书》或《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

5.双方不愿意调解,或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就民事争议事项和赔偿通过诉讼或其他法律途径解决。

6.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邻里纠纷,双方不愿意和解的,告知双方通过诉讼或其他法律途径解决。

7.告诫双方在解决纠纷过程中不得再采取任何过激手段。

8.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注意事项】

1.因邻里纠纷引起打架斗殴、损毁财物等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2.民警不宜介入纠纷的实质内容,应当明确告知当事人通过民事途径解决;必要时,可以邀请基层组织、相关单位、群众自治组织、当地德高望重的人、与双方熟悉的有关人员到场协助处理。

3.及时掌握邻里纠纷处置后情况,防止再次发生纠纷。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一: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1条1款)

依据二: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

依据三:

对因邻里纠纷引起治安案件进行调解时,可以邀请当事人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帮助调解。(《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56条)

 

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险情该如何处置?

【操作规程】

1.了解现场情况,立即向上级报告,通知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急救、消防等相关部门到场处置。

2.疏散群众,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根据现场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关闭主水阀、主电闸和主气阀。

4.组织抢救伤员。

5.组织转移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6.进行现场调查访问,收集、保全证据。

7.注意发现、监视和控制事故责任人或者肇事人。

8.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注意事项】

1.掌握用电、用气和防火、防爆的常识。2.对专业性较强的排险工作,及时通知专业部门和技术人员到场处置,不要盲目行动。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一:

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1条2款)

依据二:

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警情妥善处置。处警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处警情况向110报警服务台反馈,并做好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24条)

依据三:

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履行以下职责:

(六)参加处置灾害事故,维持秩序,抢救人员和财物。(《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第4条6项)

依据四:

对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先期处置,应当做到:

(一)迅速报告情况,请求指令或者支援;

(二)布置警戒,保护现场,疏导围观人员;

(三)参加火灾扑救、人员救助或者排除其他险情的先期工作,但对于爆炸、放射等专业性较强的排险工作,应当在疏散现场人员的同时,请求并等候专业人员处置;

(四)进行现场调查访问,收集、保全证据;

(五)注意发现、监视和控制事故责任人或者肇事人。(《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第61条)

 

如何处置酒后肇事者?

【操作规程】

1.制止肇事行为。

2.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立即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能够联系到家属或所属单位的,可以通知其家属或者所属单位来人将其领回看管。

3.现场有伤员的,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通知120急救中心。

4.及时收集、固定证据;注意收集旁观者、受害人证明肇事者醉酒状态、违法经过的证言,固定物品毁损、人身伤害等相关证据。

5.在肇事者酒醒后,及时对其进行询问查证。

6.调查结束后,构成刑事、行政案件的,按相关程序办理,并依法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

7.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注意事项】

1.对行为失控的醉酒人,约束时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

2.民警在处置时应尽量避免处于酒醉人的正面位置,防止受到攻击。

3.对醉酒程度严重的,可以通知120急救中心,并在担架或病床上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一: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8条)

依据二: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

依据三:

违法犯罪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所属单位或者家属将其领回看管。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8条1款)

 

消费纠纷该如何处置?

【操作规程】

1.控制局势,制止过激行为,维护现场秩序。

2.通过听取陈述、现场访问等形式了解纠纷发生的原因、经过,促成双方自行和解。

3.告诫双方在和解过程中不得再采取任何过激行为。

4.对不能自行和解的,告知向工商、卫生、物价、质量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处理,或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依法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

5.对因消费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损毁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轻微的,依法进行调解。

6.对双方不愿意调解的,或者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对违法行为及时作出处理,并告知当事人就民事争议和赔偿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7.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注意事项】

1.民警处警的主要任务是平息事态,预防和及时查处消费纠纷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

2.民警不宜介入消费纠纷的实质内容,应当明确告知当事人通过行政或民事途径解决;必要时,报告指挥中心通知消费纠纷主管行政部门(工商行政、质监等)或消费者协会派员到场协调处理。

3.在处置消费纠纷时发现涉嫌制造、贩卖假酒假烟、盗版光盘、书籍等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收集、固定证据,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4.对婚托、茶托、酒托等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及时收集、固定证据,依法处理。

5.在经营场所内丢失物品,涉嫌盗窃、诈骗的,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调查处理;经营场所负有责任的,可告知事主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民事责任。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一: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1条1款)

依据二: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

依据三: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刑法》第245条)

依据四:

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6条)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