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阅读
同频共振 焕发活力——城乡融合的“和与活”
从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到十四五蓝图全面擘画;从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到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从实现疫情期间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到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从抵御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到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在党的引领下,在践行高质量发展中,9000多万党员干部与14亿国人的勠力同心构建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融合不是简单的嫁接,而是融和与融活的统一。
城乡融合离不开“融和”之路。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过去,很多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产业单一、收入很不稳定,往往是靠天吃饭。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把乡村振兴置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中统筹考虑。王湾村第一扶贫干部老张融合产业转型和旅游业,谋划了生态休闲采摘园,让百姓过上了“庭院有菜园、腰间有钱袋”的新生活;西充县党员干部赵老汉带领百姓发展香桃等特色产业,建设柑橘产业融合示范园,让农民基本告别“靠天吃饭”,实现了旱涝保收。乡村巨变、村民笑脸的背后,是党员干部引领的结果,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变种,是共同富裕的体现。
城乡融合离不开“融活”之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而创新是城乡融合的一股活水。从“网红列车”体验独特风采,到3D全息屏幕数码馆高铁服务区模式;从江浙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到山西朔州棚改贷款促进城中村改造;从山东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到娄底县乡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一桩桩一件件的变化背后,是创新发展的思维,是改革创新的谋略,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缩影。这不禁让我想起食品行业功成身退的老鲁,抓住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的利好政策,创新种植模式和品种,瞄准榛子项目,将山岭薄地开发成绿油油的榛子梯田,让穷山沟摇身变成了富裕村。只有城镇乡村深度全面交融,才能使各要素在市场机制中合理配置,从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城乡融合的“和与活”,是融和与融活的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融和是党员+农户的结合,是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结合,以往农民面临“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如今在党建引领农户发展、城市引领农村进步的模式下,百姓生活更富裕;融活是创新发展的产物,是打通要素流通堵点、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体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文旅产业发展路径……城乡一体化发展让百姓幸福感更强。凡此种种,皆说明城乡融合发展变化,需实现融和与融活。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驶向“十四五”新航程,擘画发展新蓝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人民,城乡发展同频共振。古老的东方大国一定能在城乡发展的道路上劈波斩浪,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书写新的人间奇迹,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书写属于中国的故事。
新时代的“赶考”
百年苦难辉煌,踏过烟云万千重;百年风雨兼程,砥柱人间是此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首往昔,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翻了三座大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建立新中国;再看现在,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将积贫积弱的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以无限豪情地向世界宣称消除了绝对贫困,为世界减贫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试看将来,中国共产党将激流勇进,迈上第二个百年的赶考之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应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旗帜,传承伟大精神,为新时代的赶考接力续航。
回望来路,迎接新时代的赶考,需要不忘初心方能历久弥坚。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足可见,脱离人民群众,忘记初心是难以行稳致远的,党史印证了这一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前有草地雪山,后有反动派的飞机大炮,共产党人却有如此气魄吟咏传世诗篇,归根到底是有人民群众在背后撑腰;而后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渡江战役是人民用小船划出来的胜利。我们取得的一切成果都不能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否则我们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观国民党反动派,不顾民众反对,一意孤行,破坏国共合作,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最终被历史和人民抛弃。因此,我们应汲取教训,不忘革命先辈来时的初心,“让自己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这样,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
守望脚下,迎接新时代的赶考,需要接受磨砺方能玉汝于成。“星光不忘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中国共产党从来就不缺乏奋斗精神。中国经济在共产党人的掌舵下,于2012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共产党人从不会一时的荣耀而冲昏头脑,转身便投入了为期八年的脱贫攻坚战役。八年来,共产党人举国之力,不惜牺牲一切也要缩小贫富差距,八横八纵的高铁网、“一村一品”的脱贫战略、从给钱给物到“扶贫先扶志、智”;八年来,无数的扶贫干部放弃城市生活的优越条件,一心扑在基层,与百姓同吃同住,以黄文秀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将青春年华永远顶格在了扶贫路上……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奋斗是镌刻在党史上的鲜明品格,我们仍需扛起这面大旗,迈步向前。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走在通往新时代的赶考大道上,我们应勿忘昨天的为民初心,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始终团结在共产党人的旗帜下,以百年为奋斗新起点,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华章!
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山川河流、草木林石都是大自然的生态馈赠,同时也蕴含着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然而,在某些唯GDP的发展理念之下,一些地方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以致危及人们生命健康。习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即使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唯有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稳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完善顶层设计是绿色发展,创建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是从国家层面对相关工作作出指导并明确发展方向。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尽管各地已经在不断采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但是受到长期高强度开发资源的影响,相关工作收效甚微。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碳循环、碳中和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完善国家的顶层设计,来给地方政府以指引,同时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认识。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还需要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方式,进一步有效的推动绿色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加强思想引导是绿色发展,创建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习总书记的“两山论”深刻的阐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唯有从人们的思想认知出发,转变发展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的情况。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营造绿色发展的氛围,对于存在环境污染的企业,要鼓励他们转变发展模式,绿色转型发展,通过科技手段,推出绿色产品。对于确有必要排放的废弃物,要严格遵循相关排放标准。只有整个社会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涵养绿色发展理念,方可让“绿色、美丽”留存千秋。
创新监督机制是绿色发展,创建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监督机制是保障工作有序推动和落实的关键环节。创新监督机制就要加强对于党政干部、企业以及人民大众的多重监督。对党政领导班子,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的考核,把生态文明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安排结合起来,让生态文明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杆”。对于企业,一旦发现执法部门严加处罚,同时在官方媒介进行公示,形成警示作用。唯有不断的加强监督处罚力度,才能发挥强制手段,让有利可图的人望而生畏,建设美丽中国。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当前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坚持绿色发展,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讲规矩 守底线——知敬畏 担底线
“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生于伟大时代,成就栋梁之材。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守从政底线,常怀敬畏之心,夯实行为底线,努力成为可堪大用之人、能担重任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常存敬畏,能让人自律和自觉。中华民族素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传统。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蕴含着为官从政的大智慧。古往今来,不乏许多为官者因“敬畏”而产生清醒的认识:权力在手时能行为不越界、权力不用偏。正所谓,心存敬长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敬畏,是一种内心情感,更是一种行为操守,要求党员干部用党章规范约束自己的一切言行,既向高线看齐,又把底线守住,自觉按原则、规矩办事,做到对党负责。
敬畏法纪,就要紧握法纪戒尺。敬畏人民,牢记“水能载舟、亦能履舟”的古训,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切实做好人民的公仆,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坚守纪律红线、政治底线,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从心底里把党规党纪当成带电的“高压线”。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用好手中权力,在位一天、赶考一天、实干一天,心存敬畏方能行稳致远。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审视一些贪官的腐败轨迹,会发现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说到底,敬畏不仅是畏惧,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仰与尊重。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有助于时刻自省,自觉与腐败现象和错误行为划清界限。
守纪律讲规矩,就要常怀律己之心。严于律己,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基和成事之要。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慎初”上下狠劲,守住第一道防线,自觉做到遵规守纪;还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重每一件小事,自觉约束自己,做党和人民放心的好干部。
树立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当下,无论是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传统文化,还是《中国诗词大会》带来诗词新风尚,亦或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国家瑰宝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当代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由此可见,新时代新征程下,要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访欧期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这句话指出了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尤其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精神丰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再到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百花齐放,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更为当时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依据。因此,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创新形式为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在对优秀文化传承的同时,还需要让它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流,赋予其新的内涵或是创新承载形式。比如《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系列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受到大众的喜爱,获得好评,归根结底就在于将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了创新,与时俱进,使之更符合当下的主流,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故而,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和不同媒介相融合,丰富形式,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走出去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可以看出,要树立文化自信,少不了的就是要推动文化走出去。当下,无论是借助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儒家文化,还是诸如《战狼》《哪吒》等一些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国门,亦或是知名主播通过vlog的形式传播中华文化获得国外网友的认可,这种种事迹都在表明,文化走出去成为不可逆流之势,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要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便要推动文化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更需要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进一步推动文化走出去,如此方能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