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知识:从中国汇率制度的变革中学“汇率”
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中谈到:“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其中谈到关于汇率的相关话题,那么汇率到底是什么呢?
一、中国汇率制度的变革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汇率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适时调整与完善。大致经历了汇率双轨期、汇率并轨期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期三个阶段。
1.1978-1993:汇率双轨期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际社会中美元、英镑、日元等货币地位不断提升,国际货币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大部分西方国家处于通货膨胀的环境中,为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对外贸的调节作用适应当时经济的变化与发展,中国采取的是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形成机制。
2.1994-2004:汇率并轨期
1993年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并于1994年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人民币汇率不再由官方行政决定而是由指定银行自行确定和调整。这一制度变革从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机制由此有更多机会融入国际市场。
3.2005-至今:汇率市场改革期
2005年7月21日中国对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和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中国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次性升值2%,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从8.28调整为8.11。调整汇率基准价格和挂牌汇价体系。制度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国在汇率改革路上仍然任重道远。
二、“走进”汇率
1.含义:汇率,是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固定汇率制: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并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2)浮动汇率制: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进行干预。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
2.汇率标价方法: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常用的标价方法包括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也称为“外币汇率”。
(2)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也称为“本币汇率”。
三、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例题1】汇率是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其根本影响因素为:( )
A.大众诉求 B.政治因素 C.国际干预 D.经济因素
【例题2】通常来说,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83变为6.65,表明:( )
A.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下降
B.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上升
C.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下降
D.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上升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即用一国货币来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值。汇率会随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利率的变动而产生变化,但其根本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故本题选D。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本题考查汇率。美元汇率下降是指兑换同样金额的美元,所需要的外币减少了。同理,美元汇率上升是指兑换同样金额的美元,所需要的外币增加了。因此,题干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83变为6.65,这表明美元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