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2022-02-09 01:34
来源:政华教育

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紧盯”可能性推理的“解题密钥”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可能性推理题目是各位考生比较头疼的一类,题量多,迷惑性强,考生往往在排除掉两个选项后,剩下两个选项不断纠结。其实,问题出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很多考生习惯性的只看题干结论,根据题干结论,直接看选项。这样的做法在部分题目中,确实可以节省时间,但是还有很多题目,是需要对于题干整体把握,理清题干逻辑关系,再去看选项。另一方面,在把握选项的时候,没有找到选项的一些典型特征,尤其是削弱选项,容易选无关项。其实,有些削弱选项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如果我们能发现并掌握,在做题的时候“紧盯”这些特征选项,就相当于找到了解题的切入点。下面就给大家列举两种常见的典型削弱项。

因果倒置

例题1玩过暴力游戏的儿童,在与同伴相处时,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倾向,例如与老师争执,喜欢结伙打架等。无论是同伴、教师还是家长报告,这一效应均普遍存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玩暴力游戏的儿童主要是男孩

B.暴力游戏可以让人们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攻击倾向

C.与同伴相处中原本爱打架的儿童更喜欢玩暴力游戏

D.近年来,尽管暴力游戏售卖量增加,但现实中的儿童暴力事件却有所减少

【答案】C【解析】题干的结论:玩暴力游戏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攻击性倾向。

A项,题干中并未涉及男女之间的差别,且该项也无法说明玩暴力游戏的儿童是否更容易出现攻击性倾向,不能削弱结论。

B项,并没有说明玩暴力游戏的儿童是否更容易出现攻击性倾向,不能削弱结论。

C项,说明爱打架具有攻击倾向的儿童才更喜欢玩暴力游戏,即题干推理属于因果倒置,最能削弱结论。

D项,现实中的儿童暴力事件有所减少,无法说明玩暴力游戏的儿童是否更容易出现攻击性倾向,不能削弱结论。故本题选C。

本题中的C项说明了题干的因果关系弄颠倒了,即有力的削弱题干结论,并且削弱的力度很强,这是第一种典型的削弱方式。

另有他因

例题2丹麦的研究团队发现,多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胆固醇指标严重超标的比例明显超过那些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因此,研究团队认为,饮用咖啡因将影响年轻人的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

A.胆固醇指标是身体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

B.常喝含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通常有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

C.饮食清淡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的胆固醇指标

D.有的年轻人胆固醇超标严重,但他们从来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答案】B【解析】题干论点:研究团队认为饮用咖啡因将影响年轻人的身体健康。论据:多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胆固醇指标严重超标的比例明显超过那些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

A项,胆固醇指标是身体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加强了题干结论。

B项,常饮用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还存在其他不良饮食习惯,说明不一定是咖啡因影响胆固醇指标,属于另有他因,可以质疑。

C项,饮食清淡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的胆固醇指标,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D项,不饮用咖啡因饮料也可能出现胆固醇超标,但这不能否认咖啡因饮料对胆固醇的影响,无法质疑。故本题选B。

在本题中,B项是在讨论影响年轻人身体健康的原因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不是题干讨论的饮用咖啡因。也就是找到了另外可能导致结果的原因,属于典型的另有他因削弱项。

通过以上两道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有些有特点的削弱项我们可以发掘。希望各位考生在做题的时候,灵活把握,认真分析。

 

前提型之“架起两岸的桥梁”

在行测中,可能性推理是常见的题型,不少同学在做可能性推理题目的的时候,觉得题干比较长,分析起来费时费力,还有可能读不懂,进而看哪个选项都觉得好像正确,最终导致同学们浪费了时间,还有可能题目也没有做对。这其实反映了同学们在解决可能性推理题目时候,对于特定题型的解题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同学们,在做可能性推理题目的时候需要大家首先明确题型,进而根据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去正确解题。接下来给同学们介绍可能性推理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前提型。前提型题目有较为明显的特点,首先问法一般较为特殊,通过问法我们能较快识别它,一般问:“要使上述论证成立,下列哪项必须为真,或者需要加哪项作为前提”。其次,这种题目在论证过程中往往存在“跳跃概念”,如由论据:大学生对京剧不敢兴趣。得出结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敢兴趣。论据和结论中存在明显不同的跳跃概念“京剧”和“传统文化”,要使题干成立,那么所需的前提就需要在这两个跳跃概念间“搭桥”,即建立两者的联系,如:京剧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而这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前提。下面为同学们总结一下“搭桥”的方法:

一、梳理题干论证主线,对比论据和结论,找到明显的“跳跃概念”

二、搭桥,建立两者的联系,对比选项进行选择

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来具体感受下:

【例题1】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有大量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

A.蛇纹石是两个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B.这些蛇纹石化石的年代和特征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而后者曾是一片海底大陆

C.蛇纹石中碳的形状呈现出生物组织特有的管状和洋葱型结构,类似于早期的海洋微生物

D.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在板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答案】A【解析】第一步梳理题干论证主线,论据:大量远古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被称为蛇纹石。结论:格陵兰岛在远古时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跳跃概念:蛇纹石和海底大陆。第二步搭桥建立两者联系,蛇纹石产生于海底大陆。对比选项进行选择。

A项,蛇纹石是版块运动中在海底形成,建立了蛇纹石与海底大陆的联系,说明题干中格林兰有蛇纹石就可以推出以前是海底大陆,是题干的前提,当选

B项,两者年代和特征相似,但不能说明可以在海底大陆上进行类比,排除

C项,蛇纹石与海底生物的外形类似,也无法推出蛇纹石是来自于海底,排除

D项,与题干论证的蛇纹石无关,也不能说明以前是海底,排除。

通过上面这道例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夯实两点前提型题目的知识点,第一点就是做前提型题目时,正确梳理出题干论证主线,第二点就是找到跳跃性概念并搭桥。

 

真假话题型,你会了吗

在行测考试中,真假话问题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除了常见的寻找矛盾的方法可以解题外,还可以使用假设法进行解题。也就是说在做题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句子间有矛盾关系,也就是没有办法用矛盾法解决真假话,还可以假设法解题。

那么假设法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可以假设其中一个条件为真,那么从这个条件为出发,进行推理,如果推理出矛盾,就意味着假设为真不合理,那么就可以得出此条件真实情况为假。

例题1一起诈骗案经过侦查将目标锁定在赵、李二人身上,赵、李二人都可能是诈骗犯或目击者。已知诈骗犯只说假话,而目击者则只说真话,审讯人员问赵:“你们俩人中肯定有一个是目击者”赵回答:“没有。”

则赵和李分别是:(  )

A.赵是目击者,李是诈骗犯

B.赵和李都是目击者

C.赵是诈骗犯,李是目击者

D.赵和李都是诈骗犯

【答案】C【解析】对于这个题目来说,题干中并不存在着矛盾,那么可以假设,由于只有审讯人员的信息为疑问句,没有办法进行假设。所以从赵假设。假设赵说真话,那么赵说“没有”的意思即为没有目击者,可以得知二人都是诈骗犯,根据题干诈骗犯说的为假话可以知道赵与李都是假话,这就与假设赵为真话相矛盾。所以赵不能说真话,真实情况为赵说假话,赵为目击者。进而可以知道两人有说真话的,那么李就是真话,也就是目击者。所以赵为诈骗犯,李为目击者。正确答案为C。

例题2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答案】C【解析】此题突破口为丁的话语。可以知道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为真话,所以采用假设法。那么由红色入手,关注乙的话,假设乙为真话,则乙、丙车都为红色,与只有一人车为红色矛盾,所以乙为假话,乙车不是红色。进一步推理可以知道丙车不是红色,丙为假话,由此可以得知丁车为蓝色。另知道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为真话,乙丙均为假话,甲为真话,也就是乙车不是白色,所以乙车为银色。所以甲为红色,乙银色,丙为白色,丁为蓝色。正确答案为C。

考点点拨】题干中出现真假话,没有矛盾,可以采用假设法解题。

 

警惕评价型题目中的集合概念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可能性推理题目中,有一类题目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也就是评价型的题目。这类题目本身难度不大,大部分都是通过比较题干和选项的论证形式是否一致。而这样的题目之中,有一类题目,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三段论推理,但是我们却很容易出错,这就是集合概念的错误。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题:

例题医生在医院中要诊治很多病人,小王是一名医生,所以他诊治了很多病人。

以下哪项论证展示的推理错误与上述论证中的最相似?(  )

A.水果中含有各种丰富的维生素,苹果是一种水果,所以苹果中含有各种丰富的维生素

B.所有的老员工都是优秀的,李刚是新来的员工,所以李刚不是优秀员工

C.学报编辑不但要组织和编辑稿件,自己也可以写学术方面的文章,老郑是某学报的一名编辑,所以他写过很多学术方面的文章

D.这所大学所有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小赵是这所大学的一名学生,所以她的学习成绩很好

【答案】A【解析】在这个题目中,我们会发现,题干的逻辑推理形式就是我们很常考的三段论。如果写成一般的逻辑形式,可以被写成A是B,C是A,所以C是B。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形式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不止一个答案正确。有同学就不理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就是被集合概念欺骗了。

集合概念指的就是只反映集合体,不反映构成集合体的个体的概念。比如: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小明是人,所以小明是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根据一般性的常识很快的判断出这个推理是不对的。原因就在于,第一个概念“人”,其实就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指的是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而不是具体的每一个人。所以我们不能由这个概念去推其中每一个个体的性质。再比如:鲁迅的名著不是一天能够阅读完的。阿Q正传是鲁迅的名著,所以阿Q正传不是一天能够阅读完的。我们会发现,这里的“鲁迅的名著”其实也是一个集合概念。

了解了什么是集合概念之后,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判断什么是集合概念,而什么不是。其实我们只要在需要判断的概念前加上一个“每一个”,再看看这句话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有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了。比如:“每一本鲁迅的名著不是一天能够阅读完的”和“鲁迅的名著不是一天能够阅读完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显然是不同的,那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这样的推理就可能犯了集合概念的错误。但如果说加上了“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并没有发生改变,那这个概念就不是集合概念。

那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刚才的那个题目。我们会发现,题干所说的:医生要在医院诊治很多病人,这里的医生和“每一个医生”显然概念是不相同的,我们想说的其实是医生这个整体有着这个特点,而不是每个医生都如此。那我们再来看看选项。就会发现只有A选项中的“水果”也是集合概念,该选项的推理过程也犯了集合概念的错误,因此这道题答案就选A了。

集合概念在我们的考试中偶有出现,我们的同学必须有所警惕,不要被集合所代表了。这样才能提高效率,避免出错。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