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阅读
健全党内法规体系,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热点背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注重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格执行党章,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力不断增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新的重要经验。要增强依规治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牢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发挥好党内法规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重大作用,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模拟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好党内法规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须得依规,依规治党不仅是维护党统一领导的必要举措,更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关键。
依规治党是管理党内事务的关键。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坚持以严格的纪律来管理党务。在世界上,作为人数最多的政党,身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完备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具体和细致的法纪要求,是万万行不通的。
依规治党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举措。依规治党解决的是制度问题,而制度是管理和约束党最根本的手段。依规治党主要是通过刚性的约束,划定明确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而只有健全相关制度,明确法纪要求,严格约束党员才能保障全体党员纪律严明,保证党的工作有序推进。
依规治党是推进国家法治化治理的必要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其核心就是党的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党内建设以制度为依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因此,要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推进党内法律法规现代化,不断提升依规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要想持续推进依规治党能力,首先,要强化规则意识。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解读力度,提高党员对于法规的认识度,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清晰的认识到依规治党对我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认知水平。
其次,要强化规则落实意识。在党内实行责任制,层层负责,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党内监督是最根本的监督形式,建立健全监督责任体制,定期走访巡查,在提高监督覆盖面的同时,提升对党员干部的震慑作用。
最后,要保证实施效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党员群体中的“关键少数”群体,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和遵守各项党内规定。同时,要坚决查处各类违反纪律的行为,抓到一起查处一起,以使党员干部树立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
关注“老漂族”
【热点背景】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3.76亿,相当于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漂泊在外,是流动人口。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进入家庭化迁移,大多数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是夫妻双方一起流动,且越来越多流动家庭开始携带老人流动,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也呈上升趋势。人口的流动确实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红利,但随之而来的“漂泊感”也会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一些“老漂族”,更是面临着环境陌生、语言不通、异地医保等问题,亟须我们重视和关注。
【模拟试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选择到子女工作的城市生活,这些人被称为“老漂族”。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表明对“老漂族”的整体态度。
“老漂族”体现的是老人对子女无条件的关爱和照顾,也能让年轻人兼顾到“养老”和“育幼”,但对老年人来说,融入新的环境还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老漂族”,我们更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尽可能减少“漂泊感”带来的不安和焦虑。
2.分析“老漂族”面临的问题。
(1)面临交际困难。一方面语言不通,老年人在大城市交流不像在老家那么自如;另一方面环境也较为生疏,由以前的乡里乡亲到完全陌生的环境,老年人也失去了原有的交际圈,难免会有落差,生活也时常会感觉到孤独。
(2)存在代际矛盾。毕竟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如衣服该多穿还是少穿,感冒发烧是该物理降温还是药品降温,诸多细小的育儿问题也会产生矛盾,这也给“老漂族”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
(3)异地就医报销成难题。异地报销手续、流程较为复杂,有些常用药只能在老家凭处方开药报销,但长期在异地,购药、报销成了一大难题,很多老年人甚至都不敢生病。
3.分析“老漂族”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家庭观念。很多老人认为自己有义务帮助孩子,有照顾晚辈的家庭责任,在孩子无法权衡家庭和工作时,老人便选择无条件的支持。
(2)以家庭利益为重的“大局观”。大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各类资源集中,有利于自身发展,也有助于孩子教育,为了顾全大局,很多老人也会选择成为“老漂族”。
4.提出关爱“老漂族”的对策。
(1)子女加强关心。作为子女,需要换位思考,要理解育幼的辛苦,体谅父母的不易,要做到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社区伸出援手。社区逐渐搭建社交平台,组织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如广场舞、书法社团等,帮助老年人培养兴趣爱好,减少“老漂族”的孤独感。
(3)政府优化服务。相关部门也需尽快整合资源,优化政务服务,做好异地医疗费用报销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热点背景】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1年初冬,在济南召开的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及走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之路。如何“实打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让老百姓享受“沉甸甸”的生态红利,将是接下来最迫切的话题。
【模拟试题】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表明观点。
庄子曾在《齐物论》中写下“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寥寥数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发展中的痼疾,让我们清醒地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狠抓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向世人呈现一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繁荣昌盛的现代化美丽画卷。
2.分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1)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于老百姓而言,幸福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腰包鼓起来,更有大地绿起来、大海蓝起来、空气清鲜起来。只有坚持“生态绿色发展”,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收获感。
(2)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快速发展、集聚大量财富,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环境问题,生态欠账已久。而现如今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各地积极部署将闲置、低效率利用资源资产盘活,助力集体和百姓增收,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展示大国担当和博远世界胸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独行快,众行远”这一谚语,来展示中国在绿色发展中的大国担当。从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倡议,到《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号召,从1979年到现在40多年的中国植树活动,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无一不是中国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中国方案,而这些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走好生态绿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具体方向。
面向未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我们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
(1)树立科学、绿色发展观念。一方面完善当前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用生态、环境、经济、民生质量等指数来科学地判断政府及相关责任人的工作成果,扭转“经济产值本位”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营造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推动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举措,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绿色、新型能源以及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培育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推广至高耗能行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