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范文欣赏
2022-03-21 02:10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范文欣赏

加强环境治理 共建美丽家园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美丽城市,不仅要刻印在脑,更要落实于行动、升华为信条。近年来各地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探寻环境治理的可行之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践证明,加强环境治理,最能让“天蓝、水清、草绿”的美丽家园,重回人们生活。

共建美丽家园,我们应该秉持“依法治理”原则。“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正如北京,面对经济发展遗留下的环境难题,出台严格的保护规定及治理方案,运用科技手段治理空气污染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飞线入地、明确责任,整洁胡同、背街小巷,让胡同老街恢复古都风貌,还居民一个整洁、有序的北京,值得称赞。事实说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治理。因此,要筑牢法治保障,明确部门职责,不断优化升级整治方案,构筑生态文明基础。

共建美丽家园,我们应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城市绿色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是对生态环境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保护。S市近年来开始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政府绿色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也需百姓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践行。所以,要在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上推动理念升级,美化城市生态环境。

共建美丽家园,我们应该坚持“合作共赢”精神。从古至今,团结合作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从京津冀区域合作,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到七省市区合作,通过生态补偿等机制共同治理污染再到“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提出“共建、共商、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无不证明,生态文明建设,和则共赢、分则俱损。因此,共建美丽家园,不仅需要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也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共赢,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之不易,是多年来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向深入,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治理精神、绿色发展理念、合作共赢原则,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让政府成为服务群众的“店小二”

当前,政府正在从管理型积极转变为服务型,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依然存在办事过程中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问题:服务态度不好,办事效率低、办事吃拿卡要、蹲式窗口、奇葩证明等问题依然出现。这会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党群关系,降低政府公信力,损害政府形象。因此,要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群众满意度。

打造服务型政府,转变理念是基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这句话用在政府服务中在适合不过了。可是当下政府职能无限膨胀,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思想依然盛行。这导致公众和社会的主导性弱,甚至群众就会认为自己要以政府为尊。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宗旨,这意味着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将转化为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不再主要是为了管制,而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观念不转变,长此以往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定荡然无存。因此,政府要转变服务理念,将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才能提供满足人们合理、合法需求的公共服务。

打造服务型政府,完善管理方式是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说,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政府自身建设是尤为重要的。过去,我国政府主要是管理型政府,在过去以管制为前提下,政府不仅机构臃肿、职责不清,而且各种审批环节繁杂,效率低下。公众甚至于对个别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也不能得到法律和事实上对政府的追究。因此,构建方便、快捷、高效、亲切的服务政府是当下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简政放权,简化办事流程,同时还要做好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做好全程的服务者。

打造服务型政府,制度支持是关键。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体制改革是核心。当下极少数工作人员依然存在“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错误思想,甚至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这背后不仅体现了观念的错位,更说明了我们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其行为,让公务人员认为权力大过天。因此,打造服务型政府一方面需要完善考核制度,将政府服务以及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中,倒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同时,也应该完善政府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加强监督管理,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使其主动参与到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去。

政府只有真正的为民服务才能赢得民心。因此需要我们公开透明,建设阳光政府。同时还要做好服务的优化,为百姓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在当下这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更应鼓励群众这位“顾客”积极参与进来,监督政府,让其成为负有责任的“服务员”、“企业家”,多方共同构建服务型政府。

 

坚定文化自信 谱写冰雪赞歌

24节气的倒计时到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从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到手手相传的国旗……文化元素与体育赛事的结合,一点一滴尽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向全世界传递着深厚的中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这场赛事中最鲜亮的底色,随着奥运赛事的进行而熠熠生辉。

坚定文化自信,于细微之处彰显真情。正所谓:“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这场冬奥会可谓是一场“细节之处见真章”的传统文化盛宴。无论是国宝大熊猫和传统红灯笼被艺术加工为受人追捧的吉祥物“冰墩墩”与“雪容融”,还是将篆刻与汉字巧妙结合抽象应用到滑道、冰雪运动造型,亦或是水墨山水画描绘出的奥运“国风”战袍勾勒出中国式审美......正是通过大量的细节,北京冬奥会成为世界感知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文化的魅力充分体现在细枝末节的设计中,践行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

坚定文化自信,以包容之心共向未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世界需要自信的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也将推动世界更加多元包容发展。中华文化的日益繁荣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来文化,而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外来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发展。一个文化交融、互鉴的未来,一个团结、包容的未来,这也正是北京冬奥会留给世界的美好期待。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满园春色才是春。未来的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文化为桥,与世界同行,共向美好未来。

坚定文化自信,以奋斗之姿成就梦想。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奥运健儿们的“冠军梦”在奋斗中逐步变为现实。2月5日,由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上夺得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首金2月7日,任子威获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2月8日,谷爱凌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奇迹还在继续,无数奥运健儿在赛场上肆意挥洒汗水与泪水,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努力奋斗。“携手向未来,奋斗有我在,这是逐梦的时代”。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成功的金钥匙。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激发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文化创作“高峰频现”,到社会生活“升级换代”,再到生态环境“焕然一新”,这悄然发生着的每一处变化,都孕育着一场宏阔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见证着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也日益“强筋健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未来我们仍需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使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当下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务必要用好新发展理念这根“指挥棒”。从被贴上廉价、低端标签的中国制造到异军突起、享誉世界的中国质造,华丽转身的背后反映出近些年来中国秉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提升质量和效益所作出的努力。然而,新发展理念作为新事物、新要求,转化为实践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上认识不到位、贯彻落实上不坚决、体制机制上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可小视。“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趋势所致、形势所需、发展所系。必须清除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借新发展理念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坚持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弘扬科学家、企业家和工匠“三种精神”。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的思想束缚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努力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多点突破,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攻坚期,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深刻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管理革新,扭转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速向主要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浩荡东风一帆悬,舟出潼关两岸阔。”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号”巨轮必须面对也一定要驶过的关口。前方的航道上,或许险象环生,或许危机四伏,但凭借舞好新发展理念这一“指挥棒”,蓄足人才这一“活水池”,牵住创新这一“牛鼻子”,我们必定能够越激流、涉险滩,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使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艘巨轮,驶向更加宽广辽阔的水域。

 

坚定青年初心 实现人生价值

“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现在的青年人已经接过历史重任,担负起时代使命,用火热的青春创造更大的价值,在青春里拼尽全力,做自立、自强、自信的时代弄潮儿。因此,青年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行稳致远,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不忘初心需要坚定理想信念。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无数向甘如意、刘畅、郭亚辉一样的医疗工作者秉承着救死扶伤的理想信念,投身于疫情防控的一线。在脱贫攻坚期间,有无数的向黄文秀、李忠凯、吴天洋一样的大学生秉承着扎根基层的理想信念,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毅然决然的返回乡村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信念,疫情才会遏制,乡村才会发展。因此,广大青年只有树立远大理想,不忘自己的初心使命,才能让青春无限绽放。

不忘初心需要担当时代责任。生逢其时是最大的际遇,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时代赋予青年重任,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当代中国青年具备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投入本职工作,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高歌猛进的亮丽风景,让杰出青年成为驱动时代发展的强劲动力。青年人不改初心,敢于在新时代迎难而上,方可为国贡献力量。

不忘初心需要勇于砥砺奋斗。时代是青年的广阔舞台。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带领着一代代青年不懈拼搏奋斗的历史,也是广大青年在拼搏奋斗中成就人生价值,实现光荣梦想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天眼”的望远镜,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而这个运行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用两年时间研制出超高耐劳钢索,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以“中国天眼”团队年轻人为代表的我国广大青年,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升华理想境界,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青年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朝着初心奋力前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奋斗就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执着追梦,永不低头,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在青春里拼尽全力,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