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片段阅读什么情况选对策
在行测言语理解中,片段阅读的题量占比都非常大,它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问法比较多样,但是问法不同作答策略也就有所不同,从整体上来看,片段阅读当中,主旨观点题是重中之重,是同学们比较容易纠结的题型。同学们往往对于主旨观点题中的对策选项比较纠结,到底什么时候选择对策性的选项呢?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主旨观点题中的“隐性主旨”的解题方法。隐性主旨中作者想表达的主旨往往在材料里面没有呈现,是需要我们自己归纳概括的。
隐性主旨的题干往往会呈现出以下几种行文脉络,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
1.提出问题--分析危害 重点:解决问题,避免危害。
2.提出问题--分析原因 重点: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3.重要性--缺陷 重点:完善重要性,弥补缺陷。
例题1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暴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暴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答案】C【解析】第一句指出蓝藻上浮形成水华之后有两方面危害,第二句承接第一句说明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出现蓝藻暴发形成水华。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文段的行文脉络为第一句提出问题分析危害,第二句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以文段意在强调如何针对原因去解决问题,避免危害,故答案应选择C。
例题2
炮制技术被认为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医独有的传统技能,掌握就等于掌握中医药市场。国外企业通常通过在我国开办饮片加工厂、聘国内炮制专家“偷学”炮制技术,目前这样的外资企业达到几十家,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并不了解,无从管起;还有一些地方那个政府虽明知这些规定,但为了经济指标,对此不管不顾。调查表明,国内实际饮片厂数量比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几百家。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国家应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
B.政府应加强对设立中药饮片厂的资格审查
C.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外资企业的威胁
D.地方那个政府应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相关规定的了解
【答案】A【解析】文段先介绍炮制技术的重要性——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掌握炮制技术等于掌握中医药市场;然后介绍炮制技术存在的漏洞——政府对国外偷学炮制技术的现象处理不善。因此,作者通过介绍炮制技术的重要性及存在的缺陷,目的是希望能够弥补缺陷来发挥炮制技术的重要性,即应加强保密工作,防止国外企业偷学,故答案应选择A。
希望通过这两道题目的练习,同学们能够学到隐性主旨的解题方法,并进行大量题目训练,从而对于隐性主旨的题目可以做到迎刃而解。
行测言语题,问题型文段非“对策”不可吗?
主旨观点题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重点题型,大家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可能有过一些困惑:同样是题干中说了问题的题目,有的题选对策,有的题答案却是直接描述问题的选项。那到底什么时候选对策,什么时候选问题呢?接下来通过两道题为大家解开谜团。
例题1
专家认为,家庭氛围不和谐、缺少父母关爱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精神问题、继而迷上网游的原因之一。家庭是孩子体验情感,发展情商的关键场所。如果家庭中不能给孩子提供需要的安全感、尊重、亲密与爱,孩子很有可能在网游中逃避恐惧和孤独,寻求安慰。忙于工作的父亲和爱批评唠叨的母亲往往“善于”制造这样的情感生态。如果一个充满冒险精神追求刺激的男孩过着单调和一成不变的生活时,网游世界自然显得精彩无限。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应尽可能地保证孩子的情感供给
B.情感缺位容易使孩子沉迷于网络
C.亲子关系和谐可使孩子冷落网游
D.应创造满足孩子个性的情感生态
【答案】B【解析】文段首句引出专家的观点:“家庭氛围不和谐、缺少父母关爱是导致青少年迷上网游的原因之一”,后文具体论证专家的观点,故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就是专家的观点,与此对应的是B项。A、C、D三个选项都是在推断如何去解决问题,但是作者的意图已经很明确了,不用再去过度推断,而且A、D选项甚至脱离了文段论述的核心话题“沉迷网游”,直接排除。
为什么这个问题型题干没有选对策呢?是因为文段中有明确的观点,即首句的专家的观点,后文的内容都是在论证这个观点,所以作者的观点就是专家的观点。作者的意图已经很明确,直接选观点本身,不必再推断,推断反而不符合作者的意图。
【点拨】文段中有明确观点,直接选观点,非对策也可以。
例题2
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积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亟需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的不足
B.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
C.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
D.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
【答案】B【解析】文段第一句介绍了沉积物基准是什么和三方面重要性;二三句具体说明了国外和国内的关于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情况,国外研究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系,国内的研究零散且没有沉积物基准的规范。整个文段的重点就是沉积物基准体系很重要但国内外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对比四个选项,A选项,文段强调的是国内外尚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而不是已经形成了需要去完善弥补,这个对策无法从文段中理解出。B选项说的是沉积物基准体系的重要性和研究存在的问题,虽然没说解决,但是至少概括准确且全面,保留。C选项涉及到的是论述其重要性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且非重点,排除。D选项说的研究进展多与文段中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意思相反,排除。故本题选B。
该题中对策型选项所给的对策并不具有针对性,不能选,所以我们选了一个准确、全面的问题型选项。
【点拨】若所有涉及对策的选项不准确、不可操作或不能针对性解决问题,可以选论述问题本身的选项,对策不对,那我们选问题也行。
以后大家再碰到此类题目,对对策型选项敏感没错,但是要擦亮眼睛。问题型题干不是非选对策不可,要关注作者观点是否明确和对策型选项是否准确以及能否针对性解决问题。
行测言语理解:推断下文怎样才能推的对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片段阅读里的一种小题型——“推断下文”,虽然它考查题量并不多,但在每年的试卷中几乎都会与大家见面。在考试中我们可以通过问法来识别这种题目,常见的问法如:“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叙述的是”、“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等。虽然这种题型并没有主旨题的难度高,但是同学们在做题时很容易出现因为马虎不细致而丢分的情况。其实,想要掌握推断下文题的解题方法是很简单的,做题时常用的解题方式有三种:尾句分析、行文分析与选项分析。提到行文脉络分析,大家会自然地联想到主旨题中行文脉络分析这一解题方式,其实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仍然需要去分析文段中句子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而去梳理清楚文段的行文结构。
那么,接下来通过一道例题,一起来和同学们分享在推断下文题目中常考的一种行文类型——总分文段:
例题
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涛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漂浮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
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
【答案】D【解析】文段第一句先阐述“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这一内容,紧接着文段后面的第二句至第六句都在描述西岸优美的风光景色,所以题干文段类型为总分文段。那既然文段第一句向我们说明的是“河的两岸”风光优美,那按照总分文段的行文脉络,接下来应该描述的是另外一岸的优美风光。
A项,“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与所分析出的“另外一岸的优美风光”内容无关,无关项,排除。
B项,“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强调的是野生生物,而非另外一岸的优美风光,无关项,排除。
C项,“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强调的是河岸上的家乡,与所分析出的“另外一岸的优美风光”内容无关,无关项,排除。
D项,“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符合“另外一岸的优美风光”这一内容,可以作为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内容,保留。
故本题答案选D。
希望通过这一例题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掌握一种推断下文题目的常用解题技巧——通过对整个文段的行文进行分析,理解句意,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而梳理出整个文段的行文结构,判定出题干是总分文段,结合文段总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确定接下来叙述的内容,找到正确选项。希望大家在平时做题时结合今天的解题技巧多多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