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评析
激活文化记忆,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导读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沉淀物,象征着悠久的历史。而古老的中华文明,更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本文又是比较热门的申论以及面试话题,关于文化、关于文化的载体,内容主要立足如何保护、传承好这些文化的对策。
激活文化记忆,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悠长壮阔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信包容的基因。我们寻根溯源,唤醒共同的记忆与情感;我们触摸未来,用文明之钥开启美好生活之门。在“活着的古城”触摸历史,用科技新突破讲述古老的故事,让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以文化之韵赋能青山绿水……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发展,熠熠生辉。
【开篇第一段,通过中华文明、“活着的古城”引题,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科技突破、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文化赋能青山绿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描绘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时,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文物是悠久文化的载体,我们要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要让“活着的古城”散发更多时代魅力,就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和高科技手段,保护好历史文物、传播好历史文化,传承文物内在的精神,让文物、文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让民族的灵魂富有活力。
【第二段前半部分,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的“共同富裕”,通过阐述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赋予,还有精神生活的富裕(而文化正是充盈精神生活的手段。原文其实这一点没有做好前后文的衔接)之后破题,我们要唤醒文化记忆,让文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增强文化自信。】
用好文化之笔,勾勒古城一砖一瓦,点亮深藏的文化基因。【分论点一:用好文化之笔。】文化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文化融入到古城的一砖一瓦。“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经过漫长时间沉淀的历史富矿,(文化的重要性阐述,可以积累)“活着的古城”让文化变得更加生动,我们要在寻迹古城中,点亮深藏的文化基因,就需要我们通过历史建筑,讲好历史故事,留下“我从哪里来”的历史线索,让文脉在我们的手中赓续。(以历史建筑为媒介,讲好历史故事,了解历史线索,延续历史文脉。)“活着的古城”是我们讲好历史、赓续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保护好,让沉睡的文物流传出更多“历史传奇”。
(总结回扣论点,以活着的古城为讲好历史、赓续文化的载体,需要重点保护。)
科技唤醒历史,写尽古城沧桑巨变,创新讲好古老的故事。【分论点二:科技唤醒历史,用好科技手段。】(关于历史与文化的阐述,语言表达很好,可积累。)历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要保护好、利用好,尤其需要我们用科技新突破创新讲好古老的故事。科技,让我们跨越时空,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创,让高冷的文物释放时代的温度。(文创,是用好科技创新手段的一个具体表现。故宫文创、敦煌博物院的一些纪念品,都是我们保护文物的手段,议论文举例时可以列举。)多样的方式,更好地讲好历史故事,让更多的人在感触历史中,让“国风潮”更燃。
释放文化价值,赋能城市青山绿水,文化为幸福生活加码。【分论点三:释放文化价值,为幸福生活加码。】文化,不是孤零零的,而是与城市文明共生。一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仅是精神宝藏,也是发展的优势资源,更是城市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之于一座城市的意义,三个方面:①精神宝藏;②发展的优势;③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以文化之笔,赋能城市青山绿水,就是要让我们在历史之中,让城市的文化气息更浓,让“文化品牌”成为时代的“宣传窗”,为城市带来新生和希望。(对策阐述,这一点其实很新颖,但原作者阐述得可能没有那么具体。实际的意思是让文化与城市文明和谐共生,让文化真正成为一种对外的“宣传窗”,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让历史故事生动起来,让历史文物鲜活起来,让一缕缕历史光影映照过去、点亮当下和未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也以文化梦助力幸福梦。
(回扣论点,让文化梦助力人民幸福梦,让文化的价值真正得到释放。内容表达上也比较精彩。)
沉睡的历史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记忆石”,更是我们讲好文化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这里面承载着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承载着共产党人的风骨和气节,承载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规范的语言表达,可以积累。)以“活着的古城”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打造新时代精神文明高地,推动文化文明的繁荣兴盛,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获得感。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要去激活文化,推动文化文明的繁荣,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写在后面】
本文整体来看,提出了三条对策。但是三条对策细究发现,并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层层递进,从找准激活文化的对象(历史建筑)到用好科技手段(创新保护)再到最后,(保护好之后)要释放文化价值(落脚到人民幸福生活)。这种比较缜密的写作思路值得大家学习。
表达积累:
1、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发展,熠熠生辉。
2、历史,不是久远的过去,而是我们饱经沧桑的来路。
3、用一支文化之笔,勾勒厚重文化脉络,在古与今、山与水的变幻中,写尽古城沧桑巨变,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化传递的磅礴力量。
4、让历史故事生动起来,让历史文物鲜活起来,让一缕缕历史光影映照过去、点亮当下和未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也以文化梦助力幸福梦。
5、沉睡的历史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记忆石”,更是我们讲好文化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这里面承载着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承载着共产党人的风骨和气节,承载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大国粮仓”根基牢,“中国饭碗”端得稳
导读
曾几何时,饥饿一直是悬在中华民族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吃不饱肚子曾是几代人难以抹除的记忆。让13亿中国人吃饱饭始终是大大念兹在兹的国之大事,始终是人民领袖心中紧绷的那根弦。“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大大曾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发端于20多年前的“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布朗之问”,在国际上曾形成所谓的“中国抢粮论”。事实给予这一谬论坚决的回击。我们不仅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为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出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用鲜活的实践向世人谱写了一部“粮稳国安”的恢弘篇章。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惟有始终以大大新粮食安全观为指引,努力推动粮食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捧得更稳。
此篇时评立足“粮食安全”话题,结构清晰,论证充实,非常值得考场借鉴。
“大国粮仓”根基牢,“中国饭碗”端得稳
新年伊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打造“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优质良田。保护好耕地生态,让疲惫的土地“喘口气”,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一系列“藏粮于地”硬措施落到田间地头,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藏粮于地”的背景,作为此篇时评引题,引出粮食安全这个话题。】【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好耕地生态……泛写的排比事例,值得大家积累,可以作为申论大作文写作的素材。】
农业兴则基础牢,仓廪实则天下安。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大大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连续多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更加稳固,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是正确的,“大国粮仓”根基是牢固的,“中国饭碗”端得稳底气是十足的。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1、一些关于农业、粮食重要性的语言,可以积累;2、20个字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议掌握。】
夯实根基,就要坚守耕地红线“不闪失”。(对策型分论点)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分析解释)从强调“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到明确“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再到要求“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大大的谆谆叮咛,化成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的坚决行动。(事例佐证)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各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把“大国粮仓”基础夯得更实,端牢“中国饭碗”添信心更见力量。(总结回扣)
【粮食安全的对策1——耕地红线】
夯实根基,就要坚持藏粮于地“不停歇”。(对策型分论点)农田提标准,稳产有保障。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2年底确保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分析解释)江西提前下达今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2.9亿元、耕地轮作资金4.2亿元;河南省水毁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紧锣密鼓,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广西大力开展“我为农民护良田”行动,大力加强耕地土壤检测、田间试验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事例佐证)从岭南大地到江南水乡,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各地深挖耕地产能,更好实现“藏粮于地”,田间地头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总结回扣)
【粮食安全的对策2——藏粮于地】
夯实根基,就要坚定藏粮于技“不止步”。(对策型分论点)耕地有限,技术无限。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近年来,我国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分析解释)无人机播撒农药、“种田管家”打理水稻、农技专家在线看田……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推广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贡献越来越大。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为粮食生产注入源源动力。(事例佐证)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实施“藏粮于技”,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才能确保良田多产粮、产好粮。(总结回扣)
【粮食安全的对策3——藏粮于技】【1、以上三段作为粮食安全的三大对策,是这篇时评的主体内容,需要大家详读;2、结构上来说,比较一致,都是分论点+分析解释+事例佐证+总计回扣的思路,非常完整,跟我们申论大作文论证类似;3、内容上来说,出现的事例,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还有说理语言,也可以多加品读,看看是怎样把这个理给说明白、讲透彻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阔步行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大道上,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把“大国粮仓”筑得更牢、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结尾总结展望】
★【总结】
一、结构梳理
1、第一段: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藏粮于地”的背景引题
2、第二段: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3、第三段:粮食安全的对策1——耕地红线
4、第四段:粮食安全的对策2——藏粮于地
5、第五段:粮食安全的对策3——藏粮于技
6、第六段:结尾总结展望
二、语言积累
1、农业兴则基础牢,仓廪实则天下安。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2、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是正确的,“大国粮仓”根基是牢固的,“中国饭碗”端得稳底气是十足的。
3、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4、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各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把“大国粮仓”基础夯得更实,端牢“中国饭碗”添信心更见力量。
5、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6、从岭南大地到江南水乡,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各地深挖耕地产能,更好实现“藏粮于地”,田间地头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7、耕地有限,技术无限。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8、“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在答好“为了谁”上下更大功夫
导读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明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在答好“为了谁”上下更大功夫
大大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为民话题相关名言积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引题,用大大在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来做一个引题,引出为民的话题。名言引题是常规引题操作,注意考试当中的实践运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回顾历史,每当党的事业面临重大挑战,每当中国的前途命运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总是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的深厚情谊,再到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铿锵誓言,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历史上的干群关系,可以积累在为民话题当中使用)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攀升,迫切需要在答好“为了谁”上下更大功夫。【分析+破题,先用历史上的干群同心来指出群众推动历史前行的伟大力量,接着结合当下的“主要矛盾”破题指出要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这种“历史+当下”的递进关系运用的非常好,大家码起来~】
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多层次、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既到工作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听实话、察实情。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放掉架子,经常自问“我是谁”,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纠正“官老爷”习气,多喝“大碗茶”、常坐“小板凳”,让群众感受到干部与自己“心连心”“零距离”(对策1,摆正“官念”。年轻干部应把“官本位”思想彻底摒弃,把高人一等的特权思想抛到一边,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把自己的位置摆的靠后一些、把个人利益得失看得轻一些);耐住性子,甘当小学生,带着“掀锅盖、查米缸”的认真劲,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只要是群众关切的事情,哪怕是“一针一线”,都要耐心答复好、细心处理好(对策2,深入群众。群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年轻干部应放掉架子,拉近群众的距离,不讲空话、套话、官场话,多走进田间地头、走进旮旯边,扎堆到群众身边,说“土话”,面对面、实打实地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虚心向群众求教,请群众为改革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开对方子,科学安排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注重分类分层次实施,以群众利益的“最大化”来解决问题,坚决做到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不“绕弯子”、不“撂挑子”、不“捂盖子”。(对策3,会解问题。年轻干部要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勇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于直面矛盾、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扛最重的责任,练就“能干事”的硬本领。◆释义:①不绕弯子:指说话、做事不绕弯子;②不“撂挑子”:原指挑夫放下扁担,不挑东西了也不走了。后比喻因为闹情绪而丢下应该负责的工作不管;③不“捂盖子”:捂,遮盖住或封闭起来。捂盖子,把盖子盖上,不让人打开。比喻掩盖矛盾,不让把问题或坏人坏事揭发出来)
★素材拓展:这段的对策表述上用了“放掉架子”、“耐住性子”、“开对方子”的排比手法,类似的还有诸如:理清路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干出样子等,在写作的时候注意灵活运用。
不仅要实干,更要将实事办好。坚持踏实勤恳、求真务实的作风,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既要着眼长远、多做利在千秋的实事,又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坚持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中,以群众同意不同意、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自觉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解决好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年轻干部要在为民服务中勤勤恳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和“钉钉子”的精神,坚持踏实勤恳、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各自岗位上积极作为,做到凡事“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谋其责,践行对党和人民忠诚的誓言,不负初心与使命。】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得来更强大。(为民相关对仗表述,漂亮!积累)着眼群众需求、群众受益、群众满意,在答好“为了谁”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竭诚为民中答好时代问卷。
【思路拓展:这篇文章围绕的就是“为民”的话题,由于这篇文章是时评性质的分论点不是特别突出,咱们写申论的话可以稍微的改写一下,譬如就可以直接以“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谁”来当做三个分论点将文章串起来,也可以诸如“无我、大我、忘我”这三个“我”来串,这些词语对仗的手法可以大幅提升文章的逻辑感,非常好用的招数,学起来~】
★素材积累:
1、“三个谁”相关素材:
①知道“我是谁“,才能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方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摆正心态做人民的公仆,摆正工作态度,为人民办实事。
②不忘”为了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鲜红党旗下共产党人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人民的事情,必牢记在心、必及时处理,人民满意就是最大的肯定。
③牢记“依靠谁”,群众是国家的根基,是党执政的基础,自觉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履行群众义务,造福群众。群众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创造者,是新中国历史的谱写者,是国家宏伟巨制的中流砥柱,更是绘制未来蓝图中的浓墨重彩,切实为人民谋幸福、谋福利,是共产党人一生的课题。
2、为民事例积累:
疫情防控:当国家和民族面对严峻考验时,中华儿女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展现出坚不可摧的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和衷共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事实证明,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
3、为民表述积累:
①在近百年的奋斗史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这句话也适用于“共享”的话题上,意思就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4、为民主题名言积累:
“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出处:大大)
5、当下问题现状:
但时下,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党员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不善于用说服、教育、示范的办法去引导,习惯于用命令、强迫、压服的方法去要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