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时政热点阅读
2022-04-29 03:28
来源:政华教育

时政热点阅读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2022年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对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提出目标要求,指明前进方向。

回首百年,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贞初心始终未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数以千万计革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深刻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把青春献给祖国,树起了“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等一面面闪亮的旗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一代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勤勉工作、开拓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秉持光荣传统,自觉听党指挥,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要领域和重大斗争中拼搏奋斗,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实践充分证明,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党管青年原则,大力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着力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工作才得以始终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一刻也没有偏离自己的时代主题,结出丰硕实践成果。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只有广大青年理想信念坚定,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坚定人民立场。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青年健康成长规律所要求的。五四运动作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开端,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我国青年运动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一代代中国青年牢记党的教导,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自觉同人民一起奋斗。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矢志永久奋斗。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五四运动20周年之际深刻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广大青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百年来,共青团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培养和教育青年,推动中国青年运动有组织、有声势地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新征程上,共青团要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0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20个部门单位共同举办的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启动,主题为“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关系”深刻阐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意义,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对于提升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部署实施一系列知识产权重大战略,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潜能,有力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59.7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由2013年的第35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连续9年稳步上升。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奠定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整体部署,明确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发展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知识产权事业未来15年发展作出的重大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宏伟蓝图,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全面落实《纲要》是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中之重。要紧紧围绕《纲要》明确的6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聚焦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建设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格局,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稳步实现“制度完善、保护严格、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开放共赢”的知识产权强国总体目标。

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中央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本领,既学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学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展国际合作和竞争,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力开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局面。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鲜明强调要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多个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并对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加快制定或修订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责任。二是依法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防范化解基金运行风险,维护基金安全。三是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

——“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关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精细化管理是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并提出三方面的明确要求:一是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就业快速变动的趋势,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的措施,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二是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三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

——“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采取空前力度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将相关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及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大幅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及时对因疫情遇困群众给予救助等举措,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全国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免、减、缓、降等政策合计减费1.54万亿元,职工医保阶段性减征1650亿元。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总结社会保障工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做法经验,强调“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助力疫情防控、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中的作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既能抵御可以预见的生老病死等各种常规风险,又能应对难以预料的非常规风险”。

——“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之初,鼓励各地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也存在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待遇差异不尽合理,制度之间转移衔接不够通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明确要求:要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强对制度运行的管理监督。各地区务必树立大局意识,严肃落实制度改革要求,“不得违规出台地方‘小政策’”。可以允许一定时期内存在区域间社会保障水平上的差异,“但不能动摇统一制度的目标,不能自行其是、搞变通”。总书记还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就一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2022年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其中,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受权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栏目上线12小时,就收到有效留言近万件。

互联网时代,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上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近年来,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常同网民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用脚走基层,上网察民意”成为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新路径。同时,包括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在内的许多网络理政平台,铺就民意绿色通道,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

“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摸清吃透基层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第一手”民意,才能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有人说,网络舆情中能发现治理的难点,网络留言中也能看到治理的盲点,网友建议中更能找到治理优化的起点。网上群众诉求和建议,既是社情民意的直观表达,也是与时俱进的治理命题,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就是党员干部办实事的履职清单。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断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据人民网统计,2021年全年,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应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超80万件;全国留言回复工作覆盖率省市级达100%,县级达98.4%。群众留言,干部留心,来自各地各部门领导的一条条回复,不仅切实解决了许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是在点点滴滴中温暖民心。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更加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跟上时代要求,跟上群众期待,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责任使命。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从内心重视网民和网络民意,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到全部工作之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把“面对面”、“键对键”结合起来,抓住一个“干”字,紧盯一个“实”字,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真正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凝聚形成网上网下最大的同心圆。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