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范文阅读
2022-05-25 02:21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范文阅读

党建引领是创新基层治理的根本

湖南长沙F区大力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充分激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活力浙江嘉兴H区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基层党建堡垒不断建强江西新余G区在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建立“一心三园四联”工作机制……近年来,各地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着基层治理的水平。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党建做得好,可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有助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把党的组织链条延伸到城乡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打造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才能更好促进基层治理。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各类矛盾问题往往较为复杂。如何做到收集问题更全面、解决问题更及时浙江嘉兴以村民小组、居民楼道、商务楼宇、企业等为单位细分出9.2万个微网格,党员干部在微网格的经常性走访中着重收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现场解决问题或上报相关机构统筹处理,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由此可见,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就能畅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提高办事效率进而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也需科技赋能。近年来,多地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推进基层治理走向“智治”。从“中枢大脑”的指挥调度,到群众诉求的智能汇总,再到服务资源线上整合,不管是城市街道,还是广袤乡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基层党员干部更精准地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促进了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创新。实践证明,把党建引领与科技赋能有机结合,就能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如何,关键要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村口安装路灯,老旧公园修整改造,健身广场的设施更换升级……基层治理面临的事情看起来很小,却是关系居民和村民生活品质的大事。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锚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暖民心、纾民困、解民忧的紧迫感,提高破解难题的本领,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必须汇集众智、凝聚合力。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凝聚人心、团结群众,就能最大限度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数字经济赋能智造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议中强调:“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是我国前进道路上必须把握住的宝贵机遇和必然选择。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巨轮才会劈波斩浪,智造美好光明的未来。

数字赋能,激活乡村产业一池春水。数字经济能为乡村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不再只是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已经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下、运行管理方式粗放,导致产业附加值不高。但数字赋能后,通过及时的技术检测、数据获取、资源对接,能够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的优化,进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大幅提升。除此之外,数字经济还催生了很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电商特色产业模式等都为乡村的产业振兴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思路,注入了新鲜的源头活水。

数字赋能,打通疫情防控绿色通道。当前,疫情这个暂停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疫情防控工作毋庸置疑成为如今最迫切的重点任务。为了抗击疫情,H集团推出了“数智抗疫平台”,这是一个数字赋能的综合防疫平台。基层的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数智抗疫平台”这个大屏,就能进行流动监测,还能对物资情况进行实时掌握,精准分析传播范围及疫情态势发展,助力政府即使在紧急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疫情防控的一键指挥。在复杂的疫情形势下,H集团正是通过数字赋能才为基层政府的精准化疫情防控打通了绿色通道,助力智慧战“疫”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字赋能,舒展公共服务崭新画卷。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要求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让科技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民生各个领域的强渗透性有目共睹。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电子政务,到“健康码”“乘车码”“场所码”的方便快捷,再到远程教育、智能医疗等新型服务供给,数字赋能不仅大力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普惠化、便捷化、智能化水平,还切实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幅数智服务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开来。

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数字经济是世界未来的前进方向。不论是推动乡村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垫石铺路还是切中疫情防控堵点,助力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拦路虎抑或是找准民生所需,赢得人民由衷地点赞与肯定,数字经济充分展现了其强大力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与较量中,数字赋能,定会绽放出雄伟的炽焰,迸发出澎湃的动能。

 

政策引领成就成功

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这一切都是一代代人,不懈奋斗而实现的而这些成绩一个个英明决策的引领,当下在两个百年交汇口,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需要鲜明、决绝的政策,用科学的国家政策铸就新时代在中国人走向成功。

英明政策是人生成功的阶梯。英明政策使人需心中有梦想。梦想如同指引方向的明灯,只有点亮梦想的灯,才能照亮前方的路。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大汉一统政策造就霍去病,灭匈奴。共产党人救民于水火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时代粮食政策有袁隆平,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政策将梦想融入现实,成就个人的成功,最终实现梦想,实现人生价值,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因此,国家一定要有英明的政策,奋斗才能更坚定,更长远,也更有价值。

科学政策是企业成功的保障。科学的政策能指导实践,激发创新。创新为奋斗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当今企业以创新为突破口,自主研发新产品,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政策的指引下,企业用自己的创新能力为自己奋斗出一番事业。这份创新也是他们更有底气开拓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同时为企业自身发展贡献了力量。因此,科学政治,在奋斗的路上让我们要不断地用创新精神去掌握更多能力,去攻坚克难。去不懈奋斗。实现企业价值。

适宜的政策时事业成功的关键。政策要契合时代,要符合需求,不能好高骛远,不能陈旧落后。正如习总书记说“政策好与坏,要看群众是哭还是笑。”如今我国的脱贫攻坚政策、精准扶贫政策、全面深化改革政策,体制革新政策,都恰如其分的是适合的时代呈现,全国人民整体摆脱贫困,跨上时代发展列车,享受改革开放红利,人民大踏步走上小康道路,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伟大的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我们要在适宜的政策引领下实现人生抱负。

未来鲜明的道路已明确,让我们在英明的、科学的、适宜的政策引领下,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我们要以国家为指引,用创新为动力,践行实干的脚步,奋斗在实现人生价值路上,让时代记住属于我们奋斗的闪光点,赢得属于21世纪中国人的时代。

 

深化简政放权打造高效政府

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牢牢抓住简政放权这个“牛鼻子”,用政府的减权限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以此来提高办事效率,打造高效政府。

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简政放权改革是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是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五年来,我们以简政放权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不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管理由过去以审批为主向以监管和服务为主转变。要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切实将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使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通过简政放权改革,我国营商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井喷式增长,新动能更好更快发展壮大。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营商便利度显著提升,是全球营商环境改善程度最显著的经济体之一。同时也应看到,横向对比差距仍然不小,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以简政减税减费为重点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大民间投资和外资市场准入,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深化简政放权是优化政务服务,完善办事流程的重要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坚决打通“信息孤岛”,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持续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总结推广基层创新经验,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努力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创新公共服务发展机制,探索政府与社会合作新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完善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和业务,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简政放权就是要告诉我们,简化审批手续,下放权力,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立足新时代,面临民众新需求,唯有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才能更好地推进政府服务,打造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

 

用自律捧起人生的奖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之际,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开启梦想旅程,开荒、闯关、西迁,开启一段段坚韧的青春征程,担当起一颗颗无私的“螺丝钉”。而如今,新时代到来,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人,我们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坚守自律,跻身历史洪流、勇做时代弄潮儿,不负韶华,利国利民。

在自律的旅行中,远大理想引领青年远航。人生如屋,信念如柱。理想,不仅是对他人日常的关怀,但是对百姓生活的牵挂,更是对国家荣誉的守护。美团骑手常凯,心系他人安康,冲在抗疫前线,用奉献送去温暖,用无悔传递能量时代楷模黄文秀,心系百姓生活,放弃安逸生活,回到贫苦家乡,用坚守引路脱贫,用坚定谱写攻坚青年榜样朱婷,心系国家荣誉,赛场血战强敌,彰显女排精神,用奋勇为国争光,用拼搏实现梦想。我们为他们的无言坚守感动,更被他们的理想信念折服。青春的旅行,青年可以说走就走,但一定记得,要用理想领航,为自律人生添砖加瓦。

在自律的比赛中,过硬本领助力青年飞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硬本领是青年艰苦执着的毅力,是青年战胜困难的武器,是青年一往无前的勇气。乡村振兴,年轻干部唯有硬本领,才能一呼百应,获得百姓坚定不移地信赖文化强国,青年作家唯有硬本领,才能思如泉涌,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经济腾飞,韶华“后浪”唯有硬本领,才能各显神通,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梦想生态文明,年轻人唯有硬本领,才能绿色发展,用生态文明助推人居环境符合群众意愿。少年强,则中国强,练就一身硬本领,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快速成长,展翅高飞,尽情翱翔,为自律人生保驾护航

在自律的苗圃中,责任担当浇铸青年成长。责任,是肩膀上的担子担当,是心中的职责,责任担当是青年榜于一身的使命。有人说,“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这是一个框线,它让青年干部明白:我必须想干、愿干、积极干,而且能干、会干、善于干也有人说,“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这是一个承诺,它让青年人明白:时代大潮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需要去承担属于我的担当和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于担当使命责任,方能诠释青年人自强不息,百折不屈的精神,方能为自律人生凝心聚力。

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青年要坚持自律才能垂名万事。这就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也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为民服务更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让青春年华在为人民奋斗中、为国家昌盛中焕发绚丽光彩。作为广大青年的我们也要在此时此刻行动起来,用奋斗去书写明日答卷,用自律成就精彩人生

 

走出文化建设的“新长征路”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受社会发展制约“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长时间的选择,时至今日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响应战略文化建设必然要进入新征程。新时代、新使命,要走出文化建设的“新长征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化建设的“新长征路”,需以保护发展特色文化为出发点。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承载着祖先的记忆,展现鲜明的民族特性。当前部分地方保护传承、挖掘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文化上独辟蹊径,让“新长征”起点更扎实。山东曲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让仁义礼智孝深入每一位居民内心福建泉州通过文旅融合,活化利用古城资源,让物质、非物质遗产得以更好保留和传承湖北红安通过发挥红色资源富集优势,举办文化展览,助力了红色文化的发展。描绘特色文化符号,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舍本逐末,保护和发展并行,才会走得踏实。

文化建设的“新长征路”,需以优化文化服务质量为着眼点。习总书记强调“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在硬件软件上都取得长足进步。但还不能满足群众民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求,也存在“一买了之”“一甩了之”的情况。群众“点菜”到底“点什么”“怎么点”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在基层还存在空壳化的现象,加重了公共文化服务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所以必须打破求量不求质的错误观念,统筹区域供给,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供给质量的跃升。

加强文化建设,需以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点。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增加产业附加值,延长经济产业链,实现人才产业双丰收。浙江横店影视城定位清晰、产业配套完善,倾力打造影视基地中心,紧跟发展文创发展战略目标,从小作坊蜕变为中国影视创作新地标。广东省打造自己的云上平台,集结科创企业,连续17年雄踞文化产业总量和规模企业数量全国第一。重视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下,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做好文化产业与数字化的结合,发展好文化产业,就一定能实现助力文化建设的目标。

保护发展特色文化、优化文化服务质量、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是新长征路上的三驾马车。早在十七大报告就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积极走向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文化建设的“新长征”要谨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要谨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打破经济“硬指标”造就城市“软幸福”

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特大城市,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庄严使命,也顺应了全国人民对美好未来和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幸福城市,大力推进富民强市,持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是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型。它启示我们,今后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要素,不仅仅是GDP、人均收入等“硬指标”,还包括市民的幸福感、幸福指数等“软感受”。而且,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这种“软感受”还会超越“硬指标”。

建设幸福城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不同群体的幸福需求,必须从影响城乡群众幸福感的薄弱环节抓起,从改善民生、加快民富、促进和谐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政府要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上项目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就业援助,深入推进贫困家庭子女关爱工程,大力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农户”等困难群体,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建设幸福城市,要作长期的艰苦努力。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不仅涉及就业、收入、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更涉及人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的程度。因此,建设幸福城市,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要紧紧围绕住房、教育、医疗、分配、交通、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领域,探索建立科学完整、有机衔接、相互配套的保障机制,既稳妥有序,又加速推进。

建设幸福城市,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便没有力量。城市是市民共有的家园,建设幸福城市,既需要加强党的领导,需要政府统筹规划和加大投入,更需要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建设幸福城市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追求,才能真正建成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惠民生的核心,是满足群众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让生活美好,前提是要体会是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对城市依赖感和认同感,只有公民在城市中可以时刻感受“家”一样的温暖,群众的幸福感才真正提升,城市才不会成为一个冰冷的文明符号,而是一个充满温度的生活乐园。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泉源。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之根,文化之源。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记忆,诉说着先民的勤劳与创造。古老文明在岁月的侵蚀下已不可能再现于世人面前,但是古老文明留下的每一处碎片,哪怕是断壁残垣都能向人们传达先民的勤劳与创造。

然而不幸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轰鸣的推土机在宝贵的历史建筑之上呼啸而过,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整齐划一的高楼大厦。当原有的古老建筑被摧毁,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建设者们却又在新的地方建立起仿古的建筑物,殊不知,古老建筑的工艺,亭台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却无法重建。人们走在山寨的古城之中,被各式各样的小商品街道,商业演出所包围,建筑虽然相似,但文化氛围早已不再,人们不禁感叹:我们虽然得到了现代化的都市,但精神家园早已不再。要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须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生命历程的根基。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点点滴滴地都记录在每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每一处名人故居、官府宅第、寺庙宫观、亭台楼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城市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使这种记忆变得更为真实,通过城市风貌、民族风情、市民习俗等,使我们感受到历史的积淀。

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独有的名片。所谓托物寄情、托物寄史。从河流山脉、地形地貌、树林草地,到历史街道、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再到传统技能、风俗习惯、文化情操等等,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这些文化遗产存留在城市的空间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里,对城市的风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作用。

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一座古代城市的营建,包括宫殿、衙署、里坊、道路和水系等,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城市中的传统民居既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又是今人生活的空间,它们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它们夜以继日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不但可以了解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历程。

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符号,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将在精神文明上引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历史性城市的保护上,不但要强调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而且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这些文化遗产是市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它们给予我们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开拓未来。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