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教你如何巧解主旨观点题
行测言语理解:了解标题添加题,让你不再“标题党”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专项有一种题型比较简单好拿分但是总是有同学们会选错。考完下来自己核对答案,还胸有成竹地说自己的这个题肯定是对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种题就是我们的标题添加题。相信大家在平时生活中深受“标题党”的影响,以至于分析文段选答案时会出现主观上的错误,所以,今天就由政华公考带领大家走出“标题党”的“陷阱”。
在我们标题添加题中的题干中有几种不同的文段类型,所以也就对应了我们不同的解题技巧。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议论性文段
议论性文段的主旨应该是我们文段的中心论点,所以针对这种议论性文段的标题应该契合我们文段的主旨,也就是中心论点。
例题:2017年某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八成居民家庭认为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超过六成认为阅读对于孩子养成爱学习习惯、养成健康性格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超过三成的受访居民家庭未成年子女能够做到每天阅读,超六成孩子每次阅读时间为半小时至1小时。但只有三成受访家长经常陪子女阅读,近六成家庭是让孩子自己阅读。有意思的是,虽然父母们自己已经被手机、电脑、电视占据了太多时间,却有13.63%的家长希望借助阅读挤压孩子玩电子产品、看电视的时间。
下列选项最适合做文段标题的是:( )
A.中国家长高度认同阅读对于子女成长的价值
B.放下手机,才能陪孩子阅读
C.你看手机,孩子看书?
D.阅读,不只是关于书本
【答案】C【解析】文段先援引调查数据,说明多数居民家庭认识到阅读对孩子的意义;然后指出实际生活中,能够保持阅读习惯的孩子很少,且多数家庭是让孩子自己阅读,而非家长陪伴阅读;末句以“有意思的是”提出,父母被手机等占据了太多时间,却寄望于让孩子抵抗电子产品的诱惑去读书。“有意思的是”后的内容是作者重点关注、意在强调的。文中这部分内容带给人的反思是,家长不能单方面要求孩子,自己也要放下手机多陪孩子阅读。首先排除与这一意思无关的A、D。B、C两项都与主旨相符,但C项更加简短扼要,且以问句形式表达,生动、有力,更能吸引读者注意,更适合做文段标题。故本题选C。
说明性文段
说明性文段的主旨应该是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等等,所以针对说明性文段的标题应该突出文段的说明对象。
例题:最新研究显示,所谓“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那么好。研究引用大量基因资料,发现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水平即使升高,对降低心脏病风险也不一定有帮助;与此同时,因遗传因素而有较高HDL水平的人士患心脏病的风险并不低于天生HDL水平较低的人士。如果HDL真的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前者患心脏病的机会应该较低。没有参与研究的学者对相关结果感到不安。
下列哪项最适合做这段文的标题:( )
A.遗传因素与心脏病
B.心脏病研究的新发现
C.胆固醇对心脏病的影响
D.“好胆固醇”或并不存在
【答案】D【解析】文段一开始就提出“‘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很好”,接下来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升高HDL也不一定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二是因遗传因素带有较高HDL水平的人士患心脏病的风险不低于天生HDL水平较低的人。并且文段最后进一步指出研究学者也并未肯定HDL真的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所以整个文段围绕“好胆固醇”展开说明,重点阐述了好胆固醇可能真不存在,A、B、C三项均未体现好胆固醇这个说明对象,排除,只有D项准确体现了文段说明的对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记叙性文段
记叙性文段的主旨应该是故事或者寓言带给我们的道理启示,所以记叙性文段的主旨应该是道理启示。
例题: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的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
下列最适合作为这段话标题的是:( )
A.心静是一种境界
B.生活是一本书
C.静心与读书
D.心静与领会
【答案】A。文段由读书需要心静引出,生活亦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中;最后由“但是”进一步强调,心静是一种境界,它强求不来。由此可知,文段论述的重点为心静是一种境界,A项正确。B项未提及心静,排除。C项只是引子,不适合做标题。D项与末句强调的重点不相符,排除。故本题选A。
新闻文段
对于新闻文段的标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写人,那么标题的结构就是人+事,也就是什么人干了什么事。另一类是单纯写事,那么标题就需要全面、准确的归纳概括文段的内容,特别注意的是新闻的时态和新闻的首尾句。
例题:据悉,寿山石雕作品“春声赋”将在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展出。“春声赋”为传统的花鸟题材,一凤一凰于五十六只形态各异的小鸟或栖或飞,环绕在一棵不老松身边,形成众鸟朝凤的欢乐图景,寓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睦与新中国繁荣富强。它是用整块名贵高山鸡母窝石历时五年雕刻而成,是福建省寿山石雕最重要的优秀作品之一,价值约一亿三千万人民币。这是寿山石首次参展世博会,将向全球展示寿山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成就,对提高寿山石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最适合这则新闻报道的标题是:( )
A.寿山石借力世博会再上新台阶
B.寿山石雕“春声赋”将参展世博会
C.寿山石雕“春声赋”价值过亿
D.世博会首现寿山石雕“春声赋”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寿山石雕作品“春声赋”将在上海的世博会福建馆展出这一事件,然后具体介绍了寿山石雕作品“春声赋”的珍贵价值,最后阐述了其参展的意义。B项是首句导语的同义转述,作为标题恰当。A项未提到“寿山石雕‘春声赋’”这一主体;C项仅论述其价值,未提到其将参展世博会这一事件;D项时态有误,文段说的是“将在……展出”是将来时,“首现”体现的是完成时。故本题选B。
了解了以上4种文段类型,我们总结一下解题要点:
(一)紧扣主旨,无主题词的慎选
标题添加题属于特殊的主旨题,应当紧扣文段主旨,不体现主题词的慎选。
(二)全面完整,不完整的不选
标题添加题的正确选项需要概括文段主要内容,如果选项无法概括全面,则不选。
(三)形象生动,短小精悍,不醒目的慎选
在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优选更加形象生动的标题。
以上就是政华公考带领大家走出“标题党”的技巧,你学会了吗?
行测言语理解: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主旨观点题”
在省考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专项包含多种题型,其中主旨观点题,从本质上来讲是考查各位考生是否能分析清楚作者的行文写作思路,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逐句分析,尤其要分析清楚句间关系,我们才能掌握文段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找到重点。
一、带你“逐字逐句”分析文段
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更有可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而不是把就业率的红牌等同于“专业不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
B.制度建设是保证专业评估合理性的基础
C.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
D.就业率不是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
文段分析:
第一句: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第一句话介绍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
第二句: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第二句话承接前文,告诉我们高校专业设置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之后用“比如”给我们列举了制度上提供平台的具体方式。
第三句: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通过“也”,与第二句例子构成并列,指出教育部门在制度上提供平台的另一种方式。
第四句: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更有可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而不是把就业率的红牌等同于“专业不好”。通过条件句强调,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更有可能理性平和。进一步说明了:合理的制度对于社会理性评价高校的重要性。
所以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合理的制度对于社会理性评价高校的重要性。
二、定位原文,“核对”重点
选项分析:
A项:定位原文第三句话,作者在说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可以理解,但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合理的制度对于社会理性评价高校的重要性。所以A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排除。
B项:文段意在强调的是合理的制度对于社会理性评价高校的重要性。那么也就意味着制度建设是保证专业评估合理性的基础,基本符合文段意在强调的,可以保留。
C项:定位原文第一行,表述准确,但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
D项:定位到最后一行,可以理解,但文段意在强调的是合理制度,而不是就业率。可以排除。
故最终答案选择B。
通过对于这段文字的解析,大家要明白,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要理解作者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分析清楚句间关系,找准重点句,明白作者最重点表达的是什么。第二步是我们带着总结的重点,去看选项,把选项定位原文,先看表述是否正确,再看是不是符合我们总结的重点就可以啦。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盲目求快,反而没理清楚重点,还要多次阅读,反倒浪费时间。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道题,体会怎么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到重点!
行测言语理解:玩转“隐性主旨”合理推断文意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为常考题型,这类题目更多侧重对于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大家普遍关注的主旨观点题中,有这样一类特殊题目,我们在文段中找不到明确主旨句,想要准确分析文段主旨,需要结合文段内容,做出合理推断,这就是今天要说的主旨观点“隐性主旨”。政华公考以下面这道题为例,给大家说说该如何解决这类题。
例题: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爆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爆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题干分析】
文段第一句话:蓝藻形成水华是不好的;
文段第二句话:从两方面阐述蓝藻形成水华的危害,最终会导致生态失衡;
文段第三句话:阐述了水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最终蓝藻爆发形成水华。
由此来看整个文段的行文脉络,作者首先提出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两方面严重危害,其次具体阐述了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问题的危害有多严重或者说问题产生的原因,而是想通过危害和原因两方面内容更多地强调要去解决它,因此我们此时就要选择一个解决文段问题的对策性选项。经过文段的分析形成水华的主要原因是归结在人们的不当行为造成了水体污染,所以选择的对策性选项也应该是从这方面入手来进行解决的,即应该治理水体污染。
【选项分析】
A项:表述为危害中“另一方面”的内容,过于片面,排除;
B项:文段表述为人们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会导致蓝藻爆发,表述错误,排除;
C项:表述中治理水体污染就是围绕题干问题所提出的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对策;
D项:表述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到蓝藻有优化水环境的作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例题中涉及的问题+危害+原因以及大家以后做题中遇到的重要性+问题就是“隐性主旨”中常见的行文脉络,同学们在以后做主旨观点题目时,遇到上述几种行文脉络时,不要只停留在题干本身的关于问题的内容,而是要依据题干内容,做出合理推断,针对题干问题选出合适对策才是这类题目的应有之义。
行测主旨题——“假设”它是最后一句
片段阅读主旨题在行测考试言语理解部分占据很大比例,是行测得高分的关键。但是大家很多时候做主旨题往往是读完靠感觉,结果会发现正确率总是不稳定,使得自己没有信心,甚至直接放弃这部分。实际上,主旨题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复杂,今天政华公考就给大家介绍一种主旨题的常见题型:以假设句作结尾的题目。希望各位看完后能够有所收获。
例1:爱、敬畏、献身精神、同情心、辨别善恶的能力以及将理想付诸行动的执行力,这些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过去,孩子们是从他们所处的文化中、生活的内容里接受了这些品质。现在我们却目睹了所有这些品质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崩溃。如果不想让孩子们失去培养这些人类宝贵品质的机会,就必须有意识地依靠教育来培养他们。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
A.教育对培养品格的重要性
B.人类品质的崩溃对孩子的影响
C.孩子们是如何学会人类品质的
D.人类的诸多品质已渐渐崩溃
【答案】A【解析】文段第一句话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素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第二句话指出过去孩子们学习到这些品格的方式:从生活中学习,第三句话通过一个“却”字与第二句话形成转折告诉我们:现在这些品质已经在很多地方崩溃,也就是说现在很多地方的孩子们是没有办法从生活中学习到这些品格了。我们可以说,前面三句话都在进行一个介绍,介绍目前孩子们学习那些品质的现状。最后一句就是一个“如果”开头的假设句,通过“如果、必须”这样的字眼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因此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就是最后一句话。A项说的是“教育对培养品格的重要性”,既然“不想让孩子们失去培养这些人类宝贵品质的机会,就必须有意识地依靠教育来培养他们”,那就说明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品质非常重要,因此A项正确。BCD也就不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内容,排除。
例2: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网络语言低俗化都对网络文明建设造成了危害,甚至会从网上转到网下,降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网络语言的发展路径已经很清晰:从虚拟空间进入口语表达,再进入书面语,最终有可能沉淀到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如果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发展,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约定俗成的惯用语,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网络语言低俗化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凸显
B.网络语言低俗化将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
C.应该警惕网络语言向习惯语转化的可能
D.亟须采取措施治理网络语言低俗化趋势
【答案】D【解析】我们同样可以说前面两句话都是在介绍,介绍网络语言低俗化的危害和网络语言的发展路径。最后又是一个“如果”开头的假设句,表达了作者的意图,指出如果任由网络语言低俗化发展,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那说明什么?既然任由它低俗化发展不好,那就说明我们不能任由网络语言低俗化发展。这就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内容了。D正是它的同义转述,选它。AB两个选项仅仅停留在问题本身,并不是作者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C项脱离“网络语言低俗化”的话题,排除。
通过这两道题目想告诉大家,主旨题中以假设句结尾,注意是假设句作为结尾,一般情况下,它就是文段的重点,或者我们可以由此推及作者意图。即使不是作为尾句,在文段中间,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出作者的意思。希望大家以后再在主旨题中遇到假设句可以有这个敏感性。
行测主旨观点题,何时选对策?
在做行测主旨观点题时,考生常常会遇到涉及对策项的题目,并对何时该选对策项存在疑问。特别是当选项中同时有问题项和对策项时,更是频频选错。对此,政华公考今天准备了两道例题,与大家谈一谈主旨观点题,究竟何时选对策?
例1:部分电视从业者认为综艺节目就应该娱乐大众,如果强调价值理念的传播,就容易出现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刻板说教、传播力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很难被受众认可。其实,形式创新并不等于文化内涵的缺乏,更不是审美趣味的低俗,综艺节目不仅要追求在艺术表达上令人眼前一亮,也必须蕴含一定的价值导向,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大程度地融入现实社会和百姓生活,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综艺节目从业者不宜过分迎合受众的需求
B.艺术创新是综艺节目获得大众认可的法宝
C.电视受众反感缺乏创意的价值理念传播方式
D.综艺节目应该兼顾娱乐效果与社会价值导向
【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部分人认为综艺节目应该娱乐大众,接着通过“其实”转折,强调综艺节目不仅要在艺术表达上吸引人,还应蕴含一定的价值导向,承担社会责任。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综艺节目既要追求艺术表达,也要蕴含价值导向,D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的“不宜过分迎合受众的需求”无中生有,且未体现文段关键词“娱乐效果”和“社会价值导向”,排除。
B项的“艺术创新是……法宝”无中生有,且未体现文段关键词“社会价值导向”,排除。
C项概括电视受众反感缺乏创意的传播方式的现象,而文段通过“必须……才……”强调的是综艺节目应该怎样做,且“反感”说法太过绝对,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小结
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到,当文段尤其是尾句有条件句(如“只要……就……”、“只有……才……”、“必须”),通常强调做法,需选对策项。
例2:在移动阅读时代,自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由于拥有更广阔的传播路径和分发渠道,受公众关注度高,自媒体人掌握了一定话语权。有些自媒体人与传统媒体机构相比,确实不落下风,公信力给他们带来了收益。然而,公信力是把双刃剑,自媒体人既要看到流量背后的利益,也要认识到滥用自己的公信力会引发哪些负面效果。若以为可以仰仗传播力而“任性”,则实实在在打错了算盘。滥用话语权的后果,将直接影响自己辛苦树立起来的公信力,失去公众的支持与关注。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自媒体人应争取公众支持
B.自媒体人不应只关注收益
C.自媒体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D.自媒体的话语权不可滥用
【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自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自媒体人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依靠其具有的公信力带来了收益;接着以“然而”转折,说明公信力是一把双刃剑,自媒体人要认识到滥用公信力会引发的负面效果;最后亮明观点,从反面论证说明不能滥用话语权,以免影响自身公信力。由此可知,最后两句是文段的重点,意在强调自媒体不可滥用话语权,D项表述与此相符,正确。
A项,文段只是说滥用话语权会使自媒体人失去公众的支持,“应争取公众支持”无中生有,排除。
B项直接点明自媒体人不应滥用话语权,不如D项观点明确,排除。
C项只是文段首句强调的内容,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D。
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当文段结构是问题+危害时,强调的是要解决或避免问题。虽然这道题的AB两项也是对策项,但是解决不了文段问题,也不能选。所以,何时选对策?一是文段把对策句作为重点句时;二是隐含解决问题的倾向时,要选的应当是能解决问题的选项。
业精于勤,相信各位小伙伴结合这个思路,在读文段的时候擦亮眼睛,多分析,多总结,一定能够拿下主旨观点这一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