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面试热点阅读
2022-07-05 08:25
来源:政华公考

面试热点阅读

订单农业让产销共赢

热点背景

“别的地方种菜按斤卖,我们的蔬菜按棵卖”在云南B镇连片的蔬菜大棚内,生菜等新鲜时蔬长势喜人,前来收购的蔬菜商并不称重,直接以2元一棵的单价收购生菜。今年初,种植户与镇里引进的龙头企业签约,参考往年市场行情协商定价,按照合同约定的计划和标准有序生产。这样的生产经营方式,让种植户颇为满意。

近年来,订单农业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开展订单农业”作为“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重要举措。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随着订单式种植销售模式逐渐得到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干劲十足。B镇的1100多个种植户中,绝大多数目前已经签下订单。订单农业之所以受到青睐,关键在于它免去了农民“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让收入更有保障。

 

模拟试题

过去不少农户重产轻销,导致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影响生产积极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开展订单农业”作为“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重要举措,为农民带来好收益、创造好前景。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农业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以往传统农业都是先生产,后销售,这种老旧的方式使得很多蔬菜种植出来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销售渠道而烂在田间地头,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开展订单农业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2.有效缓解农产品产销不对称的问题。免去了农民“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让收入更有保障。同时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半径,增加农产品销售的客户量,提高农产品交易速度和效率。

3.有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订单农业可以更好推动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1)为达到市场标准,企业要求签约种植户转变过去“大水大肥”的种植理念,推广标准化、绿色化生产(2)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签约,还可以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技能水平,获得更多收益。

4.实现企业、农户、消费者的多赢。企业对市场需求把握更准,抗风险能力更强,与农户签订单,可以有针对性地生产更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实现企业、农户、消费者的多赢。

5.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在于签约双方诚信履约,这关乎企业能否获得优质稳定的农产品来源、农户能否长期稳定增收。

(1)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健全订单履约监督机制,所有订单农业合同必须在政府备案,由聘请的专业法律顾问进行审核。一旦出现失信行为,监管部门将予以惩处。

(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通过法治培训和诚信教育等方式,帮助农户和企业树立履约践诺意识,共同维护好双方权益。

(3)成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长期深入合作,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推动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优势。

 

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热点背景

“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党中央决定召开这次全会及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的重大意义,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号召全党同志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模拟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号召全党同志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明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重要文献。充分彰显总书记坚定如山的历史自信、居安思危的历史清醒、强烈进取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2.分析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意义

(1)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宝贵经验。从党的历史看,我们党走过了从不够成熟到坚定成熟、从不够有力到坚强有力的成长历程,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前途和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2)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紧密结合100年来我们党从不够成熟到坚定成熟、从不够有力到坚强有力的成长过程,在《决议》中讲清楚我们党增强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历史经验,教育引导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

(3)把对党忠诚作为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要求。“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全党必须做到对党忠诚。”一是认识上要清醒,全党同志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行动上要坚决,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结合实际,谈落实“决议”的启示。

(1)居安思危,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各级党员干部要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不能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不能健忘失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反应迟钝,处理动作慢腾腾、软绵绵,最终人亡政息。

(2)加强各级宣传学习的推进。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出总体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宣讲和研究阐释,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斗志。

 

遍地开花的群众文化活动

热点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座座设施先进、服务细致的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农家书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覆盖城乡一场场戏剧、电影、非遗活动、书画展览被送进农村、送进学校、送进军营群众可以通过惠民价格享受高品质的经典艺术演出公共数字服务建设方便百姓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徜徉知识和艺术的海洋文博会、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精彩不断……

 

模拟试题

近年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农家书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活动覆盖城乡,广场舞、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中国老年合唱节、戏曲进校园等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我国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针对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表明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文化工作向好发展的体现。

2.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意义

(1)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配套多样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休闲生活,群众生活越来越充实幸福。优秀有内涵的文化活动,有效满足了群众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于精神文化的新追求、新期待。

(2)提升了群众文化素养。精神文化富裕,群众生活富足,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融入群众的言行举止之中,改变了群众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群众文艺鉴赏水平,提升了群众文化素养,让整个社会越来越和谐文明。

(3)牢牢树立了文化自信。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覆盖城乡,戏剧、非遗活动、书画展览被送进基层群众通过惠民价格享受高品质的经典艺术演出,文化影响力不断加大,其中展现出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将助力群众树立文化自信。

3.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难题

(1)专业人才缺失。人才缺乏一直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短板,文艺性人才回乡少,基层文化活动人才匮乏。

(2)部分文化活动质量不高。很多基层文化活动流于形式,甚至还出现一些低俗、影响群众生活的基层文化活动。

4.群众文化活动如何发展

(1)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建设。政府要重视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因地制宜,深挖当地特色文化。把握各地文化特色,例如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习俗文化等,培训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大户和文艺爱好者,做好育才引才留才工作,不断壮大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2)加大文化活动政策支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活动中。加大资金投入,为基层覆盖设施先进、服务细致的剧院、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为基层定期配送优质文化活动,实现基层文化活动逐年增长,覆盖率稳步提升。

(3)做好文化监督管理。对于各地基层文化活动,做好引导和监管工作,定期巡查,建立反馈渠道,听取群众意见,采纳民智,助力基层文化蓬勃发展。

 

“民法典进农村”宣传活动

模拟试题

2022年5月是全国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镇政府多部门联合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你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去推进“民法典进农村”活动,请问你会如何开展

 

参考答案

1.阐述目的意义。

《民法典》的广泛宣传能够提升村民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强化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起法治观念。以月为单位的宣传更营造出乡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使法律知识在基层一线不断传递。

2.分析工作重点。

一是对接村镇,了解弱点痛点。一方面走进乡村,通过走访调查向干部及村民了解关于婚丧嫁娶、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生产生活和群众关切的问题,确定村民常遇到的纠纷事项。另一方面通过查阅过往记录,总结以往宣传月的举办经验,为此次宣传打好铺垫。

二是线上扩音,营造学法氛围。用好线上的媒介手段,每周六邀请司法人员在知名短视频平台上开展法律宣讲连线活动。邀请“法律明白人”拍摄与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专题视频,用接地气的方式讲解后在多平台每周发布。在朋友圈发起“我与民法典有约”的话题,并建立粉丝群在群内做好答疑解惑。邀请专业人员撰写法典条文通俗解读的文章,共同在朋友圈进行推广,形成线上宣传矩阵,为宣传月造势。

三是搭建活动,开展多元互动。一方面设计具有互动性的民法典宣传活动,每周三周五联合基层调解员入户解决居民纠纷,调和村民矛盾并做好答疑解惑工作。组织村两委建立道德法律大讲堂,邀请普法人员亲临解决村民困惑。每周日组织村民进行法典知识解读比赛,并评选学法用法示范户。另一方面开展实物宣传,手绘乡村普法教育宣传墙、发放民法典解读手册、张贴宣传条幅等实物,使民法典深入人心。

四是有效分析,检验宣传成效。一个月过后将普法宣传前后的村民纠纷发生率、法律知识知晓率进行对比,检验此次宣传的成效,并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下次宣传过程中予以避免,营造良好的乡风民风。

 

“三无”小区如何焕发新生机

热点背景

“三无”小区一般指的是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的居民住宅小区。建设久远、设施老旧是其主要特点。一直以来,物业“懒得管”、居民“不服管”、职能部门“很难管”等难题,因其治理较为复杂,安全隐患多,正成为城市里的顽疾,“三无”小区大多环境卫生脏、乱、差,严重降低了群众生活幸福感。“三无”小区的治理已经成为普遍存在又亟需解决的民生难题。

 

模拟试题

当下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成为普遍存在又亟需解决的民生难题,正成为城市里的顽疾,困扰着基层治理,也严重降低了群众生活质量,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阐述观点。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最为关注的话题,“三无”小区是民生问题的显著体现,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并加强整改。

2.分析“三无”小区治理难原因。

(1)居民“不服管”。“三无”小区流动人口多,人员组成相对复杂。流动人口中,不仅存在务工人员,甚至还存在乞讨、拾荒等人员,此类人群一般短暂租住在相关“三无”小区内,参与小区建设的积极性不足。再者有的出租房子的业主长期不回小区,除了收租,已基本与小区社群脱离联系。

(2)职能部门“很难管”。“三无”小区的治理、改造中,有住建、城管、公安、民政等多部门参与,各职能部门同所在社区或街道缺乏配合,造成权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且,相关政策、地方性法规建设不完善,导致很难出台有效措施解决“三无”小区现存问题。

3.如何解决“三无”小区治理难。

(1)政府配套专业物业机构,提高补贴力度。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让专业的人进行管理,快速、有效解决此类小区面临的“脏乱差”题。同时,确保物业机构与社区配合工作,保障基本民生所需,有条件的可用小区停车位等公共收益完善小区基础设施。

(2)加快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等工作进程。对老旧小区的改造是解决“三无”小区的最优解。对繁华路段的一些老旧棚户区可在政府财政允许条件下进行升级改造,增设日常生活所需设备设施。

(3)引领带动居民自治。居民自治是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的重要途径,要推动党员干部队伍力量下沉,凝聚小区内部党员及志愿者力量,先为社区居民做出实事,赢得居民信任,进而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逐步化解“三无”小区业委会成立难的问题。

 

“无废城市”照亮美好生活

热点背景

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引发社会关注。“无废城市”并非新概念,“无废”绝非“零废”,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它并不是要求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倡导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以达到城市最终废弃量的最小化或近零目标。“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模拟试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少、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概括话题,给予肯定评价。

“无废城市”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不仅能够为城市废物做减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还能够让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分析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无废城市”从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入手,争取达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充分利用、处置安全的效果,能够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了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效助推了高质量发展。

(2)有利于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无废城市”建设,对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切实保护好地球生态的重要举措。

3.结合实际,谈如何推进“无废城市”的建设。

(1)政府要做好系统性规划,形成行政效能合力。应设定阶段目标及量化指标、完善监督监管标准体系建设、分配与协调好配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好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2)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应配合监管部门形成治理合力。加快创新产品的绿色设计与生产,建设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固废回收体系,推动产品生产向“生产—消费—处置”的闭环模式转型,尽早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3)公众要主动参与,形成社会共治。应大力培养公众的“无废”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养成垃圾分类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的原则,凝心聚力营造氛围,让每个公民都成为“无废城市”建设的实践者、助力者与最终受益者。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