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时政热点阅读
2022-07-19 07:13
来源:政华公考

时政热点阅读

努力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每一起案件都当成“天大的事”来办

2022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6场,介绍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党的检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依法能动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01统筹发展和安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检察机关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使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13年至今年6月,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858万人,起诉1490万人。扎实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3万人、“保护伞”2987人。经过持续努力,党领导人民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立足检察职能,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经济领域犯罪惩治力度,2013年至今年6月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03万人。深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一体履职、综合保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2021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4万人,比2013年增长59.3%。设立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探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对涉企案件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的同时,督促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做实既“厚爱”又“严管”,防止“办了案子,垮了厂子”,一批涉案企业脱胎换骨,走上依法合规经营轨道。

0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努力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每一起案件都当成“天大的事”来办,用心用情做好“守心”的工作。2019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检承诺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到今年6月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316万件,已对近95%的信访回复了办理情况。深入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2018年至今年6月起诉25.6万人。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建立的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

03积极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努力做优刑事检察。推行“捕诉一体”监督办案机制,提高办案质效;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等问题,创新建立巡回检察制度,更有力维护“大墙内”的公平正义。

努力做强民事检察。注重精准监督,依法办好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2013年至今年6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4.1万件。

努力做实行政检察。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762件。结合办理行政申诉案件,深入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已化解行政争议2.1万件,其中争议10年以上的1258件。

努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抓住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领域损害公益突出问题,加大办案力度,2021年立案16.9万件,是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后第一年,也就是2018年的1.5倍。坚持双赢多赢共赢,98%的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在诉前得到有效整改,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不断完善。

0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持续巩固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改革举措。坚持以科学管理促司法责任落实,针对不少案件程序一再反复、增加群众诉累,建立“案—件比”质效评价指标,督促检察官从办案第一环节就求极致。2020年至2021年共压减86.4万个空转程序。“案—件比”指标体系也被形象地比喻为衡量司法办案质效的“绿色GDP”。

05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检察工作长远发展根基

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深化政治与业务融合培训,改进检察人员考核机制,促进一体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抓住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这个“小切口”,像拧螺丝钉一样逐步拧紧,努力做好防治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大文章”。

 

中国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2022年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上半年,由于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以及国内疫情冲击,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保持正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从下阶段来看,目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大国经济有韧性

疫情对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是我国经济规模依然可观,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

上半年经济总量达到56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接近20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2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了21万亿元。这些都增加了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和信心。

需求恢复有潜力

从投资看,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提速,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有望增强。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从先行指标看,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2.9%,保持较快增长。

从消费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线下消费场景渐次复苏,加上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有望继续恢复。

从外贸看,我国外贸进出口具有较强韧性,当前港口物流保通保畅继续推进,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较快恢复,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贸保稳提质具有较好基础。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5%,比4月份加快9.4个百分点;6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3%,比5月份加快4.8个百分点。

生产回升有支撑

从工业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先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6月份增速加快至3.9%。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逐步打通,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带动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二季度疫情较重地区生产加快恢复,有助于支撑工业稳定增长。6月份,制造业PMI重回临界点以上,其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5.2%,表明制造业企业信心不断增强。

从服务业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6月份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行业恢复势头比较明显。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服务业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企业信心恢复,服务业有望进一步改善。6月份,服务业PMI已经升至54.3%,重返扩张区间,其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61.0%,连续两个月回升。

从交通物流看,物流运输逐步畅通,有助于支撑生产进一步恢复。6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

创新发展增动力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在疫情条件下,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新产业新动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

二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高于GDP增速7.2个百分点。

宏观政策有保障

二季度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六方面33条稳增长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有效落实,6月份国务院进一步强化部署,要求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从经济运行近期情况看,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快,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显著回升,物流人流更加畅通,企业预期信心逐步改善,稳增长政策正在显效发力。

下阶段,大规模留抵退税、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等政策效应会继续显现,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

总的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政策效应显现,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改革红利多、治理能力强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当然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内三重压力犹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持续复苏还要付出不懈努力。

 

“三个关键词”,保护好未成年人

2022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6场,介绍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党中央批准增设了专门的未成年人检察机构,意味着检察工作肩负着更重的政治责任。保护好未成年人是一项神圣的“朝阳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通过三个关键词,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作一个简要介绍。

第一个关键词:“双向保护”

在检察办案中,既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涉罪的未成年人,也竭尽所能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一方是犯罪的未成年人、另一方是未成年的被害人,做好双向司法保护。

一方面,对涉罪的未成年人,其中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坚持少捕慎诉慎押。今年上半年,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已达到63%、不诉率54%,附条件不起诉率36%,这三个数字较2018年同期分别上升了约29、30和24个百分点,很好地体现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同时,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也要管束到位,依法惩治不纵容。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一共起诉了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4.6万人。

另一方面,切实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出台专门救助意见,联合公安机关建立了1600多个“一站式”办案区,“一站式”办案区就是促进询问、取证一次性完成,防止在办案中给被侵害的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

第二个关键词:“综合保护”

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发案原因复杂多元,往往与未成年人的民事监护、行政等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密切相关。去年,最高检全面推开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由未成年人检察专门机构或者未成年人专门办案组织、办案检察官进行集中统一办理,融合运用各项检察职能,提升对未成年人的综合司法保护质效。

比如,针对办理刑事案件中发现的未成年人文身现象比较突出问题,就以公益诉讼推动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还向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专门调研报告,反映未成年人文身现象突出问题。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重视,出台《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推动对未成年人文身问题的源头治理。

第三个关键词:“六大保护”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这“六大保护”形成“化学反应”,努力实现“1+5>6”的更好效果。比如,针对校园安全问题,2018年最高检向教育部发出“一号检察建议”,发出以后最高检联合教育部、各地检察机关会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携手持续抓好落实。今年上半年,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案件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84.6%。

认真落实强制报告、入职查询这样一些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已经上升为法律规定的制度。通过强制报告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2800多件,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740多万人次,解聘了2900多名有前科劣迹的人员,也就是说把一大批“大灰狼”挡在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行业之外。这是对未成年人实实在在的保护措施。

 

伟大变革|大同黄花:绽放在三晋大地上的“致富花”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时值七月,山西大同即将迎来今年的黄花采摘季,一亩亩黄花汇聚成一望无际的花海。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总书记强调,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如今,当地“小黄花”种出农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忘忧草”成为绽放在三晋大地上的“致富花”。

忘忧草变成“致富花”

黄花又称萱草、忘忧草、金针菜,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大同阳光充足、土壤富硒,成就了大同黄花色泽金黄、蕾长肉厚、味道清香、脆嫩可口的特性。大同又地处塞上雁北,自古苦寒。过去,由于气候恶劣、无霜期短、风害肆虐,只能种些莜麦、小米等杂粮,产量低、销路差。尽管黄花在当地已有600多年种植史,以前基本都是靠天收种,农作物收成不稳定,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2年,大同市云州区把黄花作为“一县一业”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黄花产业。到2018年,云州区全区黄花种植面积从不足1.6万亩发展到17万亩,产值达7亿元,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3600多元。就在这一年,云州人摘掉了“贫困帽”。

习近平总书记到当地考察以后,当地对黄花种植的扶持力度更大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更高了,乡亲们的腰包更鼓了。近年来,当地农民种植黄花热情不断升温,由过去“不想种”变为“争着种”。云州区新闻中心张占武介绍,区里引进培育黄花龙头企业17家,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创办了51家优势集体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采摘管理劳务和收益分红,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图为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黄花基地,农民正在采摘黄花。大同市云州区新闻中心供图

“小黄花”种出大产业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大同黄花产业:“我在山西大同也看到,围绕小黄花建成大基地,成了当地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作为云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2021年全区黄花产业总产值达到13.42亿元,较2020年增长20%。

在唐家堡村花倾城田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查看车间设备,为即将到来的黄花采摘加工旺季做准备。这是一座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绿色田园式工厂,在6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加工生产车间内,目前已有2条黄花菜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日加工鲜菜可达40吨。此外,黄花饼、黄花酱等精深加工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的黄花产业生产链又带动近百人就业。

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是以黄花菜为主、各类特色小杂粮为辅,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链延伸综合性园区。“我们主打黄花酱、黄花酱腌菜、黄花干菜等产品,正在建设黄花啤酒生产线,全部投产以后,可以带动周边600余户农民1000多人,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增加60个固定就业岗位和大量的季节性工作岗位。”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园区负责人张卫平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云州出台了《大同市云州区2022年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行合作社市场改革、推进绿色高效生产、加强黄花病虫害绿色防控等13项新举措全面实施,为推进全区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开花”

蓝天下,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蔚为壮观,成片成片的黄花仿佛要与阳光争辉。走进美丽云州,天高地阔、移步换景,在黄花主题公园,许多游客不由得驻足拍照记录下这如画的美景。

黄花主题公园位于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是云州区“忘忧大道”中一处集黄花观赏、采摘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近年来,大同市打造“黄花+”模式,持续投入近1亿元打造“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和“火山下的忘忧村”,建成火山天路、忘忧农场、吉家庄旅游小镇等以黄花为媒的乡村旅游点,推出“忘忧仙子”评选大赛、黄花产业发展研讨会、“忘忧花海”主题摄影书画大赛、黄花宴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大同黄花”全国百强区域公共品牌,带动旅游收入2亿多元。

如今的云州,将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擦亮“黄花、火山、生态”三张名片,依托云冈石窟、大同古城等景区,小黄花开始与文旅大产业融合,“忘忧黄花遍小镇”的发展景象热火朝天,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迈进。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