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基础知识古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夏季篇
二十四节气,中华传统文化一大瑰宝。关于其正式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所撰写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在考试中,经常会考查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以及与古诗词进行结合的考查。今天跟大家分享古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的夏季篇。
夏季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记忆口诀为“夏满芒夏暑相连”。
1、立夏。“立”表示开始,立夏则表示从此日起,春天结束,夏天正式开始。在公历5月5-7日交节。
《初夏即事十二解》(宋)杨万里
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译文】听凭节序偷偷变化,懒得去翻看日历,都已经生起灰尘。倒是石榴树知道立夏到了,每年这一天只有它一种花独自盛开。
【提示】“石榴知立夏”提示描写的节气是立夏。
2、小满。这个节气意味着降水大幅增加。含义有两种说法:在长江流域有“小满江河满”的说法,就是指的是河流水位因为降水增加而上涨;在黄河流域,小满表示夏熟类作物开始饱满,但是尚未十分成熟。在公历5月20—22日交节。
《五律·小满》(宋)欧阳修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节选)
【译文】小满到来,天气逐渐炎热,在暖风吹拂下,麦子逐渐饱满。园子里的桑树变壮,棚子里的蔬菜瓜果变甜。
【提示】根据“小满”“麦圆”可推出节气为小满。
3、芒种。“有芒之麦类作物可收,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之意。这个节气,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仲夏已至,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我国南方进入梅雨季节。于公历6月5—7日交节。
《时雨》(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节选)
【译文】到了芒种,雨很应时地下了起来,农民都在田地里忙着插秧。家家户户吃着香喷喷的麦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的歌声。
【提示】根据“芒种”“插秧”“麦饭”可推出节气为芒种。
4、夏至。这个时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我国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节选)
【译文】回想起在苏州的日子,常常熟谙的是夏至的筵席。用竹筒装的粽子清嫩飘香,烤脆幼鹅非常鲜美。
【提示】文章写的是白居易回忆在苏州夏至那日的宴席,直观地看出节气是夏至。
5、小暑。暑,指炎热,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小暑节气到了,也意味着三伏天即将到来。在公历7月6—8日交节。
《小节》(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节选)
【译文】忽然之间阵阵热浪吹来,原来是循着小暑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昏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
【提示】“温风”其实是热浪,表示天气炎热,连风都是热的。“因循小暑来”提示节气为小暑。
6、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此节气过后,秋天将至。在公历7月22—24日交节。
《大暑六月中》(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节选)
【译文】到了大暑,秋天也就快到,随着林钟律音响起,夏天就要过去。圆月会在子夜时分升起,萤火虫上下飞舞照亮夜空。
【提示】“林钟”是古乐十二律之一,在暮夏响起。根据“大暑”“林钟”推出节气为大暑。
【试题练习】(单选)下列诗句中的节气,排序正确的是( )。
①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②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③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④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答案】D【解析】①句描写的是芒种,②句描写的是小满,③句描写的是大暑,④句描写的是小暑。顺序应为小满-芒种-小暑-大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