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考点积累
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识引导
在公职类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都是绕不开的考点。马哲的内容,体系完整,逻辑紧密,掌握基础知识并非难事,但想学精学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做到节约时间、有针对性地复习马哲知识呢?下面三点或许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一、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建构知识体系;二是理解并背诵原理。这两个基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学习要求,建立在此基础知识才能有所提高。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几个部分。原理内容不多,把原理摘抄下来,然后熟记背诵就可以。同时多看关于原理的说明性文字,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对马哲的体系要有总体把握。
第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把原理展开:①唯物论主要是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②辩证法主要是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③认识论主要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历史与逻辑统一,主观和客观统一;④人生观价值观主要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人生价值与奉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展开以后就这些内容,体系就算把握住了,下一步就是做题。
第三、做题巩固。选取比较有代表性题目,难易程度比例要均衡,不能偏废,简单难度的主要选取一些识记型题目,原理类题目适当多增加,培养分析能力。
练习题
1.2023年3月,中办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地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关于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真知灼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获得真知灼见
C.认识是实践的动力,对真知灼见的追求引导人们调查研究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但也有些认识实践无法检验
【答案】A【解析】关于本题,即通过时政材料考查哲学相关知识。当我们看到调查研究时,我们立刻可以想到的知识点就是实践与认识。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如: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如: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认识反作用与实践正确的认识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故本题中,A正确;BCD本身说法都错。
2.下列句子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是( )。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C.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答案】A【解析】A选项“花相似”体现了相对静止,“人不同”则体现了绝对运动。所以花和人都处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B选项“仁者心动”属于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运动观。C选项“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割裂了运动与静止关系,不能入选,D选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了矛盾中两点论的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3.中央对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可持续发展,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理念一次次转变和创新的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
A.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B.认识是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类真理的追求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
【答案】C【解析】题干讲述的内容是认识随实践的推进在不断往前发展,但这里又有一个隐含的内容,我国不同时期内的国情不同,为此我们的经济发展理念随之变化,C项符合题意。因为不同时期的发展理念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真理不涉及谬误,A选择不符合题意。B项是错误选项,因为是实践决定认识,理论与实践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正确的认识。D项是错误选项,真理具有相对性,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本题答案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见易错点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当中,很多考生认为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内容过于宽泛,复习起来重点不是很明确,所以会出现厌恶甚至放弃常识判断复习的情况。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常识判断虽然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其实是有章法可循的。在近些年考试当中,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事政治,这三部分的考查尤为突出,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三部分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部分常见易错点做一下梳理。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部分内容,比较常见的易错易混点就是容易混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区别。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主要解决的是搞什么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怎样搞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的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对十二大以来我党所提出的理论体系作了系统性概括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毛泽东思想并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因为在毛泽东思想时期还没有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词。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四部分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考试当中经常围绕概念范围大小来考察这两个知识点,常见题型如下:
例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BC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几部分组成,没有毛泽东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党的二十大报告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知识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地理、道德、生活常识、生物医学等知识领域。近几年的政治部分中,考察时政的内容越来越多样。所以,在此将考查频率非常高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进行提炼,带领大家积累时政小常识。
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出报告,用时1小时44分钟,分为15个部分,由于全文过长,将其中的开头部分做出了一些知识小集锦,帮助大家的整理和背诵。
1.报告标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对比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大标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仍然是目标导向的说法,基于原有目标明确未来发展取向。
2.大会主题
原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是一个全新提法,需要同学们更新已有的知识点。
踔厉奋发释义:形容精神振作,斗志昂扬。出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同样,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中提到:“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记忆小方法:一杆旗帜,四项要求,一个目标。
其中,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强调我们所做之事业前所未有,一路走来取得丰硕成果,比如小康。面对这些要有自信,要守正,更要创新。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强调我们在有了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关键要落于脚踏实地的行动。顺利完成党和人民所希望的目标。
3.新的要求:“三个务必”
原文: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拓展:从“三个务必”,很容易联想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这两个务必为我们进京赶考提供了思想保证。73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站在了最接近伟大复兴的基点上,又要对我们的务必进行丰富与提升,丰富为“三个务必”。
记忆小方法:心命虚奋斗(口诀)
4.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①原文:五年来的中央全会
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宪法修改(二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三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中),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五中),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决议(六中),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②原文:五年来的重要活动
五年来,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③原文:应对挑战
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5.新时代十年来三件大事
原文:同志们!十八大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例题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 )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第一个百年
B.第二个百年
C.下一个百年
D.又一个百年
【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2.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A.踔厉奋发
B.踔厉骏发
C.踔厉风发
D.踔厉迸发
【答案】A【解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新发展理念
在行测常识判断中政治理论的考查属于常见情形,其中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比较多。因此在其中有关新发展理念相关知识点做出汇总,方便大家记忆和理解。
一、新发展理念的背景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考查方式:记忆型考查,题干直接给出设问:以下关于新发展理念说法正确的是?需要考生对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间,写入宪法的时间有所了解。
二、新发展理念的含义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主要针对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生特点,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普遍形态,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考查方式:新发展理念考查方式有两种:
记忆型考法,考查每个理念的地位和解决的问题,直接在题干中设问:以下关于新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然后在选项中进行搭配。
理解型考法,考查每个理念的材料对应,在题干中设问一种理念,在选项中找寻对应材料;或者给出一个材料,让学生在选项中匹配对应新理念。
做此类题目加强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同时还需了解一些常见案例,如:
创新:往往匹配一些高新技术的案例,如高铁、核电技术、科研技术的“揭榜挂帅”。
协调:目前最常出现的是区域的协调,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也会出现乡村振兴相关话题,加大扶持农村的产业式发展。
绿色:在材料中强调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或者在材料中出现节能减排、合理退减过剩产能相关的说法。
开放:在材料中出现引进来走出去相关说法、负面清单(进出口中禁止或者限制进行的项目)、海南自贸港、RCEP。
共享:在材料中出现的较多的是关于扶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话题,提到教育、医疗、衣食住用行、共同富裕的说法。
试题练习:(多选)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以下举措,主要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
A.取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考核排名,推动校长和教师跨校交流
B.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C.调查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D.扶持、鼓励高科技企业发展
【答案】AC【解析】A选项优秀师资跨校交流显然能够让更多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应该属于共享理念;B选项丰富了发展的评价标准,改变了以往仅仅使用经济衡量的办法,重视了生态环保,显然属于绿色理念;C选项针对贫困问题建立信息系统,有助于后续在发展中更好让成果全面共享,属于共享理念;D选项强调高科技企业,应该属于创新理念。故本题答案为A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新发展理念。大家备考时,加强对新发展理念的概念记忆,并在记忆的基础上多看相关新闻时政加强理解。新理念考查时,理解型考查和记忆型都有,需要我们能够分析时政新闻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
综上就是在行测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发展理念的相关考点汇总,建议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加练习,以便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