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积累之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点一 哲学概论
(一)哲学与世界观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4.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1.区别: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2.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恩格斯。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第一,这些观点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第二,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具有形而上学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或者说是局限性:
第一、机械性
第二、形而上学性
第三、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2.唯心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根据精神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四)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1)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德国物理学家迈耶、英国物理学家焦耳)
(3)达尔文的进化论
2.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而且居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核心和顶端。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变革
(1)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
(2)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考点二 唯物论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
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运动的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③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
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②相对静止主要有两种形态:
A.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B.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
③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两种错误主张
一种是把相对静止夸大为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
另一种是相对主义:这种观点,否认相对静止,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同它们的运动形态都看成是一堆变幻不定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不承认事物有质的相对稳定性,最终必然要导致不可知论。
3.时间和空间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的,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3)空间是指事物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的,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4)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环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锁钥”
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劳动和语言直接推动了从猿脑到人脑的转变。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反映)。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3.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
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④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
(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定义
①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性。
③规律可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2.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3.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考点三 辩证法
(一)两大观点——辩证法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概念:
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事物与事物之间,即外部联系;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即内部联系。
(2)联系的特点:
①客观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②普遍性:时时有联系,事事有联系。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多样性:形式是多样的。
④条件性:联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
(3)整体与部分
(4)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2.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
①概念: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②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发展与变化的关系: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不一定是上升的前进的。所以发展一定是变化,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和变化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2)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二)三大规律
1.质量互变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1)意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①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事物功能发生的变异是一种逐渐的、不
显著的变化。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
C.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2.方法论意义: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2)防微杜渐。
(3)坚持适度原则,即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防止过犹不及。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肯定、否定
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2)辩证的否定观
①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③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④辩证的否定观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3)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4)方法论
①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命题: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②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③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和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