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与传承再创辉煌
唐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繁荣时期,强调兼容并蓄;宋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强调扬弃;清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衰落时期,闭关自守……在每个时代交替的时刻,文化的传承总要与新时代接轨,在前人传承的文化当中寻找适合当代人需求的内容。新时代延续着历史,更创造着历史,我们要在传承中汲取养分,也要在创新中开新局,在传承与创新中开创新辉煌。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立足本来。每一个伟大时代都建立在坚实的历史基础上。我们的新时代更是新中国历史的总结与升华,是传承数十年积淀而成的盛大基业,集大成而开新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但其背后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凝结,也正是有了这些文化基因,延续着历史,更创造着历史,在传承的基础上壮大着新中国的宏伟基业。
创新是传承的延续,体现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破旧立新,让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珍贵财富都应代代相传。但是也有一段时间传统博物馆、文物、文化受时代变迁、客观环境的影响,遭受“冷落”,但是VR+数字博物馆、故宫“上元之夜”灯会等依赖于新技术手段支撑的传播方式,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亮”起来。可见,传承传统要与时俱进,让传统拥抱时代,以创新赢得未来。
创新与传承并重,面向未来。创新不是无中生有,传承也不是全盘接受,在创新中传承,传承中创新才能行稳致远。从四大发明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到高铁、共享单车、网购、移动支付引领世界发展轨迹;从传统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文化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中国精神;从传统的“君子和而不同”儒家和合文化,到“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协调”的合作共享发展理念。中国有着创新的历史和文化基因,更有着善于传承的品质。执着坚守与务实开放相互交织,在传承中寻找创新的时代价值,在创新中追求传承的历史价值。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必须抓住其精髓,更要要符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因时而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更加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基层干部要用脚下的泥土换取“光”和“热”
基层干部处于中央政策实施的神经末梢,也是群众工作处理的第一线,基层干部工作质量的好坏切实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典故来论证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的八年间,我国基层事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的提升,乡村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弯道超车”,这一举世瞩目的成绩,离不开无数基层干部的牵献和牺牲。
基层干部要有与群众命运与共的坚定信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事业一路筚路蓝缕,无数基层干部前赴后继与人民共同奋斗在第一线。从在梁家河多年知青岁月的“打井人”习近平,到河南兰考县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人民干部焦裕禄,再到山东寿光致力于带领群众发展乡村农业的“改革先锋”王伯祥。正是由于他们的奉献与担当,带领当地人民走上致富之路,他们把人民的寄托扛在肩上,人民把他们的奉献放在心里。基层干部要与群众“共命运、心连心”,以群众之需为己任,将造福民生福祉作为自己的毕生责任。
基层干部要有与困难战天斗地的强大气概。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纷繁复杂,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能吃苦,肯吃苦,才能更好服务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琥珀精神”:琥珀是从松柏树上分泌的树脂,在经过日积月累的冲刷、搬运、沉淀之后,才形成晶莹剔透,华贵无比的琥珀。这就像基层干部成长的过程一样,只有不断经历冲刷,搬运、沉积才能磨炼才能收获成长,得到升华。因此在基层工作中,干部要勇于接手“烫于山芋”,才能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
基层干部要有与时代与时俱进的思想更新。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大关,深圳经济特区也迎来四十周岁的生日,作为更新思想的倡议者先行者,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如今国际化的大都市。内陆基层没有深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改革开放的国际优势,但是依然有自己的特色。县长直播带货、干部带头发展新兴产业,让我们看到干部思想观念更新带来的显著成果,思想是行动的指引,革新思想,需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与勇于试错的勇气,在基层干事创业的干部,必然需要全新思想的引领。
白日不到处,青青怡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选择基层,意味着与艰苦为伴,扎根基层,意味着与挫折同行。中国的基层干部要有勇开先河的魄力,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勇立潮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加强民生建设 增强获得感
人民利益无小事,能不能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是一党是否能够获得人民认可的关键要素。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落后山区贫困问题依然存在,文化生活单调乏味不断凸显。因此,要确保将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的让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富起来,精神生活乐起来,享受民生之福利。
改善民生要增强群众物质获得感。百姓的获得感其实很简单,就是首先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利益。民生的根本是百姓得到了多少的实惠,百姓的幸福指数得到了多大的提升,而百姓的幸福指数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成果,更要看重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们能够享受多少。现阶段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或是可以听到某某地区经济发展有多快,民生投入有多少,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乡村的时候却会发现,有不少工程是为了追求政绩的形式面子工程;民生投入可能很乐观,但是百姓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样的民生并不是真正的民生,而是“厚皮小馅的包子”。因此,民生项目应该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优势,通过产业扶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与旅游业,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富起来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要保障民生,就应该让人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要不断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在不断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让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实惠,增加群众的物质获得感。
改善民生要增强群众精神获得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如果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样的人居环境怎么会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影响群众的身心健康,也会让百姓怀疑政府的执政水平,不利于党的形象塑造。基层应该要不断通过各类,民生改造工程,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生活的惬意;同时不断完善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书屋建设,让人民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让百姓在物质条件满足后,精神需求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满足。因此,要保障民生,还要改善人居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享受政府提供的优质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也能够开拓眼界,打开与世界交流碰撞的大门,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诠释生命的真谛,增强精神的获得感。
古人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的一件件“小事”是构成国家的一件件“大事”。小的“细胞”充满活力,大的“机体”才有生机。因此,必须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助推民生幸福,构筑和谐社会。
传递网络正能量 做好时代担当者
七十余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中国从筚路蓝缕中一路走来,如今信息基建建设四通八达,形成一张勾连古今、联通南北的“信息网”。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我国网信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以成为中国生活方式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这也对我国互联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更显重要。
强化网路治理,建设清朗环境。“欲知平直,则比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则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建设。事物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建设良好网络空间不能“放任不管”,否则常常出现“一放就乱”现象,如:个人信息泄露、谣言传递、网络暴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建设清朗网络环境不能仅靠“软约束”,自律无法是实现互联网环境干净的情况下就需要加强监管手段提供“硬保障”。对此,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优化监管方式。
形成多方合力,打造良好风尚。“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网络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网民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目前网络生态的污染源尚未根除,还存在局部正能量不够强劲、失范失序现象偶有发生等问题。基于网络社会组织熟悉行业、贴近企业,更应该充分发挥好专业优势和平台优势,督促网民落实主体责任,弘扬正常量,唱响主旋律,在推进网络治理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独特引导作用;网民也应该时刻警醒,保持谨慎,为弘扬网络空间正能量献出力量。
建设网络强国,展现大国担当。从起步慢到成为技术领导型国家,从萌芽到成为网络强国,我国一路走来艰辛异常,但同时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坚守初心,承担治理全球互联网的责任。如今5G商用登上历史舞台,加速万物互联创新;乌镇世界发轫于2019年,为构建全球互联网新秩序贡献智慧。中国在建设网络强国的同时,也引领世界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世界互联网治理工作提供力量,以此规范国际网络市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开的越大。“命运共同体”序幕已经展开,互联网联通万物,中国这一网络强国更应承担责任,立大国风范。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对于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多方参与,共筑合力。对此,社会青年共同传播正能量,远离藏污纳垢,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也需要主流媒体激浊扬清,合力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更需要政府加强引导,致力网络治理,纯化网络空间。让我们以网络为基础,树立大国正能量,让中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