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历史的考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版块。对于近代史的复习要注重细节。今天要讲的是在近代史上对中国、日本两国都影响巨大的一场战役——甲午中日海战的相关知识点。
一、时间
1894年7月25日至1895年4月17日。
二、伤亡情况
参战方兵力:清军630000人、日军240616人。
伤亡情况:清军31500人阵亡、日军13306人死亡。
三、战役经过
1.第一阶段: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也是甲午战争第一战,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是为丰岛海战。
平壤之战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由于朝鲜政府的不配合,战败。
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黄海海战爆发,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一场激烈的海战,这是甲午战争中继丰岛海战后第二次海战,也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1894年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
10时23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率先发现了北洋水师。便挂出“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的信号旗。
10时30分,北洋水师“镇远”舰桅楼上的哨兵看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发现日本舰队。丁汝昌随即命令各舰生火、实弹,准备战斗。
12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开炮。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舰也开始发炮还击。
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霎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炮塔起火,丁汝昌烧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
“定远”、“镇远”两舰浴血奋战,中弹甚多,几次起火。
此役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然而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黄海海战自1894年9月17日12点50分海战打响,至下午5点30分左右结束。中国30年洋务运动的自强成果,就在这4个多小时中灰飞烟灭。
2.第二阶段: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
鸭绿江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是清军面对日军攻击的首次保卫战。日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过江成功,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因势单力孤,伤亡重大,被迫撤出阵地。日军遂占领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
金旅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这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
1894年11月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次日,旅顺陷于日军手中。日军攻陷旅顺后,随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死难者最高估计达2万余人。
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是急转直下。
3.第三阶段:威海之战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
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同时日联合舰队第1游击队在登州实行炮击,山东巡抚李秉衡由于弄不清楚日军究竟要在何处登陆,只好分兵把口,“时刻严防” ,23日,日军在荣成全部登陆完毕。
1月26日,日军各由南北两路分头向百尺崖所方向前进,在战斗中,清军击沉日舰1艘 。
1月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营官周家恩守卫摩天岭阵地顽强抵抗,最后被歼灭。
日军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被清军炮打死,这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唯一阵亡的将军。
由于兵力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威海陆地悉数被日本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绝。
1月5日凌晨,“定远”舰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
1月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自杀。
1月11日,丁汝昌在洋员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等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洋员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镇远”管带杨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杨用霖最终自杀。
12日,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委托丁汝昌的名义,送至日本旗舰。
14日,牛昶昞与伊东佑亨签订《威海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悉数交给日军。
1895年3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四、战役意义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对日作战失败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马关条约》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另一方面,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甲午战争标志着中朝之间上千年的宗藩关系正式终结,朝鲜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却被日本控制。之后俄国势力进入朝鲜,日本和俄国在朝鲜的争夺日趋激烈,最终引发了1904年日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