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热点阅读
2022-08-16 01:17
来源:政华公考

申论热点阅读

核酸检测“小屋” 便民工程需要更“便民”

热点背景 

2022年5月13日,国家卫健委要求,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5月23日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为响应上级号召,郑州、杭州、武汉等大城市立即响应建立“核酸检测小屋”。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建立“核酸检测小屋”的初衷是为实现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搭建,从根源上切断病毒传染,但小屋建设中却因缺乏人性化等问题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群众“吐槽”及时纠正,保障小屋建设这项惠民政策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实惠。

【综合分析】

大城市建 “核酸检测小屋”的重要意义:

1.针对传染病防控,大城市相对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频繁且范围较广,一旦出现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相比较中小城市来说控制成本大,传染性会更强。

2.相对来说,大城市医疗条件较好,部分大城市早已搭建起“15min”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群众对“15min”概念更易于接受,便于推广。

3.相比于小城市而言,大城市医院服务辐射范围广,医疗资源相对紧张此外大城市人口多,群众对核酸检测的需求量大,若集中在医院做核酸检测势必会增强医院资源的紧张感,而建设“核酸检测小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医院资源紧张的压力,降低感染风险。

“核酸检测小屋”存在的问题:

1.设施设计缺乏人性化。Z市核酸检测小屋为例,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开始第一天,便民核酸检测屋“不便民”引发不少居民“吐槽”。核酸检测屋窗口有两个小洞,留给大白伸手操作使用,但高度却不合理,采样人员坐下有点矮,站着有点高,只能蹲在椅子上勉强工作前来检测的成年人则需要大幅度屈膝、弯腰,以“扎马步”的姿态进行采样。

2.服务时间安排不合理。核酸检测小屋实施常态化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时间按照“朝九晚五”模式开展,与正常上班族时间完全冲突,导致“提供服务时间”与“群众需求时间”完全错位,许多群众反映正常上班族并不能享受到核酸检测小屋的服务,只能利用下班时间自费去医院排队做核酸,核酸检测小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服务人员专业能力欠缺。部分城市的核酸检测小屋的工作人员是临时向社会招聘而来,核酸检测操作明显存在不规范、不灵活等问题,市民吐槽部分核酸检测小屋工作人员操作时不按规定进行手部消毒,采样时随意操作,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将采样棒接触到嗓子,而是随意在嘴里划拉几下,应付了事,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参考对策】

1.优化设施建设。各地市在搭建核酸检测屋之前,应进行充分地调研论证,结合本地实际,保障核酸检测小屋的均衡分布,避免出现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等问题同时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对群众反映的“大白蹲椅子,市民扎马步”的情况对小屋进行完善,配备空调、桌椅等满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2.合理安排工作。注重“核酸检测屋”问题的反馈,根据当地的工作时间等,及时优化调整核酸检测时间、频次等,在节假日等集中进行服务、工作日可分时间段提供服务借助社区宣传栏、群众微信群等及时将具体服务时间等告知群众,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让群众跑空,真正让“便民小屋”便利人民。

3.提升业务素养。上岗前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核酸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提出严格要求,考核合格者予以上岗上岗后也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岗位职责等进行培训、考核,并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督促工作人员保障服务质量。

4.形成长效机制。疫情防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实效,“核酸检测小屋”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重要举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要坚持形成长效机制,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实现其自身价值,避免出现“闲置”等问题。

 

提升粮食供给 保障粮食安全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阶段,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绝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要坚持走“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是满足民众生活需要的重要一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一步,是稳定国家政局的浓重一笔。然而,当前粮食供给却面临着重重挑战:破坏耕地时有发生,农业科技转化不足、浪费粮食触目惊心……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引发蝴蝶效应。当务之急,急需重视粮食问题,切实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综合分析】

“民以食为天”提升粮食供给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是维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从国土面积看,中国领土面积庞大,然而与14亿多的人口规模相比,要满足如此庞大人群的粮食供给,我们的压力很大。在粮食供给上也要善于利用国外市场、国外资源。然而,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进口只能作为粮食供给的补充,不能盲目进口,避免粮食供给遭遇卡脖子问题。当前,我们要优化粮食进口贸易布局,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同时要增强风险意识,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提出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多汲取各省市成功经验,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层层压实责任,让各级干部成为耕地的守护者,凝聚守护粮食安全的合力。

【措施对策】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地方各级党委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食品安全供给。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就要不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为抓手,以提升耕地生产质量为动力,以优化粮食贸易布局为突破,综合施策才能守住中国粮仓,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上。


逐梦星辰 实现科技自强

热点背景

2022年4月16日,结束183天的太空之旅,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返回地球。经过两个多月的恢复,他们再次走进公众视野。离开地球的半年里,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航天纪录: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等。这个由一名“60后”和两名“80后”组成的航天员乘组平安归来,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同时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大幕。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科技自立自强已被赋予国家发展战略支点的功能。

【综合分析】

为什么要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首先,全球科技竞争形势严峻。《瓦森纳协定》严重制约中国半导体发展西方国家以“沃尔夫条款”围堵中国航天发展欧盟不断提高审查门槛以阻碍中国并购,严控对华技术转移。

其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求。尽管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已跃上新台阶,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

最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科技创新大国,但仍被掣肘束缚。现代科技体系异常复杂,国际分工合作是必然选择。我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基本特点是加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而不是构建中国自己能够主导的体系。如此发展战略在一定时期内明显有益:在同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可以较顺利地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也能快速形成技术能力、生产能力,迅速占领市场,可以取得较迅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较快提高。

【措施对策】

解决科技自立自强问题,必须下决心建立以本土骨干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必须在本土的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求是建立自主可控的高水平的创新体系。

在宏观层面,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机制。要坚持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扎实办好自己的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向世界分享更多中国科技成果。

措施包括:要以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打好科技自立自强这一仗。要有正确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统筹布局,创新机制,在重大创新领域抢占先机、实现新突破。要统筹实施好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发展。要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针对不同产业采取分类推进政策。要积极为创新主体服务,不断激发高端人才的创新活力。

 

筑牢文化根基引领兴盛未来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习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时代趋势,顺应人民期待,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化。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重要性分析

1.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

2.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问题分析

1.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员缺乏,专职人员较少且综合能力不强。

2.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不均且总体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齐全。

3.网络文化产品监管尚待提高,低俗、猎奇、淫秽文化产品传播还较多。

4.文化创意产业重形式而轻内容,内容创新力度不够。

5.文化生产的精品不够,电视剧、电影仍然存在粗制滥造现象。

对策分析

1.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真正破除管理障碍,厘清管理环节与责任主体,做到权责一致、担当负责、管理有效。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民众性文艺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发展自主文化夯实基层文艺队伍,提供菜单式服务,精准契合民众文化需求。

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专门队伍,深挖各地文物遗留,登记造册梳理成型,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让根留下、让魂永续,以无声的文化传承传统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延绵不绝。

4.健全现代文化发展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依托传统手工艺产业,打造新型现代文化,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承古典、赋予时尚,真正让产业兴起来、让市场活起来。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