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解析
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热点背景】
AI文生视频模型Sora横空出世,仅通过一段文本指令,就可以输出长达60秒的视频;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透露,首位植入“神经连接”(Neuralink)大脑芯片的人类患者“似乎已完全康复”,只需要思考就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移动鼠标,也引起全球关注。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驱动着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并使得企业竞争环境呈现出模糊性、非线性、指数性、生态性等特征。面对更加模糊不定、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企业只有加快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才能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分析】
(核心内涵)颠覆性技术是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前沿性、革命性技术,能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业态、打造新模式,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新动能。
(重要意义1)颠覆性技术重大突破可促进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和突破,可能对现有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产生影响,从而产出质量更好、性能更高的产品和服务。颠覆性技术一旦有所突破,会使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推动产业从理论构想的孕育孵化阶段进入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阶段,甚至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重要意义2)颠覆性技术重大创新催生新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重大创新可能根本改变技术路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从而创造出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颠覆性技术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本身也给未来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重要意义3)颠覆性技术的强时效性给我国未来产业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带来抢抓时机压力。颠覆性技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世界各国都在布局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竞赛处于白热化状态。一旦某一国家在一项关键颠覆性技术上有所重大突破,并迅速推进技术产业化,而我国不能及时跟进,便会错失发展良机,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我国的产业安全。
【参考对策】
1.政府培育创造良好环境。投入大量资金于基础研究,能够不断产生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从而不断催生新的技术和发明,并逐步推向世界。同时,制定与实施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法律,让创新创造者不用担心自己的技术被拷贝或模仿。
2.高校培养人才并鼓励创新。高校要培养大批人才,并积极鼓励教授或学生创新创业,有助于将最新技术与成果商业化,更有利于大学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
3.投资机构连接企业与高校,为市场与科研成果之间架起桥梁。
新时期生育问题的思考
【热点背景】
最近这两年,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民众对本有社会问题的关注越发聚焦,其中生育问题是高居前列的重点。2023年全国生育率1.3左右,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今年生育率预期会跌至1.1左右,负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剧。未富先老的局面下,民众大多出处在一种“理所当然”和“匪夷所思”的思想矛盾中。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生育问题的解决一则绝不是简单的补贴或鼓励可达成,内中问题不是仅仅政府决策所能主导;二则社会结构的变化本身就决定了生育选择的多样化。因此,生育问题本质还是经济问题,与其着急加强生育意愿提升,不如着力做好社会各阶层收入的缩小。只有不再为阶层发展焦虑,才能让社会支撑的中产愿意配合。
【综合分析】
从最新的七普数据看,虽然我国男女幼儿比例趋于合理,但总体的高达105.07:100的数据还是能向我们暗示现实的男女性别问题依然是未来的严峻挑战。同时1.3的总体生育率也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基本与日本持平,但相较于日本社会的发展程度,我们显然还未做好全面应对老龄化和人口衰减的准备。安徽省近四年生育数量下降一半、生育大省河南21年人口生育总数首次跌破100万,这些数据表明人口生育总量的下降就当下看来,似乎已木已成舟,难以挽回,并且其下跌速度令人吃惊到国家不得不连续出急策“刹车”。
归咎原因复杂多样。首先是城市养不起。城市青年由于教育军备竞赛,导致精养模式下养不起,对普通家庭来说,单单一个孩子的成本就可能要到掏空六个钱包的程度,导致生育欲望大幅度下降。放眼国内内卷大省,如山东、河南如果想接受好的教育,在百万人中挤上独木桥,在有限的资源标准下,残酷的竞争现实使得再高昂的沉默成本也需自行吃下。其次是农村生不起。由于缺乏足够的育龄女性,这使得在劳务输出地的农村地区,物化女性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所造成的结果就是飞速暴涨的结婚成本下相当一部分适龄男性打光棍或即便结婚也极大地遏制了其生育欲望。总体而言,农村的生育率问题是强烈的生育欲望与结婚难之间的巨大矛盾,逐渐被结婚难压倒的过程。城市和农村都生不起孩子,那么生育率自然会雪崩。
【参考对策】
为此,需得加强生、育双向工作。在生孩上,首先,加强宣传也是应有之义,但如何宣传、精准宣传,让大众能够从自身的发展角度体会到多生子女的价值好处。其次,兜底补助也是当务之急。适当降低婚姻法婚龄,解决黑户问题,让国家快速掌握到一手的和准确的生育数据。最后,各地区根据自主情况适当对生女孩进行补贴,扩大潜在生育群体。在育孩上,首先要将工作重心落在农村,在农村恢复高学时应试教育,并用国家机器的力量确保教师权威。其次,加强国家层面的优扶优育政策,尤其是其后的幼儿养护、普惠教育、产假的延长和贯彻,更重要的是坚持和落实双减政策,从学校层面解决三点半问题,强化教师补贴。但在政策实施程度、标准和内容上尚需探索,毕竟对生育群体的补贴其本质也是变相征收单身税、不育税。最后,面向全社会逐步推行社会化抚养,提高普惠性教育机构水平,为家长的育儿教育松绑,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平等的社会教育环境。
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复兴的“硬核武器”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基本含义】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除了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重要地位】
1.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通过提高国家凝聚力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奠定稳定的政治基础,通过激励作用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2.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归属感。同时,文化也为民族的创新创造提供精神动力、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撑。
4.实现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5.提高国际影响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参考对策】
1.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只有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度,才能更好促进民心相通、不断扩大中国的“朋友圈”。
2.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要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构建以文化企业为主体、文化产品为载体、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走出去新模式。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抢占数字化、网络化竞争制高点。
3.提升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应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方式运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文化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一手抓新闻媒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新闻信息内容建设,加快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旅游新高地
【热点背景】
近日,生态旅游再次登上热搜,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引发社会旅游热潮,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争相打卡,感受东北的冰雪奇缘,体验这生态环境优美的尔滨之城。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爱护生态环境,走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综合分析】
过去几十年重心一直在经济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出现了许多秃山、矿坑,让生态环境满目疮痍,这种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显然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规律,严重危害了百姓的身体健康与幸福向往。如今人们对健康的和品质生活的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将生态和旅游相融合是一个新的道路。
景观农业+旅游,设施农业+旅游等一系列新型的旅游高效利用生态资源,将乡村变成巨大氧吧、健康养生宝地。为旅游业兴旺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更助力了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实现。
【参考对策】
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理论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
二是发掘地方绿色生态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突出特色品牌。
三是政策引领,出台系列指导政策和扶持政策,帮助行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四是强化监管,加快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杜绝再次污染违法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