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热点素材积累
2024-05-23 08:28
来源:政华公考

申论热点素材积累

保护生态环境 增强民生福祉

热点背景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生态环境短板,也影响着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美好期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是百姓最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良好的民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青山就是美丽。浙江安吉余村通过关闭矿区,绿色转型,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不仅没有再次返贫,反而实现了民众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的美好愿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杭州对西溪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不仅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让湿地从城市的边缘地带变成杭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助力杭州旅游的发展。无独有偶,山西治理汾河进行生态修复不仅解决了水污染难题,也再现了汾河风光,让水质好起来,水量丰起来,风光美起来,成为带动山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好的环境可以让人们的灵魂寄托的场所,从自然环境中寻找情感的依托,从青山绿水中得到精神的慰藉,从山川大海的变幻无常体会人生的跌宕起伏,坚定自己的信仰,强大自己的内心,就如鲁迅一般在大地中找到力量,从地方的民俗文化中汲取创作的灵感,让自己的精神更加丰富,文章更接地气,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提出对策

1.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政府应该树立绿色政绩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大对生态保护的扶持力度,以税收优惠,政策补贴等方式,促进跨省合作,多地形成合力解决一些三不管地带的问题以及地方保护的痼疾。

2.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企业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由投资、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以创新的技术来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驾齐驱的道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共赢。

3.打造生态休闲场所。一个人的幸福感不仅来自于物质的充裕,更来自于精神的丰富,城市建设不仅要以经济发展为主线,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要注重生态保护,加强文化建设,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等于一体的场所,让市民能够从工作的劳碌,生活的繁琐中走出来,释放自己的压力,缓解自己的焦虑,稳定自己的情绪,得到精神的慰藉。

 

 

持续书写“生态+”文章

热点背景

天气渐暖,阳光普照,可谓是一片春和景明,各地正不断执“绿色之笔”,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做好“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等“生态+”文章,持续释放绿水青山红利,以生态赋能焕发活力,齐鲁大地再现生机勃勃。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1.提出观点

前有广受好评的仙月湖风景区,是昌乐县依托高崖水库库区自然风光,发挥自身生态优势,充分做好“山水”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文旅”的缩影,后有德州市齐河县则不断做好“生态+科技”文章,构建“1+2+X”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生命科学为主导,以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为支撑,若干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不管是昌乐还是齐河无不都在展现各地对生态+的积极追求,是绘就新时代新篇章的重要一笔。

2.综合分析

1发展当地经济。

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深挖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为当地的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例如:济南雪野湖的建设,配有高铁站、农家乐、垂钓、酒店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而环湖绕行的露营也带动了露营经济的发展,

2增强环境意识和教育。

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其教育价值,通过亲身体验自然之美,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运作,增强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例如:威海文登借助天福山战役开设天福山红色纪念馆,帮助市民、游客了解红色历史人物、重现当年光景。

3提供身心放松和疗养。

生态旅游通常借助当地特色将游客带入自然环境中,兼具距离近、时间短的特点成为周末、小长假的首选,成本低且还能减轻压力、提高幸福感,改善心理健康。

4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加就业机会。

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当地创造更多的新型就业机会。就像是淄博烧烤的出现,改变了淄博一味发展重工业而造成环境质量差的情况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对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环境意识和教育、促进文化交流和身心放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参考对策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生态+是关键一环更是必要一环,想要成为发展中的关键一招,不仅要下好先手棋更要赢得持久战,握有差异性和全面性,继续深挖当地特色、适当借鉴优秀地区先进经验,做好配套服务卫生、交通路线,规划好园区承载量,让游客来得了、回得去,才能让游客一来再来,真正做好生态+的大文章。

 

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复兴的“硬核武器”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1.基本含义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除了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重要地位

1.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通过提高国家凝聚力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奠定稳定的政治基础,通过激励作用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2.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归属感。同时,文化也为民族的创新创造提供精神动力、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撑。

4.实现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5.提高国际影响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3.提出对策

1.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只有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度,才能更好促进民心相通、不断扩大中国的“朋友圈”。

2.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要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构建以文化企业为主体、文化产品为载体、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走出去新模式。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抢占数字化、网络化竞争制高点。

3.提升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应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方式运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文化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一手抓新闻媒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新闻信息内容建设,加快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把握世纪新变化 打开生育新局面

热点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逐步放缓的经济发展,国内阶层通道持续收窄,社会资本竞争加剧和商业宣传的刻意引导,使得普通国民的育儿焦虑与日俱增。在远超国际想象的文化基因和社会环境的加持下如《小舍得》般的“鸡娃”现象,让全社会都疲于奔命,引起了社会普遍对育儿,甚至是生育的讨论。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1.提出观点

生育问题的解决一则绝不是简单的补贴或鼓励可达成,内中问题不是仅仅政府决策所能主导二则社会结构的变化本身就决定了生育选择的多样化。因此,生育问题本质还是经济问题,与其着急加强生育意愿提升,不如着力做好社会各阶层收入的缩小。只有不再为阶层发展焦虑,才能让社会支撑的中产愿意配合。

2.综合分析

从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看,虽然我国男女幼儿比例趋于合理,但总体的高达105.07:100的数据还是能向我们暗示现实的男女性别问题依然是未来的严峻挑战。同时1.3的总体生育率也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基本与日本持平,但相较于日本社会的发展程度,我们显然还未做好全面应对老龄化和人口衰减的准备。安徽省近四年生育数量下降一半、生育大省河南20年人口生育总数首次跌破100万,这些数据表明人口生育总量的下降就当下看来,似乎已木已成舟,难以挽回,并且其下跌速度令人吃惊到国家不得不连续出急策“刹车”。

归咎原因复杂多样。首先是城市养不起。城市青年由于教育竞赛,导致精养模式下养不起,对普通家庭来说,单单一个孩子的成本就可能要到掏空六个钱包的程度,导致生育欲望大幅度下降。放眼国内内卷大省,如山东、河南如果想接受好的教育,在百万人中挤上独木桥,在有限的资源标准下,残酷的竞争现实使得再高昂的沉默成本也需自行吃下。其次是农村生不起。由于缺乏足够的育龄女性,这使得在劳务输出地的农村地区,物化女性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所造成的结果就是飞速暴涨的结婚成本下相当一部分适龄男性打光棍或即便结婚也极大地遏制了其生育欲望。总体而言,农村的生育率问题是强烈的生育欲望与结婚难之间巨大的矛盾,逐渐被结婚难压倒的过程。城市和农村都生不起孩子,那么生育率自然会雪崩。

3.参考对策

为此,需得加强生、育双向工作。

在生孩上,首先,加强宣传也是应有之义,但如何宣传、精准宣传,让大众能够从自身的发展角度体会到多生子女的价值好处。

其次,兜底补助也是当务之急。适当降低婚姻法婚龄,解决黑户问题,让国家快速掌握到一手的和准确的生育数据。最后,各地区根据自主情况适当对生女孩进行补贴,扩大潜在生育群体。

在育孩上,首先要将工作重心落在农村,在农村恢复高学时应试教育,并用国家机器的力量确保教师权威。

其次,加强国家层面的优扶优育政策,尤其是其后的幼儿养护、普惠教育、产假的延长和贯彻,更重要的是坚持和落实双减政策,从学校层面解决三点半问题,强化教师补贴。但在政策实施程度、标准和内容上尚需探索,毕竟对生育群体的补贴其本质也是变相征收单身税、不育税。

最后,面向全社会逐步推行社会化抚养,提高普惠性教育机构水平,为家长的育儿教育松绑,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平等的社会教育环境。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