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
强监管 稳消费
【热点背景】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投诉1740.3万件,同比增长32.8%。从投诉问题来看,售后服务(402.1万件)、质量问题(361.7万件)、食品安全问题(206.6万件)、合同问题(146.2万件)、不正当竞争(99.3万件)等问题相对突出。2023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10月,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消费投诉信息“集中展示、统一公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职责,积极作为,持续营造放心满意的网络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综合分析】
1.市场乱象主要聚焦在?
①网购诉求持续增长,直播带货问题依然突出。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1261.1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6.1%,以直播电商为主的新兴电商投诉举报增幅明显高于传统电商平台。
②欺骗误导套路多。一些商家以夸大其词、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消费选择。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虚假宣传投诉举报144.3万件,同比增长1.7倍。
③服务类消费具有更强的主观性,合同签订及履行问题较为严重,易引发消费纠纷。2023年,极为火爆的旅游市场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设定不合理条款导致退款困难、商家未按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以不公平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违约金等。
2.加强市场监管对于稳定消费的意义
①加强对市场的常态化监管,能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在消费中的诉求和期盼,有利于构建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②加强市场监管有利于提升平台合规意识和能力,推动平台企业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对策措施】
1.强化智慧监管。依托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网络创业活力系统,向平台企业批量提供证照信息核验服务,帮助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履行资质审核义务,促进经营者诚实守信经营。
2.聚焦重点开展。①严守食品安全“民生线”。严查“两超一非”、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确保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②恪守药械化质量“安全线”。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严查未经许可经营药品、销售过期药品、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驻店药师在岗履职情况、处方药销售情况进行抽查,确保群众安全用药。③坚守安全生产“生命线”。紧盯加油站、大中型商超和宾馆饭店等安全生产重点场所,排查消防设备、烟花爆竹、燃气器具等领域风险隐患。
践行“浦江经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热点背景】
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金华市浦江县下访接待群众,推动形成了“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
20年来,浙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任接一任,持续丰富发展“浦江经验”,坚持下访接访工作导向,有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浦江经验”是转变干部作风、站稳人民立场的重要法宝,是破解基层难题、提高治理效能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迫切需要进一步传承弘扬“浦江经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综合分析】
“浦江经验”所蕴含的人民立场、问题导向、实干精神,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浦江经验”蕴含着始终不变的人民立场。“浦江经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浦江经验”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其所体现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不断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行动自觉。
“浦江经验”彰显着鲜明的问题导向。“浦江经验”坚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真问题。面对当时浙江信访热点问题突出的现状,习近平同志首次下访就选择了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信访量和人均信访件最多的浦江县,之后坚持到问题集中、上访多的地方下访,充分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浦江经验”凝聚着务实担当、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浦江亲自接待来访群众,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20年来,浙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任接一任,持续丰富发展“浦江经验”,坚持下访接访工作导向,有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对策措施】
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坚持“人民至上”的基层治理价值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通过传承弘扬“浦江经验”搭建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功。做好调查研究要精准发力,奔着问题去。调研前要“备课”,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货。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对客观情况的正确认识,在分析和研究中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最终产生思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要将基层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制度,把有效的做法总结为成功的经验,把实践的成果确立为规范的制度,一级带着一级抓下去,一年接着一年干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逐步建立、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化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通过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坚持把求真务实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路径与作风保障。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实干、求实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钉钉子精神把基层治理中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乡土文化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乡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农村要留得住乡愁,必须振兴乡土文化。同时,只有重视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综合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村庄合并,乡土文化失去载体。
官方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4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减至252万个,10年锐减110万个自然村。这意味着,每天有300个村庄消亡。这一时期是我国村庄合并的高潮期。
2.乡村教育生态危机。
城镇化战略推进,一村一校局面被打破,取代的是几村一校,村庄的文化高地不在,村庄的文化脉络维系受到影响,呈现虚化、空洞化的现状。
3.乡村人口外流,乡土文化失去传承的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村家庭劳力的主力军,农村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然而,当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缺乏支柱产业,农民不得不进城务工,使得农村逐渐空心化,空巢化。
二、影响
1.村庄合并,乡村传统的道德与权威弱化,熟人社会加快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并村移居的村民经济面临经济压力过大,就业不足等问题,逐渐变得封闭自卑。
2.乡村教育危机乡村人口外流,乡亲弱化,亲情淡漠,扰乱了乡村教育生态的平衡发展,村庄后继无人,文化面临传承及拓展危机。
【对策措施】
1.加强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成立乡镇和村级文联组织,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化整为零,成立舞蹈队等文艺团队,积极传承民间文化,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群众自己办文化活动,激发民众的积极性,发挥民众主体作用。
2.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创新乡村治理必须尊重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避免一刀切的统一规划,推行“撤并数量越多越好,合并人口与面积规模越大越好”的工作标准,盲目贪多求快,用行政手段强行撤并。而要算好“文化账”重建乡土文化的维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