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申论热点阅读
2021-08-10 09:13
来源:政华教育

申论热点阅读

技能中国行动

热点背景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

2021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从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行动计划等方面部署了20条主要任务。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不仅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技能就业的需求,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技能力量,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创新实践。

[原因分析]

实施技能中国行动:

是党和国家有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批示要健多次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技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就是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力量,切实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

是经济发展有需要。“十三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了多项提升技能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对于解决好新成长劳动者的就业问题、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就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立足点,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等行动计划,促进实现高质量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是工作实践有基础。近年来,技能劳动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爱,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技能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各地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工作。2017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先后与湖北、云南、河南、安徽、河北、吉林、新疆、山西、西藏等9个省(区)签署技能人才工作领域部省共建协议,创新开展技能立省、技能强省、技工大省等实践探索,积极推动技能社会建设。这些都为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提供了实践基础。

[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更加完备的技能人才工作政策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是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总结和运用“十三五”期间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推进技能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采取提质扩面、重点突破、协调推进等方式,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支持技能人才创业创新,推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均衡发展。

三是支持行业企业发展,实施“技能强企”行动。聚焦制约技能人才工作的短板弱项,推动行业企业与院校和培训机构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行业企业等市场主体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开展大规模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

四是发挥激励引领作用,实施“技能激励”行动。做好技能比赛评选表彰活动,同时,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从事技能工作的积极性。在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的同时,通过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落实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的待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五是融入世界技能运动,实施“技能合作”行动。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国家培养、使用、评价技能人才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持续做好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工作,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国际互认。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技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热点背景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住有所居”这项群众关注、政府重视的民生工程,正在社会各界的期待中“提档增速”。

2021年年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颁布,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群体,建筑面积等问题都做了明确的论述。对于促进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可以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原因分析]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有效改善了城镇户籍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国内长租房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市场秩序有待规范。整体看国家租赁体系占市场比重较小。市场上存在大小不同的租赁中介,并且由于市场发育不充分,有依靠租赁市场损害租户和房主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租房者安全感不强。

二是传统上重购轻租,租购不同权。长期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存在“重购轻租”的现象,一些城市住房供给“重售轻租”的积弊仍然存在。并且事实上租购房屋的权益不对等,尤其是教育和社会福利层面,阻碍了租房者在子女教育、社会福利方面享有平等化的公共服务,与购房者存在较明显的落差。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对策分析]

一是做好政策衔接。各地要把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要对现有各类政策支持租赁住房进行梳理,包括通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非房地产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建设的租赁住房等,符合规定的均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管理,不纳入的不得享受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补缴土地价款等国家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专门支持政策。

二是强化部门协作。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做好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监测评价,及时总结宣传经验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政策协调、工作衔接,强化业务指导、调研督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制造业优质企业发展

热点背景 

2021年7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资源对优质企业的支持和开放、引导金融机构为优质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措施,以期为制造业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质企业培育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制造企业是实施主体,而优质企业更是其中的“领头雁”、排头兵。

[问题分析]

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各类企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如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存在风险、企业发展韧性有待增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水平不够,尚未形成有效的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格局;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专业化人才存在较大缺口等。

[参考对策]

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方面,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和开放,引导企业更深更广参与到相关项目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凝聚政府、企业合力,共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三是把握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四是搭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平台,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协作中共同提升。

五是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塑造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自身软实力。

六是鼓励企业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支撑企业开放发展。

在保障与服务方面,一方面要加强金融、财政和人才支持。金融方面,通过引导基金、上市、产融合作等多举措强化支持;财政方面,统筹用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等各类资金;人才方面,着力支持企业高端人才引进和各类人才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加强精准服务。分级构建优质企业培育库,从高效对接、专业化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服务企业发展。此外,文件鼓励各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支持政策措施。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

脱贫攻坚的成就覆盖全部贫困地区,全面小康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成就了无数人的幸福,铺展开一幅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汇聚人民力量,我们党必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在重庆乡村,田园变花园、农区成景区,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江西井冈山,四车道盘山高速公路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将井冈山纳入全国高速网;在边远山区,远程教育工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人居环境到生活品质,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实实在在的成就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了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了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地方由昔日的行路难变成路路通,昔日的土坯房变为砖瓦房,昔日的“旮旯地”长出“摇钱树”,昔日的农产品做成大产业……脱贫攻坚的成就覆盖全部贫困地区,全面小康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成就了无数人的幸福,铺展开一幅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贫困山区,确实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就易地搬迁出一片新天地;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地方甚至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修路、建房、布产业,从“整体贫困”到“整族脱贫”,“一步跨千年”生动诠释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革命老区,红色精神照耀、奋斗干劲十足,脱贫后还要致富,有的红色村庄发展成小康样板,“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一切人民,全面小康覆盖领域全面、覆盖人口全面、覆盖区域全面,真正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共享发展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不仅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不仅实现了物质的丰裕,而且实现了精神的升华。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追梦圆梦,广大人民群众在实干中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从“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到“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从“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到“虽然有苦,还是甜多”……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人民群众在心里播下信念的种子,迎难而上、闯关夺隘,咬定目标、乘势而上,谱写了“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的动人乐章。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再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用勤劳勇敢、智慧信心、自强不息,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间奇迹。

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为了践行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以热血赴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哪里需要就战斗在哪里,“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做事”。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下来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汇聚人民力量,我们党必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