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阅读
直播带货在时代风口下的思考
热点背景
现如今,“直播带货”这个名词家喻户晓,从薇娅直播间到明星带货,从县长直播带货到电商品牌直播福利,边看直播边付款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新潮流,这种方式极大地助力了企业在的复产复工,解决库存积压问题,也催生了新业态。但产品质量问题、欺骗消费者的新闻见诸报端,直播乱象丛生,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直播经济在时代风口下该如何发展,如何规范直播带货行业。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积极影响】
(一)促进就业。疫情时代让很多工作停滞不前,也带来失业问题。而网络工作可以足不出户解决就业难题,很多人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其中“直播带货”这种新兴概念让人耳目一新。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走上台前,解决温饱问题,同时网红、明星也演变成为带货大户,这都是对就业方式的新探索,与此同时,大量物流工作,刺激快递、包装等工种的需求。
(二)扩大内需。网络具有宣传传播作用,在抖音、淘宝等平台,直播讲解的方式更直观让你感受产品的特点,同时互动的方式解决下单的疑虑,大力度的优惠打折也吸引消费者。直播带货打破空间、时间限制,让消费群体得以扩大,前所未有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转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从而扩大内需。
(三)提振经济。直播带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从而带动了生产,商家不但能够将积压的库存倾销出去,同时也带动了生产链运作。源头上提振经济,同时也延长了物流、包装、检疫等等环节的运用,促进了经济的循环。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扶农、助农的直播带货,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也对地方经济,对脱贫攻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问题分析】
(一)主播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堪忧。主播带货能力参差不齐,没有经过标准培训,利用夸张表达博人眼球,存在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的问题,引导消费者冲动消费。同时产品缺乏品控,由于对产品质量疏于把关,经常出现退货、残次品等不良消费体验。更有甚至,以次充好,以造假售假等方式赚取高额利润,损害消费者权益。
(二)行业监管乏力,后续维权困难。平台的售后服务及跟踪系统不完善,极易产生消费纠纷,退换货问题无法得到保障;由于缺少行业规范,网络监管处于灰色地带,不良商家在售卖伪劣商品后,便采取下架商品、拉黑用户等手段,使得购买者陷入维权困境,申诉无门。
(三)形式同质化,用户粘度不足。如今,多数主播采取相同套路,以低价秒杀,明星噱头等作为直播套路,形式同质化问题严重,无法调动粉丝热情,放弃观看,减少了用户粘度。
【对策措施】
(一)强化资质审核,提高准入门槛。厘清法律法规中关于直播带货的各主体责任,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严把主播质量关,开展主播培训,明确直播要求,对于不符合主播资质的,严格禁止开播,涉及虚假宣传等主播可联合网监部门进行相应处罚。
(二)个性化营销,加强产品管控。直播平台和商家要探索多样的营销手段,挖掘粉丝的偏好和需求,创新购物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同时,完善选品的管控,实现产品质量标准化。
(三)完善行业规范,加强平台监管。以诚实守信为原则,建立黑名单制度和诚信评价机制,实施责任划分机制,维护消费者从购买到售后的权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推动中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热点背景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中国制造也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转型升级面临阻碍,产品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新时代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建设制造强国的意义】
(一)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制造业又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只有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国才能真正带动经济迈过量的关口,实现质的跨越。
(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现如今大国竞争归根结底是国力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唯有推动建设制造强国才能提高补齐技术的短板,突破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当下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消费的需求在升级,唯有建设制造强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中国制造当下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在高精尖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尚未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二)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国人对中国制造的认可度低。
(三)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社会对技工认可度低,缺少大国工匠。
【建设制造强国的建议】
(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主体作用。畅通产学研转化通道。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让职业教育更好针对市场需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资金倾斜。完善政策法规,推动职业院校管理正规化,规范化。
(三)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热点背景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推动乡村的振兴是筑基之举,是现实之需,也是发展之要。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包含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而在这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是重中之重。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一)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振兴不单是推动种植业的现代化,而是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产业融合能带来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转变农民思想。发展农村现代化产业能够打开农民的思路,给农民更多生产经营的理念和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倒逼农民提高劳动技能,生活水平的提升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村的产业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
【存在问题】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受小农经营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尚未实现大规模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农业整体效益较低。农技科普力度不足,一些地区甚至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
(二)产业链延伸不够。大部分地区缺少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对农产品附加值的挖掘不够。
(三)服务业发展滞后。农村快递物流网络建设滞后,缺少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乡村旅游等特色服务业发展滞后。
【对策措施】
(一)做强农业。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
(二)延展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
(三)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新型农业服务主题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完善农村快递物流网络。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资源,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
旅游业态丰富化 经济发展多元化
热点背景
“十一”黄金周再次点燃了消费者的出行、旅游和购物热情。多方数据显示,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复苏,“长假经济”效应凸显。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业态再走俏,旅游人群年轻化的趋势也带动了主题玩法不断地推陈出新。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综合分析】
(一)加快文旅融合。
文旅企业依托旅游圈客源市场、高铁高速便捷交通、当地非遗等资源优势,可以倾力在旅游景点打造拥有丰富旅游产品和高品质旅游服务的新型旅游企业及优质旅游项目,文化旅游业态进一步丰富。各地可积极开展“旅游+”行动,深入实施“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多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多种业态领域跨界融合,实现旅游地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不断带动旅游总人数的上升,不断实现旅游消费的增长。
(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无论是红色旅游还是乡村旅游无疑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尤其对于一些贫困县、贫困村这样的旅游地,发展旅游业,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打造更多就业岗位,例如特色民宿、农家乐、当地特色果蔬采摘园、当地景点地导、特色小吃······可以让当地居民有更多的就业选择,进而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三)丰富游客假期体验。
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发展,让人们可以在旅游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和感受,人们可以走出家门,走进田园山水之间,亲近自然,也可以感受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乐享假日好时光;可以选择适合孩子们游玩的项目,进行亲子游;可以选择适合年纪大一些人的游玩项目,感受“旅游+康养”的游玩模式。在旅游中可以体验独特风景、风土人情;可以释放压力、吃喝玩乐;可以感受文化、认知历史······
【存在问题】
1.旅游业质量发展层次不齐。
部分旅游地属于粗放式发展,而在品质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的今天,人们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的可到达性、服务的标准化等方面,与国外旅游业确实存在相当的差距。
2.宰客欺客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景区出现宰客欺客现象,商品价格不透明,假货泛滥,市场监督跟不上,导致游客出现经济损失,加之维权成本高,导致宰客欺客现象屡禁不止。
【对策措施】
1.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精心做好管理服务、精细打造行业品牌的新阶段。一方面,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的过程,一批善于化危为机的旅游企业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强者;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提升内需、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柱,理应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出示范作用。
2.加强旅游地市场监督监管。对于旅游区市场乱象及时监督管理,做到实时管理,常态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