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
行测数量关系之牛吃草问题、容斥问题、浓度问题解题技巧
2021-11-23 07:51
来源:政华教育

行测数量关系之牛吃草问题、容斥问题、浓度问题解题技巧

行测趣味数学题之牛吃草问题

提到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目,大家都焦头烂额,认为无味无趣,做不出来,那一定是你还没见过它,牛吃草问题。一听它就很有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寻找数学的乐趣

一、快速识别题型 

1.题干描述出现类似于排比句的句式

2.原始固定量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例题

牧场上有一片匀速生长的青草。这片青草供给10头牛吃,可以吃20天供给16头牛吃,可以吃10天。则这片青草可供多少头牛吃6天

解析】题型特征:“青草供给10头牛吃,可以吃20天供给16头牛吃,可以吃20天。则可供多少头牛吃6天”,三个语句相同的句子构成类似于排比句的句式草场原有的草量受到牛去吃草的情况以及草自身生长情况的两个因素的影响。

二、认识解题公式 

1.追及型

牧场上有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放N头牛去吃草且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相同。牛吃草使草量减少,草自身生长使草量增加,(前提:牛吃草的速度大于草自身生长的速度),这种情况称之为追及。

假设t天牛把草吃完,同时假设这片草场原有量为M,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这片草场的草每天的生长速度为x份。则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量-草每天生长的量)×天数,整理可得:M=(N-x)×t。

2.相遇型

牧场上有一片匀速枯萎的草地,放N头牛去吃草且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相同。牛吃草使草量减少,草自身枯萎也使草量减少,这种情况称之为相遇。

假设t天牛把草吃完,同时假设这片草场原有量为M,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这片草场的草每天的枯萎速度为x份。则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量+草每天枯萎的量)×天数,整理可得:M=(N+x)×t。

三、解题思路巧记

1.题型特征。

(1)题干描述出现类似于排比句的句式

(2)原始固定量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2.判定追及还是相遇:影响原始固定量的两个因素,影响相反(一增一减)为追及,影响相同(两减)为相遇。

3.套追及或相遇公式。

四、实战应用 

1

牧场上有一片匀速生长的青草。这片青草供给10头牛吃,可以吃20天供给16头牛吃,可以吃10天。则这片青草可供多少头牛吃6天?(   

A.21     B.22    C.23     D.24

答案D【解析】(1)题型特征:“青草供给10头牛吃,可以吃20天供给16头牛吃,可以吃20天。则可供多少头牛吃6天”,三个语句相同的句子构成类似于排比句的句式草场原有的草量受到牛去吃草的情况以及草自身生长情况的两个因素的影响。

(2)判定追及还是相遇:牛吃草使草量减少,草自身生长使草量增加,影响相反(一增一减)为追及。

(3)套公式:假设这片草场原有量为M,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这片草场的草每天的生长速度为x份。设可供N天牛吃6天,则有M=(10-x)×20=(16-x)×10=(N-x)×6,解得x=4,M=120,N=24。故本题选D。

2

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生长了,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已知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5头牛吃6天。照此计算,可供多少头牛吃10天?(   

A.3     B.5     C.6     D.7

答案B【解析】(1)题型特征:“某草地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多少头牛吃10天”,三个语句相同的句子构成类似于排比句的句式草场原有的草量受到牛去吃草的情况以及草自身生长情况的两个因素的影响。

(2)判定追及还是相遇:牛吃草使草量减少,草自身枯萎也使草量减少,影响相同(两减)为相遇。

(3)套公式:假设这片草场原有量为M,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这片草场的草每天的枯萎速度为x份。设可供N天牛吃10天,则有M=(20+x)×5=(15+x)×6=(N+x)×10,解得x=10,M=150,N=5。故本题选B。

这就是牛吃草问题,它是不是既简单又有趣赶快来get新的知识点吧。

 

牢记公式 解决容斥问题

在历年的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大部分考生们倍感头痛的一门科目。但其实我们会发现,数量关系中有一类题型,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出现频率高、解题难度低,是考生们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复习便可以快速掌握的,就是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容斥问题。

一、解题技巧 

1.文氏图。

2.不重不漏,巧用公式。

1

某班有40名学生,某次考试,语文及格的有25人,数学及格的有20人,若两科都及格的有15人,问两科都不及格的有多少人?(  

A.5     B.10     C.15     D.20

 

【答案】B【解析】我们可以利用文氏图来对题干信息进行简单的梳理。如用全集I表示班级总人数,集合A表示语文及格的人数,集合B表示数学及格的人数,则表示两科都及格的人数,补集M表示两科都不及格的人数,这样,若想用各个部分拼凑出全集I,根据每一个区域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应用A+B,减去重复的部分,再加上遗漏的部分M,即:解得M=10人,B。

2

某单位共有240名员工,其中订阅A期刊的有125人,订阅B期刊的有126人,订阅C期刊的有135人,订阅A、B期刊的有57人,订阅A、C期刊的有73人,订阅B、C期刊的有64人,订阅3种期刊的有31人。问:没有订阅这三种期刊中任何一种的有多少人?(  

A.13     B.15     C.17    D.19

 

【答案】C【解析】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文氏图对题干信息进行简单梳理。如用集合I表示员工总人数,集合A、B、C分别表示订阅A、B、C期刊的人数,则根据例题1,我们可以类比得出三者容斥的解题公式,即:将本题数据代入公式,得到C。

3

一批游客中每人都去了A、B两个景点中至少一个。只去了A的游客和没去A的游客数量相当,且两者之和是两个景点都去了的人数的3倍。则只去一个景点的人数占游客总人数的比重为( )。

 

【答案】B【解析】利用文氏图梳理题干信息,则区域表示只去了景点A的游客人数,区域表示没去A的游客人数,区域表示两个景点都去了的游客人数。由题意,可设区域①、②的人数为x人,则有2X=3X,即区域的人数为(2/3)X人,则所求为X+X/X+X+(2/3)X=3/4,选B。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容斥问题的基本内容,相信大家结合相应的题目练习之后,一定会对容斥问题有新的认识。

 

浓度问题其实很简单

说起浓度问题,很多人就开始皱起眉头,一种“题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可是浓度问题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其实并不,在解决浓度问题的时候,只要把握几个关键点,很多题目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什么是浓度问题呢,其实不止是在数量关系题目中,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浓度问题,回想下自己买奶茶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被问到,是要少糖,中糖,还是多糖其实奶茶小哥就是在问你浓度的问题,你是要糖的浓度低一点还是高一点呢没想到吧所以浓度问题无所不在,而浓度问题也很简单,浓度的基本公式为浓度=(溶质/溶液)×100%,如一杯糖水的浓度指的就是溶质(糖)的量/溶液(糖水)的量,也就是浓度越高,也就越甜。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浓度问题在数量关系当中如何快速求解吧

1

有两瓶质量均为1千克的酒精溶液,浓度分别为70%和45%,先从两瓶中各取部分混合成1千克的酒精溶液,测得浓度恰好为50%,再将这两瓶中剩下的溶液混合,则所得酒精浓度是:(   )

A.50%     B.55%     C.60%     D.65%

答案D【解析】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别为1×70%=0.7千克、1×45%=0.45千克,第一次取出混合后的1千克溶液中含有溶质1×50%=0.5千克,则余下溶液混合后含有溶质0.7+0.45-0.5=0.65千克,而溶液剩余1千克,即浓度为0.65÷1×100%=65%。选择D选项。

总结:不管溶液怎么混合,浓度基本公式要记牢,让最终求浓度,就找所需溶质和溶液的量,若能直接表示出所需溶质和溶液的量,即可直接求解。

2

在一杯清水中放入10克盐,然后再加入浓度为5%的盐水200克,这时配成了浓度为2.5%的盐水,问原来杯中有清水多少克?(  

A.460克     B.490克     C.570克   D.590克

答案D【解析】设原来杯中有清水x克,则根据混合前后溶质总量不变,可得,10+200×5%=(X+10+200)×2.5%,解得x=590。选择D选项。

总结:如果不能直接求解所求量,把握一点,即不管有多少溶液混合在一起,就结合混合前后溶质和溶液总量不变,列方程,大多即可迎刃而解。

总结:溶液混合问题除了根据溶质,溶液总量不变列方程,也可根据十字交叉求解,两部分浓度写左边,整体浓度写中间,沿着十字线作差,差值的比值即为两部分对应溶液量的比值。

通过以上题目分享,希望大家不再为浓度问题发愁,从此“奶茶”甜度随便选。

 


微信
QQ
公众号
微博
联系电话